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下的南京城,仿佛一座沉睡的巨獸,靜謐中暗藏著無盡的危機。李昊天站在避難所的門口,目光穿過漆黑的街道,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寒風掠過他的臉頰,帶來一絲刺骨的涼意,但他絲毫沒有在意。他的思緒早已飛到了即將到來的援助計劃上。
“昊天,約翰那邊有消息了。”蘇婉清輕手輕腳地走到他身邊,低聲說道。她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李昊天收迴目光,看向她,微微點頭:“怎麼說?”
“約翰已經擬定了援助計劃。”蘇婉清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遞給李昊天,“他準備通過秘密渠道,將一批物資運進南京城。這批物資包括藥品、食品和武器,足夠我們支撐很長一段時間。”
李昊天接過密信,借著微弱的燈光迅速掃了一眼,眉頭微微皺起:“物資的數量不少,但運輸的路線太危險了。日軍最近加強了城內的巡邏,尤其是通往城外的通道,幾乎都被封鎖了。”
“約翰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蘇婉清輕聲解釋道,“他打算利用地下河道運輸物資。河道雖然狹窄,但日軍很難發現。隻要我們能在城內接應,物資就能安全送達。”
李昊天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投向遠處的黑暗。他知道,這個計劃雖然冒險,但確實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案。南京城的地下河道錯綜複雜,日軍不可能每一條都嚴密監控。而且,河道運輸的隱蔽性極高,隻要行動迅速,物資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避難所。
“我們需要詳細的路線圖。”李昊天終於開口,“河道雖然隱蔽,但一旦走錯方向,物資很可能會被困在某個死角,甚至被日軍發現。”
蘇婉清點點頭:“約翰已經在信中提到,他會派人送來河道的地圖。我們隻需要在指定的地點接應,然後將物資分批運迴避難所。”
“接應地點在哪裏?”李昊天追問。
“城西的一座廢棄倉庫。”蘇婉清迴答,“那裏離河道最近,而且周圍人煙稀少,日軍很少巡邏到那裏。”
李昊天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他轉身走進避難所,召集了幾名核心成員,簡單說明了情況。眾人聽完後,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神色。物資的緊缺一直是他們的心頭大患,如今有了約翰的援助計劃,仿佛一道曙光劃破了黑暗。
“接應物資的任務,我來負責。”李昊天沉聲說道,“蘇婉清,你留在避難所,負責協調內部分配。其他人各司其職,確保物資到達後能迅速分發下去。”
眾人紛紛點頭,各自領命而去。李昊天看向蘇婉清,輕聲說道:“這次行動風險很大,你留在避難所,安全一些。”
蘇婉清卻搖了搖頭,目光堅定:“不,我要和你一起去。地下河道的情況複雜,多一個人多一份保障。而且,我對河道的路線比較熟悉,能幫上忙。”
李昊天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好,但你要小心,一切聽我指揮。”
第二天深夜,李昊天和蘇婉清帶著幾名精幹的抗日誌士,悄悄離開了避難所。他們穿過狹窄的巷道,避開日軍的巡邏隊,最終來到了城西的廢棄倉庫。倉庫周圍一片寂靜,隻有風吹過枯樹的沙沙聲,顯得格外陰森。
“接應點就在這裏。”蘇婉清低聲說道,指了指倉庫後方的一條狹窄通道。李昊天順著她的手指望去,隱約能看到一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地下的河道入口。
“物資大概什麼時候到?”李昊天問道。
“按照約翰的計劃,物資會在午夜時分運到。”蘇婉清看了看懷表,“還有半個小時。”
李昊天點了點頭,示意眾人分散隱蔽,等待物資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夜色越來越深,周圍的氣氛也愈發緊張。李昊天屏住唿吸,目光緊盯著河道的入口,生怕錯過任何一點動靜。
終於,在午夜鍾聲敲響的那一刻,河道深處傳來了輕微的水聲。李昊天心中一緊,低聲說道:“來了!”
眾人立刻警覺起來,目光齊刷刷地望向河道的方向。很快,一艘小船從黑暗中緩緩駛出,船頭站著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正是約翰·史密斯。
“李昊天!”約翰低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欣喜。
“約翰!”李昊天快步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物資都帶來了嗎?”
約翰點了點頭,指了指身後的船隻:“藥品、食品、武器,都在這裏。你們快把它們搬上岸,我們時間不多。”
李昊天立刻指揮眾人開始搬運物資。蘇婉清也加入了行動,她手腳麻利地將一箱箱藥品搬上倉庫的推車,臉上滿是專注的神情。很快,物資全部被搬上了岸,約翰的船隻也悄然消失在河道深處。
“物資已經安全送達,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約翰低聲說道,“我會繼續尋找機會,為你們提供更多的援助。”
李昊天點了點頭,目送約翰離開後,立刻指揮眾人將物資分批運迴避難所。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避開了日軍的巡邏隊,最終安全抵達了避難所。
“物資到了!”李昊天推開避難所的大門,高聲宣布。眾人聽到消息,紛紛圍了上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蘇婉清立刻開始組織分發物資。藥品被送到醫療室,食品被分配到各個家庭,武器則被分發給了抗日誌士。避難所內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仿佛一道暖流驅散了冬日的寒冷。
“這次多虧了約翰的援助。”李昊天站在避難所的高處,看著忙碌的眾人,心中感慨萬千。
蘇婉清走到他身邊,輕聲說道:“是的,約翰的計劃很周密,物資也及時送達。但接下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支持。”
李昊天點了點頭,目光堅定:“是的,這隻是開始。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直到南京城迎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