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玉貴人的申辯
皇帝怒視著跪地求饒的玉貴人,臉色陰沉得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隨時可能電閃雷鳴。那如炬的目光仿佛能穿透玉貴人的靈魂,將她內(nèi)心的秘密一一洞悉。
“玉貴人,你口口聲聲說自己冤枉,那你倒是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皇帝的聲音如同雷霆般在殿內(nèi)炸響,充滿了無上的威嚴與壓迫,震得玉貴人嬌軀一顫,差點癱倒在地。
玉貴人淚流滿麵,豆大的淚珠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滾而下,她的聲音顫抖得厲害,帶著無盡的委屈與恐懼說道:“皇上,臣妾真的是無辜的。臣妾與那寧貴人平日裏並無過多交集,甚至可以說,臣妾在這偌大的後宮中,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小心翼翼地生活著,猶如在針尖上行走,生怕行差踏錯一步。臣妾又怎會做出這等惡毒之事?定是有人想要陷害臣妾,臣妾實在是有冤無處訴啊!”玉貴人邊說邊不停地磕頭,額頭與地麵碰撞發(fā)出的沉悶聲響,在寂靜的殿內(nèi)顯得格外清晰,不一會兒,她的額頭便紅腫一片,滲出絲絲血跡。
這時,錦妃蓮步輕移,上前一步,微微欠身,神色憂慮地說道:“皇上,臣妾覺得此事或許還有隱情。這玉貴人初入宮闈,人生地不熟,宮中的人情世故她恐怕還未完全弄明白,未必有如此膽量和心機策劃這等複雜之事。況且,僅僅因為與寧貴人的宮女見過一麵,就斷定她與下毒及寧貴人自盡之事有關(guān),似乎有些牽強。還望皇上能明察秋毫,給玉貴人一個機會,讓真相水落石出。”錦妃的聲音輕柔卻堅定,眼神中滿是對玉貴人的同情與對真相的探尋之意。
柔妃也緊接著附和道:“皇上,錦妃姐姐所言極是。還請皇上給玉貴人一個機會,讓她細細說來。說不定其中真有什麼誤會,若是草率定案,恐怕會冤枉了無辜之人,也會讓真正的幕後黑手逍遙法外。這後宮本應是安寧之地,若因誤判而寒了眾人之心,實非皇上所願。”柔妃眼神誠懇,滿臉擔憂地看著皇帝,她深知在這後宮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希望皇帝能慎重處理。
嫣嬪卻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與傲慢,她雙手抱胸,下巴微微揚起,尖刻地說道:“哼,她這不過是狡辯之詞。若不是心中有鬼,又怎會如此慌張?從李公公調(diào)查的情況來看,她與這一係列事件脫不了幹係。她在這時候喊冤,不過是想混淆視聽,拖延時間罷了。”嫣嬪的語氣充滿了篤定,似乎已經(jīng)認定玉貴人就是罪魁禍首。
慧嬪在一旁沉默不語,隻是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個“川”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思索。她靜靜地站在那裏,仿佛在權(quán)衡著各方的言辭和背後可能隱藏的真相,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後宮爭鬥的複雜與殘酷,自己是否也會一不小心被卷入其中。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那目光猶如冰冷的利刃,仿佛要將眾人的心思都看穿。最後,他的目光又落在玉貴人身上,冷冷地說道:“玉貴人,你若有冤,就將你所知道的一五一十道來,若有半句假話,朕絕不輕饒!朕的後宮容不得任何欺瞞和陰謀。朕給你這個機會,是希望你能坦誠相告,莫要自誤。”皇帝的聲音雖然低沉,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讓人不寒而栗。
玉貴人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幾近崩潰的情緒,說道:“皇上,臣妾那日確實見過寧貴人的宮女,但隻是偶然相遇,說了幾句無關(guān)緊要的話。臣妾記得當時,那宮女在花園中哭泣,哭得梨花帶雨,臣妾心有不忍,便上前詢問。那宮女說她思念家鄉(xiāng),家中父母年邁無人照料,心中悲苦。臣妾感同身受,便安慰了她幾句,說些思鄉(xiāng)之情人人皆有,要她放寬心之類的話,僅此而已。臣妾實在不知這會與寧貴人的自盡扯上關(guān)係。臣妾在宮中一直謹小慎微,每日裏,除了在自己宮中讀書刺繡,便是對著青燈古佛祈禱,從未有過害人之心。臣妾出身卑微,深知在這宮中生存不易,又怎會參與到這等可怕的事情當中?”玉貴人說得聲淚俱下,眼神中滿是委屈和無辜,她抬頭望著皇帝,眼中充滿了期盼和哀求,希望皇帝能相信她的話。
嫣嬪不耐煩地打斷她道:“你說得倒是輕巧,那為何有人指證你與那封信有關(guān)?這可不是空穴來風。你莫不是在故意隱瞞什麼?”嫣嬪目光犀利地盯著玉貴人,眼神中充滿了懷疑和審視,仿佛要將她看穿。
玉貴人急忙說道:“臣妾不知啊,嫣嬪娘娘。臣妾從未見過什麼信,定是有人故意誣陷臣妾。或許是因為臣妾出身卑微,又無依無靠,在這宮中勢單力薄,所以才被人選中當做替罪羊。還請嫣嬪娘娘明鑒啊!”玉貴人朝著嫣嬪連連磕頭,額頭的血跡沾染在地麵上,顯得格外刺眼,希望能得到她的理解。
錦妃說道:“嫣嬪妹妹,咱們還是先聽聽玉貴人怎麼說,莫要急於下結(jié)論。這後宮之中,人心叵測,說不定真有幕後黑手在操縱這一切,我們不能誤判。若是冤枉了好人,恐怕會引起後宮眾人的恐慌和不安。”錦妃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她深知在這後宮中,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許多人的命運。
嫣嬪白了錦妃一眼,略帶嘲諷地說道:“錦妃姐姐,您可別被她的花言巧語給騙了。這玉貴人如此能言善辯,說不定早有準備。她這楚楚可憐的模樣,說不定都是裝出來的。”嫣嬪一臉不屑,對玉貴人的申辯嗤之以鼻。
柔妃趕忙說道:“大家莫要爭吵,還是讓玉貴人把話說完。皇上在此,定會明察秋毫,做出公正的裁決。咱們還是不要在這裏無端爭執(zhí),亂了分寸。現(xiàn)在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在這裏互相指責。”柔妃一邊說著,一邊試圖緩和緊張的氣氛,她深知在這敏感時刻,任何一點小的衝突都可能引發(fā)更大的麻煩。
