溫主帥,此言差矣!倍首犹K景天神色平靜,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北燕此次同樣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秦主帥英勇不凡,在北梁城前大展神威,接連斬殺我北燕兩名大將,還屠殺了我北燕鐵騎上萬。
更甚者,在那個雨夜,北梁城中的民眾也被盡數斬殺,這等果敢狠辣的氣魄,著實讓我深感折服。”
秦陽聽聞,心中猛地一震,表麵上卻依舊強裝鎮定。
他著實沒有料到,自己的一舉一動竟然都被眼前這位二皇子摸得一清二楚。
營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起來,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壓力,悄然在三人之間蔓延開來。
“看來二皇子對我甚是了解,不知道這次來是有什麼要事嗎?”秦陽目光灼灼地盯著蘇景天,不動聲色地問道。
二皇子蘇景天趕忙起身,向眾人恭敬行禮,說道:“諸位皆是大夏的棟梁翹楚,此次興兵討伐北梁,已然大功告成。
如今北燕和大夏實在沒有再繼續交戰的理由,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二皇子是來求和談判的。
蘇景天見狀,點頭確認,繼續說道:“若是強行開戰,我們雙方都討不到好處。況且,大夏身後的匿劍穀雖有重兵把守,可如今已有不少外人闖入。
當下局勢,我們應當聯手,共同抵禦外敵!
秦陽沒有說話,隻是緊緊盯著二皇子,心中暗自思忖,這些信息絕不是普通暗探所能掌握的,這個二皇子對大夏的情況如此了如指掌,實在可怕。
溫良恭見秦陽並未表態,便率先開口:“二皇子,之前你們的穆大將軍,可是答應我們的,每年的供奉……”
還沒等他說完,二皇子便急忙打斷:“這都是小事情,你們曾出手救過我父皇,這本就是應當的。
至於後麵我們兩國發生的一些戰鬥,本是可以避免的,雖說已經起了些小摩擦,但無傷大雅,我們北燕願意做出賠償!
說罷,二皇子看向秦陽,問道:“秦主帥,是還有什麼憂慮嗎?”
“你們安插在大夏的密探是誰?”秦陽直截了當地問道。
二皇子隨即大笑起來,他早就料到對方會問這個問題。
既然是真心求和談判,他也決定拿出誠意。
“秦主帥當日從中州大陸迴來,可還記得當時領兵的女將領?”二皇子蘇景天目光狡黠地看著秦陽。
秦陽頓時心中一凜,立刻迴憶起來,那人名為蘇瑤。
“蘇瑤……蘇景天,她居然是你北燕的人!”
二皇子隨即大笑起來,一臉得意地說:“秦主帥,她可是我們北燕最小的公主。能給你們大夏女帝做個貼身護衛,也不算辱沒了大夏女帝的身份吧!
秦陽和溫良恭震驚地看著二皇子,沒想到這人居然如此大膽,什麼都敢說。
溫良恭忍不住問道:“你就不怕我們迴去抓了你們北燕的小公主嗎?”
“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父皇子女眾多,就算失去幾個,也沒什麼。就比如我今天前來,就算死在這裏,對於北燕而言也沒什麼妨礙。
更何況蘇媚兒不是已經死了嗎,我們也不會追究!
溫良恭不禁腦袋發蒙,一臉疑惑地說道:“你什麼意思,蘇媚兒可是還在我們北邙城關!
“溫主帥,我妹已經被你們大夏的一名女性高手斬殺,這是事實,你們迴去自然就會知曉。
還有就是你們的鎮北王和那名女殺手,他們武力卓絕,已超過宗師境,當真是讓我羨慕不已啊,隻不過他們卻是外來人!
秦陽心中此刻殺意翻湧,眼前這位二皇子,雖未展現出驚人的武力,但其膽識卻世間少有。
他步步算計,每一步都精確透徹,“神機鬼算”這稱號於他而言實至名歸。
秦陽眼中的殺機毫不掩飾,冷冷問道:“二皇子,今日我若殺你,你說後果是什麼,你可曾想過?”
二皇子臉上竟浮現出一抹喜色,坦然說道:“秦主帥今日若殺我,我自當解脫。這人間本就充滿困苦,若是能用我的死,換來兩國和平,我蘇景天,應下了!
秦陽和溫良恭聽聞此言,心中猛地一震,瞬間覺得自己在這等氣魄麵前竟如此渺小。
不管二皇子所言是真是假,單從表麵上看,這話無懈可擊。
“二皇子,你的氣魄膽識,我生平僅見。我隻想知道,如果我殺你,到底會有什麼後果!鼻仃栕穯柕馈
二皇子神色一凜,緩緩說道:“大夏將傾。今日所有的北燕鐵騎,會不顧一切地拚殺至最後一人,直至殺死兩位主帥以及鎮北王。
而你們的女帝,會在三日後暴斃於宮中。”
這話猶如重錘,狠狠砸在秦陽和溫良恭心頭,讓他們意識到,二皇子此番前來,背後定有諸多不可告人的謀劃與布局,殺他絕非簡單之事,其中牽扯的利害關係,足以影響兩國的生死存亡。
此刻秦陽心中明白,正如二皇子所言,他曾見過的蘇瑤絕非等閑之輩。
以蘇瑤的身手,若在大夏皇宮中對女帝下手,的確極有可能一擊得手。
而眼下迴援的兩萬北燕鐵騎,若是不顧一切地拚殺過來,他們這數千人絕無生機。這一局,二皇子的確穩坐釣魚臺,將局勢掌控得死死的。
秦陽緩緩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複雜的神情,雙手抱拳說道:“二皇子,秦某佩服!
二皇子見狀,也當即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絲欣賞,說道:“秦主帥,您才是我蘇景天真正佩服之人。
從幾年前龍鱗衛中一個小小的五品官職,一步步走到如今權傾大夏的位置,滅西蜀、踏北梁,甚至連女帝如今都成了您的小妹,當真是令人佩服不已!
秦陽聽到“小妹”二字,心中一沉,瞬間明白,自己的所有事都沒能逃過這二皇子的耳目,他已然知曉現在的女帝正是自己的小妹夢蝶。
秦陽與蘇景天一同來到大營門口,二人對視一眼,隨即同時下令止戈。
按照商議,大夏的虎賁軍和鳳羽軍,除了此前留在北梁城負責守城的三千將士,其餘部隊盡數朝著北邙城進發。
而北燕的兩萬鐵騎,也在大皇子的指揮下,有序地撤迴北燕境內。
秦陽心中對北燕仍存有戒備,擔心對方會暗中耍手段,為了確保自身及大軍的安全,他決定帶著二皇子一同進入北邙城。
二皇子蘇景天倒是並未抗拒,神色平靜地隨著秦陽前行,仿佛對這一切早有預料。
一路上,雙方軍隊各自保持著警惕,緩緩移動。
秦陽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而蘇景天則看似悠閑,目光卻時不時地掃過周圍的大夏軍隊, 當大軍終於抵達北邙城時,城門緩緩打開,秦陽帶著二皇子踏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