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中,燈火闌珊。
安陵容嗅到了比平常不同的味道,敦親王福晉想起來意,不動聲色的迴頭看了一眼。
而那位小王爺,正興高采烈的同身後的小廝說著什麼,那雙狐貍眼上挑著,安陵容起身,對著恭定說了一聲:“這宴席太悶了,我出去透透氣。”
“好。”
恭定作答完了,安陵容起身,獨自從宴席一旁退了出去。
隻等了不到片刻,身後傳來花盆底的腳步聲,有人並肩跟了上來。
安陵容一看身旁的敦親王福晉,似乎她們也早早有了默契。
敦親王福晉在一旁閑閑道:“今夜起風了。”
“是,今夜起風了。”
“明日的風才大呢。”安陵容諱莫如深的說道。
敦親王福晉好像想到了什麼,她輕聲說道:“鬆陽的人傳信來。”
“你們家那位安答應的柳姨娘不見了。”
不見了?
安陵容的眉毛微微一蹙,不斷的深思,怎麼就不見了?
這個緊要關頭絕對不能出了變數,她正想著。
便聽得敦親王福晉繼續說道:“早些日子,我就將鬆陽的人手加了些。”
“抓到了來挑撥你家柳姨娘的人。”
“甄家的人動手了。”
“是想挑撥你....\"
剩下的幾個字實在太過厲害,敦親王福晉便悄聲附耳到了安陵容的耳邊上。
安陵容聽了心內已經如五雷轟頂,怪不得最近碎玉軒風平浪靜,還當她是臉毀了不出來了。
後妃們那般嘲笑,加上她臉需要愈合期。
這也是為什麼思來想去,她還要下手的主要原因,隻有臉毀了,甄嬛必須要在碎玉軒中休養生息,而現在甄家要動,甄嬛假裝失寵,這些日子是出不了碎玉軒的了。
真的是以己度人了,什麼時候自己成為太後和隆科多的私生女了?
她很緊張,但聲音卻愈發的平穩:“喪家之犬罷了。”
“可知道是哪處的人?”
“是郡王府上的。”
果郡王?
也差不多是果郡王了,甄家的人近來都恨不得趕快扳倒年羹堯了。
敦親王福晉蕙質蘭心,這一世,自己不再如前世一般,身旁無人,強大的盟友會讓自己無往不利的-她想。
“今年內務府上供了一批藍皮鸚鵡。”
安陵容朝著敦親王福晉笑笑:“鸚鵡隻是一隻鳥,但用處卻大著呢。”
“明日命婦入宮了吧?”
“入宮,想要的人也會入宮。”敦親王福晉作答道。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好,安陵容點了點頭:“大年初一了,也該喜上加喜了。”
“誰說不是呢。”
短暫的交談之後,玉墨跟在安陵容的身後迴了乾清宮。
乾清宮中,南府的樂姬正在扭動著腰肢,絲竹管弦之聲絡繹不絕。
隻有安陵容的眼底似一汪湖水,深不見底。
今夜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也在緊鑼密鼓的布局。
碎玉軒中,甄嬛正身著中衣,躺在床榻之上小憩。
崔槿汐看著甄嬛的小腹格外的滿意,上前扶了甄嬛起身問道:“娘娘,可還要再用些?”
甄嬛神色幽暗,不答,隻一下一下摩挲著小腹,眼底殫精竭慮。
明日就是命婦入宮了,去鬆陽的人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太後和隆科多的私情不應該自己前來揭發,而是要找一個合適的“嘴巴。”
瓜爾佳氏跟在爹的身後當差,卻屢屢想要和甄家退親,瓜爾佳氏的女兒自己見過,是個好拿捏的。
讓瓜爾佳氏的女兒朝著皇上揭發-隆科多和太後有私一事才好。
皇上正好近日來是想將隆科多斬殺的,扳倒了年羹堯,由瓜爾佳氏文鴛揭發隆科多私情一事。
依照著她對皇上的了解,瓜爾佳氏這個女兒就會沒有了,瓜爾佳氏也隻能依附在爹的身後。
若是皇上不震怒,瓜爾佳氏這個女兒入宮,倒也可以成為新的手邊棋子。
況且,她撫摸小腹的手忽然就加重了,眼中的森然之意,朝著壽康宮的方向不斷看去。
安陵容大婚在即,要在她還未大婚的這些時日就將她摁倒,皇上會親手殺掉這個“孽種。”
連帶著烏拉那拉氏一族,連帶著皇後,都要在這種時候,麵上無光。
她有前朝為助力,她爹和大哥就快是平亂功臣了。
想起她爹來信,說這些時日已經加快了腳步,將所有罪證順利的拿到手中,她頓時滿意的笑了。
她笑起來的時候,臉上那坑坑窪窪的小印子格外的明顯,最近這些時日她不喜歡照銅鏡,想了想她道:“槿汐,拿小絹紗來。”
“是。”
除夕夜無月,這空中的烏雲和墨緞一般的黑,卻籠罩不了紫禁城和京都的人心暗湧。
與此同時,瓜爾佳氏府上,瓜爾佳氏夫人麵帶讚許的看著麵前的瓜爾佳文鴛,隻見瓜爾佳文鴛穿著今年京都時興的蜀錦,正在她麵前轉了一圈。
瓜爾佳文鴛雙眼亮晶晶,一笑牽動了小梨渦更加的甜美了。
那蜀錦上的蝴蝶團花,也尤為水靈,她嬌聲喚了句:“額娘。”
瓜爾佳氏夫人更加滿意了,她起身,上前為瓜爾佳文鴛整理了衣襟,囑咐道:“和你說的,你可記住了?”
“記住了。”
瓜爾佳氏夫人目光充滿憐愛,卻在明日瓜爾佳文鴛如何跟著命婦入宮這一事上犯了難。
按理說,瓜爾佳文鴛跟著淳親王側福晉入宮,大清命婦入宮身後是能跟著兩個丫鬟的。
明日是正月初一,按照以往慣例,皇上是要在交泰殿前宴請群臣,文鴛跟著淳親王側福晉入宮也可,隻是,她想到了甄家明裏暗裏的示意,想到了明日的布局,不禁又語重心長的囑咐了一聲:“文鴛,你大哥和甄家的親事絕對不能成。”
“你可一定要記好額娘囑咐。”
“知曉了。”瓜爾佳文鴛甜甜的笑著,她當然知道,她是要向著大哥的。
瓜爾佳氏夫人一遍遍的不厭其煩的囑咐,入宮後在太後麵前露個臉就是,要討好皇後娘娘,都是滿軍旗的。
滿人還是要向著滿人的。
有了好眼緣,為日後入宮在宮中立足奠定基礎,她看向文鴛又有些不舍,隻是想到她的兒子來,還是狠下了心腸。
“你聽話,跟在皇後娘娘身後總是無錯的。”
“你明日跟著淳親王側福晉入宮,可一定要守規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