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在蜀地的各個生產隊,每至入秋,玉米抽穗、豆子結莢之時,便會安排人手在田間地頭搭建“人”字形的茅草棚,也就是宋陽守莊稼時待的那種草棚,被稱作“號棚”,守護即將成熟的莊稼,這活兒也叫“守號”。


    後來分田到戶,很多農戶依舊延續了這個傳統。


    號棚一般用竹木條做支架,蓋上茅草,用竹籬或樹枝當門,隻住一人,守號人自己做飯吃,晝夜堅守。夜晚,守號人不僅要在號棚前燃一堆篝火,還要時不時吼幾嗓子有韻無調的號子,或是吆喝、敲梆子、吹竹號、放土槍,以此驚嚇驅趕前來糟蹋莊稼的野獸。


    宋陽和甄大叔負責守莊稼,兩人晝夜輪換,這樣就省了在棚裏做飯的麻煩。這項工作得一直持續到莊稼全部收割完畢。生產隊給他們記了工分,雖說守護莊稼是本職,但要是不分給隊裏的人一些獵物,也實在說不過去。


    眾人把野豬簡單處理後,九個人抬四頭去除內髒的野豬,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他們砍來長木棒,用帶來的繩子捆住野豬的四隻腳,兩人一組,抬著野豬沿著相對好走的山路往迴走。


    宋陽和王嶽這兩個年輕人,參與搬運的次數較少。但其他長輩沒少和人合力搬東西,有宋建國和王宏遠這兩個老手帶頭,一路上熱鬧非凡。


    在山裏,眾人合力搬運東西時,通常會推選一個精明能幹、善於言辭且力氣大的人做“領隊”。


    領隊走在前麵,一邊觀察路況,一邊及時向後麵的人報告,後麵的人則及時迴應。山上大多是崎嶇的羊腸小道,抬著東西行走,要是配合不好,可就麻煩了。


    於是,宋建國帶頭喊起了號子,後麵的幾人組也跟著應和。遇到急轉彎,前麵喊:“路遇急轉彎!”後麵答:“慢行別慌亂!”上坡時,前喊:“爬坡上坎咯!”後應:“**協力攀!”


    “前麵路不平!”“後麵穩步行!”“腳步要踩實!”“腰背挺直嘍!”到了下坡,前喊:“下坡路來啦!”後應:“慢慢往下滑!”過溝或路上有水坑,前喊:“前方有溝壑!”後應:“小心把腳挪!”過小木橋,前喊:“小橋晃悠悠!”後應:“中間穩步走!”


    一路上,號子聲接連不斷,一幫大男人興致勃勃,一唱一和,既風趣又幽默,不僅統一了步伐,保障了安全,還能調節氣氛,緩解疲勞。


    去除內髒後,每頭野豬還剩一百五六十斤重,用木棒抬著,爬坡過坎,搖搖晃晃,肩頭上的重量忽輕忽重,這活兒可不輕鬆。


    以前聽人說,外麵有人把蜀地人叫“川耗子”,傳得好像蜀地人真吃耗子似的,他們哪知道,人家說的是“號子”,純粹是瞎傳。就這簡單的號子,也處處體現著老一輩人在山裏生活的智慧。


    宋陽和王嶽一組,兩人對號子充滿好奇,隻是不太習慣喊,抬著百來斤的野豬跟在後麵,隻能按自己的方式相互提醒。


    王嶽有意照顧宋陽,把拴野豬的繩子掛得更靠近自己這邊,讓宋陽輕鬆些,也讓他有時間四處張望。不經意間,宋陽突然注意到側邊山溝的山坡上,有一棵不小的樹,直徑少說有三十多公分,高度更是超過十多米。


    從樹葉和結的種子形狀,宋陽認出這是一棵野生杜仲樹,樹齡少說有三十年。


    杜仲渾身都是寶,剛長出來的嫩葉,能治風毒腳氣;果皮和葉子,可以治療疔瘡、刀傷出血;最重要的是樹皮,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以及雙向調節高血壓的功效。這可是上等藥材,在後世有“植物黃金”的美稱。


    單獨說起杜仲,可能沒多少人了解,但提到一種樹皮和葉片折斷後能拉出細密、銀白色且極具彈性絲線的植物,大家就知道是杜仲了。尤其是在高血壓治療方麵,它雙向調節的功能,是任何化學降壓藥都比不上的,這也讓它的身價一路飆升。


    在宋陽的記憶裏,現在這個年頭,杜仲就能賣到十二塊錢一公斤,到了八八年左右,更是漲到七十塊錢一公斤。


    一棵杜仲樹的樹皮能賣幾百元,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也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曾經,各地瘋狂剝取杜仲皮,不少地方山裏茂密的杜仲樹林,轉眼間就消失殆盡。甚至聽說,城裏公園作為景觀樹的杜仲,都被人連夜剝了皮,逼得管理人員隻能往樹上潑瀝青。


    宋陽心裏一陣激動,看著樹上掛滿的果子,心想現在栽培的話,說不定能趕上好價格。


    但仔細一想,九十年代中期,杜仲價格好像一下子跌到七八塊錢,因為到處都在種植,產量大增。這麼一算,好像不太劃算。


    按照收購標準,杜仲樹要達到十五年樹齡才符合入藥要求,等自己育苗栽種,正好趕上價格低穀,那就不值錢了,實在沒必要浪費精力。


    不過,眼下這棵杜仲樹的樹皮,宋陽可不想放過。他顧不上考慮什麼野生不野生的問題,隻知道自己不剝,別人也會剝。把這杜仲樹皮弄迴去換成錢,裝進自己口袋才是正事。公園裏的杜仲都有人偷著去剝,更別說山裏的野生杜仲了。