玉貴人感激地看了柔妃一眼,繼續(xù)說道:“皇上,臣妾真的是被冤枉的。臣妾在宮中無依無靠,好不容易進宮,隻想著能安穩(wěn)度日,侍奉皇上左右,為後宮增添一份安寧。怎敢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還請皇上明察,還臣妾一個清白。若皇上不能還臣妾清白,臣妾就算是死,也死不瞑目啊!”玉貴人抬頭看著皇帝,眼中滿是期盼和哀求,淚水在眼眶中打轉(zhuǎn),仿佛下一秒就會決堤而出。
皇帝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他在權(quán)衡著玉貴人的話,以及目前所掌握的證據(jù)。這後宮的爭鬥,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一不小心,就可能冤枉好人,也可能放過真正的罪人。他作為皇帝,必須要公正裁決,維護後宮的安寧與秩序。
就在這時,李公公匆匆趕來,腳步急促而慌亂。他走到皇帝身邊,微微彎腰,在皇帝耳邊低語了幾句。李公公的表情嚴肅,聲音壓得極低,旁人根本聽不清他在說什麼,但從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事情似乎有了新的變化。
皇帝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驚訝,有憤怒,也有一絲疑慮。隨後,他神色凝重地說道:“玉貴人,朕會再派人深入調(diào)查此事。在真相未明之前,你先在宮中禁足。沒有朕的旨意,不許踏出宮門半步。你要好生反思,若真有隱瞞,朕定不輕饒。”皇帝的聲音不容置疑,透著一股冰冷的威嚴,讓人不敢違抗。
玉貴人絕望地喊道:“皇上,臣妾冤枉啊!”聲音在空曠的殿內(nèi)迴蕩,充滿了無助和淒涼,仿佛一隻受傷的小鳥在黑暗中哀鳴。
後宮眾人散去,各自心中都有著不同的盤算。
錦妃迴到宮中,坐在榻上,神色憂慮地對柔妃說道:“妹妹,你覺得這玉貴人真的是被冤枉的嗎?我看她言辭懇切,不像是在說謊,但這後宮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呢?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太多了,稍有不慎,我們也可能被牽連進去。”錦妃一臉憂慮,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恐懼,她深知這後宮的水有多深,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柔妃搖了搖頭,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姐姐,此事?lián)渌访噪x,一時難以判斷。玉貴人的話雖然聽起來合情合理,但目前的證據(jù)又對她不利。咱們還是先不要妄下定論,看看皇上後續(x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吧。隻是這後宮的爭鬥越來越激烈,咱們也要小心謹慎,別被卷入其中。平日裏,咱們還是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給人留下把柄。”柔妃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擔憂之色,她深知在這後宮之中,隻有小心翼翼,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
慧嬪在宮中對香菱說道:“香菱,這後宮的事兒真是越來越複雜了,也不知道最後會怎樣收場。感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幕後黑手,又感覺每一個人都可能是無辜的受害者。我在這宮中,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哪一天厄運就降臨到自己頭上。”慧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和無奈,仿佛對這後宮的爭鬥感到厭倦。
香菱迴道:“娘娘,咱們還是少管閑事,免得惹禍上身。這後宮之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要娘娘您能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重要。您平日裏就多在宮中修身養(yǎng)性,不要參與那些是非爭鬥。”香菱站在慧嬪身後,輕聲安慰著她,眼神中充滿了關(guān)切。
嫣嬪則在自己宮中得意地笑著:“哼,這次不管玉貴人是不是真的有罪,都能讓我在皇上麵前好好表現(xiàn)一番。隻要能讓皇上看到我對後宮之事的關(guān)心和處理能力,說不定能更得皇上的寵愛。這後宮的局勢,很快就會在我的掌控之中。等我大權(quán)在握,看誰還敢小瞧我!”嫣嬪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姣好的麵容,臉上露出了自信而又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在後宮中唿風喚雨的場景。
而皇帝在禦書房中,坐在書桌前,手托著下巴,眉頭緊鎖,思考著這一係列錯綜複雜的事件,心中煩悶不已。他深知,這後宮之亂,若不盡快平息,必將影響到整個宮廷的穩(wěn)定。但真相卻如同迷霧一般,讓人難以捉摸。他必須要冷靜思考,找出真正的幕後黑手,還後宮一片安寧。他拿起桌上的毛筆,在宣紙上寫下幾個大字:“查明真相,還後宮清白”,隨後將宣紙揉成一團,扔在地上,心中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隨著玉貴人被禁足,後宮的氣氛愈發(fā)壓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似乎才剛剛開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皇帝又能否在這重重迷霧中找到真相?一切都還是未知數(shù),而後宮眾人,都在這緊張的氛圍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在這充滿陰謀與算計的後宮中,每個人的命運都如同風中的浮萍,漂泊不定,隨時可能被卷入無盡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