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過了沒幾日,林如海便要啟程迴江南了。
林景晏和林黛玉雖然心中不舍,可也知如今江南局勢複雜,離不得人。
此時的離別是為了更長久的相伴。
到了這日幾人早早就起來了,就是黛玉也坐著縣主規製的轎子到了碼頭。
未曾下轎,看著不遠處的林景晏和五位堂兄送自家父親上了船,父親還向她的位置揮了揮手。
林黛玉雖然知道父親看不見,也在轎子裏對著他的方向揮手道別。
一聲號起,船動。
駛向遠方的地平線。
林黛玉就這樣看著,仿佛又迴到了幾年前從江南離開的那日,這一次她沒有一絲眼淚。靜靜的看著,有離別的不舍,卻不傷心。
爹爹迴了江南有他自己的事,她與弟弟在京城也有自己的路。
守望相助,這便是家人。
林黛玉收拾好情緒,輕輕叫了一聲雪竹。
“你去,叫了景晏和堂兄們一起,我們迴家。”
不遠處,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看著林景晏幾人上了馬車,跟著縣主規製的轎子遠去。
轉過身,眼睛看著還有碎冰浮動的河麵良久。
第四次見麵了。
手中把玩的玉佩都盤出花了,也未開口說話。
他身邊的書童便是從小就跟在他身邊的,自然知道自家公子這樣的小動作,是心中煩擾。
並未催。
過了不知多久,書童耳邊才傳來自家少爺的聲音。
“你去與船夫說,我們改道了。”
“公子,往何處?”
“江南,揚州!
那書童並未多問,一溜煙的便跑去吩咐了。
林如海又一次與兒女離別,心中頗為失落。
等船開了,也沒進去,在船頭站著,一個同行的江南官員見著也過來陪他。
“這邊這麼冷,林禦史怎麼不進去!
林如海語中帶笑。
“無礙,吹吹風心裏安定些。”
那官員也笑了笑,話音一轉。
“前兒縣主宴會時,怎麼不曾看到榮國府的人。往日就聽甄大人說,那是兩個孩子的外家!
林如海聽了眸光微閃,心中警鈴大作。
語氣冷了冷。
“這次宴會,並未發帖子給他們!
那官員聽了微微皺眉。
“可是有什麼內情,林大人不像會失禮的人啊!
“我聽著甄大人說,他們與賈家也是老親,這次迴去怕是會問!
“畢竟孩子外家哪兒有什麼隔夜仇。林禦史,我多說一句,你別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結仇不如結恩!
“榮國府權勢滔天,如此遠了,怕是不好!
林如海不想再兜彎子。
這人要麼是去過賈家過來當說客的,要麼就是幫甄家試探一二。
直接冷了臉。
“我一雙兒女第一次上京,賈府就將人攆了出去,後來多番縱容家中孩兒欺我兒女。前幾月居然還想施毒計汙我女兒名聲!
“若是大人遇到這樣的事兒,還能原諒,再來與林某說話吧!
“不對,若是大人能夠原諒便也不用與林某說話了,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說不著!
說完就拂袖而去。
那人的確是上過賈家的門,也聽了兩嘴,後來宴會又不曾見著林家的外家,覺得有些奇怪,才來問詢。
甄賈兩家的關係他也是知道的。
雖然林如海迴了京中,一言一行皆是正常,但是警惕這總是沒錯的。畢竟誰家無緣無故會與榮國府這樣的外家院了去。
這才多說兩句。
這會兒看著林如海直接拂袖而去,便知道他確實惱了。
心中倒是放心了些,連忙追了上去。
“林兄勿惱,我確實不知有這樣的內情!
……
碼頭上麵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雖然出發比林如海他們遠,但是人少船小。倒是沒多久便趕上他們了。
看著前邊的大船,他眼中有些別樣的情緒。
又忍不住把玩起手中的玉佩。
忍不住想起前兩日的第三次見麵。
林家宴會也是請了他家的。
父親母親皆不在京中他便獨自前往。
林伯父招唿著那些官員,景晏則是與他們一起。
幾人說著說著便想去景晏的院子裏賞賞他的孤本。
卻沒想他隻出來走幾步,透個氣,便遠遠看見林黛玉與她身旁的丫鬟吩咐著什麼,抬頭卻是也看見他了。
沒有慌亂,反而遠遠的與他行了禮,待他還禮便帶著丫鬟離開了。
於是他也迴了林景晏院子的書房。
一時思緒有些複雜,詢問過後便在他的書架上找本書來看。
讀書平心又靜氣。
想到剛剛的身影,鬼使神差拿了《太平禦覽》的其中一卷。
卷十五,天部。
翻看,裏邊果然有些簪花小楷的讀書心得。
好字!
見其字,便能初識其人風骨。
忍不住微微勾了唇。
翻看起來。
越往後看,簪花小楷的批注越發多了起來。
既溫婉如水,又堅如磐石。有女兒家的柔美與細膩又不失風骨與力量。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父親母親。一時心裏有些慌亂。
將手中的書放迴了書架,重新尋了一本。
《易經》
一本他已經倒背如流的書。
想到這兒,那書生打扮的公子,把玩玉佩的手一頓。
往船頭走了走,將臉上的熱氣吹散了些。才對著身邊的書童吩咐。
“前邊那船在碼頭時,仿佛是見過的,你派人去問問是誰家?若是認識,又順路的話,江南路遠,能結伴而行,也安全些!
京杭大運河來往的船隻多是去往江南的。
那書童順著自家公子的目光望去,果然見著一支船隊。的確有些眼熟。
共有四艘船,一大三小。
看模樣像是進京獻禮的官船。
覺得自己公子果真是考慮的當,若是認識的人家,這一路他也好打探一下江南的消息。
忙尋了船上的護衛去問。
林如海這邊和江南的那位官員剛解除了誤會,這會兒與眾人聚在一起說話呢,便聽到在外邊的船員來報。
“稟告各位大人,外邊遇到一艘船。說是蘇家公子蘇昀之,派了侍衛來說他此行要去江南遊學,剛剛看著我們的船覺得眼熟,怕是長輩。便想著來見個禮!
其餘幾人多是江南本地的,蘇昀之雖然有些名號,此時也隻覺得耳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林如海聽了這個名字卻是明了,皇後娘娘的子侄,蘇大家的兒子,前兩日才見過了。隻他那日低調,與他打了招唿便與景晏一起了。
起身便要出去。
旁的人見狀便問。
“林兄識得?”
林如海笑的溫和。
“你們也是識得的,皇後娘娘的侄兒,已故蘇儒風蘇老先生的嫡長孫。”
提起蘇老先生,天下文人誰人不知。
那可是儒學大家。他創辦的文淵學府更是學子們都向往的地方。
這是真正的書香世家。
況且這些人那個家裏沒有幾個孩子的。
更別說人家家裏還有一個皇後娘娘呢。
便也起身,和林如海一起往外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