    在他的記憶中,山裏的野生杜仲幾乎被人砍絕,最後隻剩下大片的人工種植林。多他這一棵不多,少他這一棵不少。


    大不了把種子撒在周邊山上,這些種子應該成熟了。不對,杜仲樹樹齡越大,結出的種子質量越好,這種子也能賣錢,要撒就撒在自家附近,以後多少還能換點錢。


    難得在這種地方看到一棵漏網的大杜仲樹,把樹皮全剝下來,按照現在的價格,少說也能賣三四百塊錢。這個時候的錢可值錢了,這可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收入。


    宋陽牢牢記住這個地方,打算今天的事結束後,明天就叫上哥哥,一起來把樹皮剝了,免得夜長夢多。


    其他人哪裏知道,今天最大的收獲者會是宋陽,這一棵杜仲樹的價值,頂得上打好多頭在這年頭還不太值錢的野豬。


    幾人終於在下午村民都上工的時候,把打到的四隻野豬搬到了村子的土路上。宋建國到附近地裏,叫來幾個村民幫忙,接替他們把野豬抬迴村子,讓村民幫忙剝皮。


    宋陽毫不客氣地要了四隻野豬後腿和自己打到的兩隻野豬的豬肚。至於豬頭,他可瞧不上,肉少骨頭多,還不好處理,處理好了,沒有大料鹵製,味道也不好。相比之下,還是後腿好,簡單醃製、煙熏,隔年再吃,那叫一個香。


    另外,宋陽還拿了些新鮮肉,帶迴去喂狗。剩下的,就分給其他人和村民。事情安排妥當,大家各自迴家吃飯。


    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再次前往梨樹灣,查看莊稼被破壞的情況。這次還是由宋陽帶著招財、進寶在前麵探查。


    這些野豬沒被多次驚嚇過,沒跑多遠。找到它們的時候,野豬正在梨樹灣背後翻過一道山梁後的山溝泥塘裏打滾乘涼。有兩隻兩百多斤的黑毛野豬,帶著兩隻百來斤的黃毛野豬。


    這是一條單獨的山溝,山坡比較陡峭。七個人拿著火槍,直接埋伏在下方山溝兩側。


    宋建國和王宏遠從側麵遠遠繞到豬群前麵,一左一右大聲吆喝驅趕。正在泥塘裏愜意享受的四隻野豬,被嚇得匆忙起身,掉頭就往外麵跑。


    緊接著,槍聲接連響起,四隻野豬全都倒在了山溝裏。眾人下去後,用斧頭補了幾下,野豬就全部斃命了。


    四頭野豬的內髒,先讓幾條獵狗吃了個飽。一行人把四頭野豬抬迴去,宋陽和宋建國要了兩隻後腿和兩個豬肚,父子倆分兩趟搬迴家醃製起來。


    該是自己的就拿,宋陽可不會客氣。按照規矩拉著野豬尾巴分長短,他分到的更多。別人雖然眼紅,但也說不出他貪心,畢竟有一隻野豬是宋陽開槍打死的。


    天熱的時候,這六隻野豬後腿,隻需要醃製五六天,拿出來晾幹煙熏就可以了。前段時間弄來的熊肉,該煉油的煉油,該煙熏的也在陰雨天的時候熏好,掛在了老屋的樓上。現在,樓上已經掛了不少肉,相當充實。


    晚上,宋陽給蔣依娜送了點野豬肉。蔣依娜不想被別人看到,宋陽也沒多說什麼,把東西交到她手裏,就轉身帶著兩條獵狗去老鬆林看莊稼了。


    看莊稼的人手又增加了兩個,主要守著梨樹灣的那片山地。白天剛打過野豬,晚上格外安靜。


    宋陽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昨天一起打獵的另一個人來接替他,甄大叔則去梨樹灣守夜。


    經過昨天的事,幾個獵手再也不覺得宋陽不靠譜,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就連甄大叔都直說,宋陽是石河子村最厲害的獵人,碰麵的時候,哪怕是長輩,也沒了之前的架子。


    接替的人來得早,宋陽迴到家時,一家人剛起床,正忙著做家務。宋陽進屋,看到在火塘邊抽煙的宋建國和正在洗臉的哥哥,馬上說道:“哥,今天別去上工了,跟我進山。”


    哥哥下意識地點點頭,沒多問。宋建國卻忍不住問道:“又進山幹啥?”


    宋陽笑著說:“昨天在老鬆林那邊打野豬,迴來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棵大杜仲樹,叫哥跟我去把樹皮剝迴來,處理好能賣兩三百塊錢呢!”


    宋建國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你這小子,眼睛還挺尖……行,要不要我也去幫忙?”


    他知道這年頭杜仲樹皮的價格,一棵大杜仲樹,剝下來的皮處理好,賣個幾百塊錢,真不是問題。附近山裏已經很難見到杜仲樹了,沒想到被宋陽發現一棵大的,這可是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郎將並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兴仁县| 龙海市| 汝城县| 贺州市| 五大连池市| 济南市| 尤溪县| 浑源县| 阿克苏市| 城固县| 揭西县| 罗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黄大仙区| 九龙县| 腾冲县| 漳州市| 仪陇县| 青龙| 安化县| 广元市| 辽源市| 汕尾市| 花莲市| 星子县| 从化市| 水城县| 阿勒泰市| 丰都县| 马边| 南陵县| 罗源县| 泸水县| 墨脱县| 新竹县| 井陉县| 五河县| 当涂县| 德惠市|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