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一顆石頭丟進了水裏,蕩起了一圈波紋。
“這麼搞,不是跟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政策違背嗎?”周三元臉色鐵青。
分田到戶是紅旗生產隊在搞,陳浩提出來的,大隊裏,楊治平有參與,公社這邊,劉懷德也支持,但隻是暗地裏支持,並沒有明確表明態度。
緩了一段時間,才打算對陳浩發難,已經給了劉懷德麵子了,本想著今天一定要陳浩掉一層皮,好維護自身的威信。
沒想到碰到省裏的領導過來,還很支持分田到戶。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國家政策的製定,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為了讓國家強大,不受外敵欺辱,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鍾漢華道。
他看著周三元,“好多人可能覺得分田到戶跟政策違背,跟體質不符,但我要說的是,分田到戶仍舊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
“將責任分到戶上,這是一種生產責任製,土地仍舊是集體的,不屬於單幹!”
鍾漢華直接對分田到戶做了定性!
再次支持分田到戶。
“分田到戶這事怎麼說,還需要正式的文件下達才行,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就是省裏的領導,也不能這麼胡來。”周三元硬著頭皮,選擇硬剛。
沒退路了,真要退了,在公社就沒法混下去了,手上的權力沒法變現,不會有人在對他的話放在心上。
都知道他要對付陳浩,如果輸了,會徹底邊緣化。
“楊治平同誌在會上嗎?”鍾漢華忽然問了一句,看向屋裏的一眾人。
“他不在,他是大隊的隊長,不在公社這邊辦公,平時都在大隊,要讓人過去通知他來開會嗎?”劉懷德道。
他忽然有些後悔,當初陳浩讓他在分田到戶的文章上麵署名,他擔心分田到戶這事太過大膽,有風險,沒署名,隻是寫了一些意見。
早知道上頭對分田到戶這事支持,就該署名的。
“不用,楊治平同誌也是個好同誌,就不讓他跑一趟了,這樣同誌應該得到重用,我們的幹部隊伍就應該多吸收一些這樣的好同誌。”鍾漢華道。
副廳級別的領導誇獎一個大隊幹部,後麵楊治平調到公社這邊來任職,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別的人跟楊治平沒法比!
甚至於,隻要鍾漢華不倒,楊治平很大可能會有連續被提拔的機會!
一眾幹部羨慕的厲害。
“關於分田到戶的文章就是他寫的,上了內參,各個領導都傳閱了,並且上麵還有評語。”鍾漢華繼續道,“從當地的條件和群眾意見出發,這就是內參上的評語。”
他看著周三元,“分田到戶就是從紅旗生產隊的條件,從群眾的意見出發,等我迴了省裏,馬上就會寫報告,將紅旗生產隊分田到戶的情況調查,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都說清楚。”
“也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分田到戶這事可行,完全可以在花山公社這邊試行。”
周三元拿文件說事,鍾漢華沒有以勢壓人,也拿出了理由。
‘從當地的條件和群眾意見出發’,這個話幾乎就等同於尚方寶劍,給了鍾漢華先斬後奏,便宜行事的權力。
“還有哪位同誌有不同的意見?”鍾漢華看向其他人。
沒人說話。
都到這個地步了,誰都看的出來,鍾漢華是支持分田到戶的。
“變則通,通則久,久則達,作為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仗著手上有點權力就耀武揚威。”鍾漢華道。
“陳浩,楊治平,劉懷德,這樣的幹部應該多些,其他的幹部得要跟著學習,多聽聽群眾的意見,不能將為人民服務幾個放在嘴上,得要落在實處。”
關於分田到戶的文章,是楊治平寫的,劉懷德的關係上的內參,主要提出來的人則是陳浩。
鍾漢華的表揚和態度,幾乎是等於給幾人套上了金鍾罩,稍微上點道的,都不會再找幾人的麻煩。
鍾漢華又看向周三元,“你是公社生產指揮組的組長,是基層幹部,不是土匪,喊人綁村幹部這事,得寫個檢討,好好的反省反省,檢討一定要深刻。”
“我沒讓周天軍綁人啊,是他自己的主意。”周三元狡辯。
他如喪考妣。
幹部寫檢討,還要深刻,基本等於沒有被提拔的可能了。
生產指揮組組長的位置恐怕也待不了多久。
“寫完檢討後,公社的領導得要組織一眾幹部學習,把大隊的主要幹部也喊上,作為基層幹部,任務是很重的,但是,越是任務重,越是要有耐心,要把人民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做。”鍾漢華道。
“陳浩同誌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搞分田到戶,搞大棚,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你喊人要把他綁到公社,這是一個負責人的幹部,有擔當的幹部能做出來的事嗎?”
“紅旗生產隊你去過沒?”
周三元沉默半晌,底氣不足的道,“我正打算去的。”
“瞎胡鬧,瞎指揮!身為生產指揮組的組長,整個公社的農業生產都在你的手上,農民的肚子,國家的公糧,等等,都在你手上,你不實際到生產隊了解情況,在屋裏發號施令,你這個生產指揮組的組長做的很失職!”鍾漢華嚴肅道。
“我看不止是你要反省,就是不少花山公社的領導幹部,都要反省。”
會議室裏,其他的花山幹部心裏哇涼哇涼的,將周三元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個遍。
本來隻是周三元一個人寫檢討,現在害的所有的幹部都要反省。
“陳浩同誌,關於分田到戶,你這邊還有什麼想要說的?”鍾漢華看著陳浩,讓陳浩說幾句話。
“有什麼需要幫忙解決的地方,趁著我現在沒走,可以說一說。”
“分田到戶是村民自己的意願,隻要一致對待就行了,不需要額外的幫助,真要尋求額外的幫助,會讓人說閑話。”陳浩道。
“別的地方,像是商業,工業,軍事方麵,農民不懂,政治方麵,農民也不太懂,但是土地方麵,農民很懂,我們國家還是農業社會,土地就是農民的根,浪費什麼都不可能浪費土地,把土地交給農民使用,農民會跟對待自己親兒子一般對待土地。”
肯定不能提額外的條件,否則不足以證明分田到戶的優越性。
大片的平原,機械化程度高的地方,適合搞集體,但丘陵,有起伏,機械化施展不開的地方,將土地分給村民,反而會讓土地得到更好的照顧。
“就是大棚種植的瓜果蔬菜方麵,缺卡車,希望鍾主任能幫著解決。”陳浩道。
他要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