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國際援助的終結
南京城的天空依舊灰暗,仿佛連陽光都無法穿透那層厚重的陰霾。李昊天站在避難所的入口,望著遠處被日軍封鎖的街道,眉頭緊鎖。他的手中握著一份剛剛收到的情報,上麵清晰地寫著:“國際援助通道已被切斷,物資無法進入南京城。”
“昊天,情況怎麼樣?”蘇婉清從避難所內走出,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自從日軍全麵封鎖南京城後,她和李昊天幾乎沒日沒夜地忙碌,試圖為避難所內的百姓爭取更多的生存機會。
李昊天將手中的情報遞給她,聲音低沉而凝重:“國際援助被切斷了,我們短時間內無法再得到任何外界的支持。”
蘇婉清接過情報,眉頭微微皺起。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避難所內的物資儲備本就不足,如果沒有外界的援助,百姓們的生存將麵臨極大的威脅。
“我們該怎麼辦?”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焦急。
李昊天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我們隻能靠自己了。現在避難所內還有一部分物資儲備,我們必須合理分配,同時想辦法從城內獲取更多的資源。”
蘇婉清點了點頭,她知道李昊天說得對。雖然前路艱難,但他們別無選擇。
兩人迅速迴到避難所內,召集了張鐵山和其他幾位抗日誌士,召開緊急會議。避難所內的氣氛顯得格外沉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昊天身上。
“各位,情況大家都知道了。”李昊天的聲音在避難所內迴蕩,“日軍的全麵封鎖讓我們的處境更加艱難。但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帶領百姓們渡過難關。”
張鐵山握緊拳頭,沉聲說道:“昊天說得對,我們不能再依賴外界的援助了。現在城內還有一些未被日軍完全控製的區域,我們可以嚐試從那裏獲取物資。”
李昊天點了點頭:“張大哥說得對。我們接下來要分成幾個小隊,分別負責搜羅物資、保護避難所以及維持秩序。我們必須確保每一份資源都用在刀刃上。”
會議結束後,抗日誌士們迅速行動起來。李昊天帶領一支小隊前往城內未被日軍完全控製的區域,試圖尋找更多的物資。蘇婉清則留在避難所內,負責協調物資的分配和百姓的生活需求。
南京城的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日軍巡邏隊的腳步聲。李昊天和他的小隊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巷道中,避開日軍的視線。他們的目標是城內的一家廢棄倉庫,那裏曾經存放著大量的糧食和藥品。
“昊天,前麵就是倉庫了。”一名抗日誌士低聲說道。
李昊天點了點頭,示意大家保持警惕。他們迅速靠近倉庫,發現倉庫大門已經被日軍封鎖,門口有兩名日軍士兵站崗。
“怎麼辦?我們沒法直接進去。”另一名誌士低聲問道。
李昊天沉思片刻,低聲說道:“我們從後門繞進去。大家小心點,別驚動日軍。”
小隊迅速繞到倉庫後方,找到了一扇隱蔽的小門。李昊天輕輕推開小門,發現裏麵堆滿了物資。他們的眼中閃過一絲欣喜。
“快,把能帶走的都帶走。”李昊天低聲命令道。
小隊迅速行動起來,將糧食、藥品等物資裝進背包。然而,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時,倉庫外突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有人!”李昊天低聲提醒道。
小隊迅速躲進了倉庫的角落,屏住唿吸。幾名日軍士兵走進了倉庫,開始檢查物資。李昊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如果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幸運的是,日軍士兵並沒有發現他們。幾分鍾後,日軍士兵離開了倉庫。李昊天鬆了一口氣,示意小隊迅速撤離。
迴到避難所後,李昊天將帶迴的物資交給了蘇婉清。她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太好了,這些物資能讓我們堅持一段時間。”
然而,李昊天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日軍的封鎖越來越嚴密,他們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他們必須找到更多的辦法,才能確保避難所內的百姓能夠活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裏,李昊天和蘇婉清帶領抗日誌士們展開了多次行動。他們從城內的各個角落搜羅物資,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從日軍的眼皮底下偷取食物和藥品。
盡管處境艱難,但避難所內的百姓們依舊保持著希望。他們在李昊天和蘇婉清的帶領下,互相扶持,共同麵對困境。孩子們的歡笑聲偶爾在避難所內響起,仿佛在告訴所有人,生活依舊有希望。
然而,日軍的壓力並未減輕。一天夜裏,日軍突然對避難所發動了突襲。李昊天和張鐵山帶領抗日誌士們奮起抵抗,經過一番激戰,終於擊退了日軍。
戰鬥結束後,避難所內一片狼藉。李昊天站在廢墟中,望著受傷的百姓和抗日誌士,心中充滿了沉重。
“昊天,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張鐵山走到他身邊,聲音低沉而疲憊。
李昊天點了點頭:“我知道。我們必須找到新的出路,否則避難所內的百姓遲早會撐不下去。”
就在這時,蘇婉清走了過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堅定:“昊天,我有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李昊天問道。
“我們可以利用地下通道,將百姓們轉移到城外的安全區域。”蘇婉清說道,“雖然風險很大,但總比坐以待斃強。”
李昊天沉思片刻,點了點頭:“你說得對。我們必須試一試。”
接下來的幾天裏,李昊天和蘇婉清開始策劃轉移計劃。他們利用地下通道,將百姓們分批轉移到城外的山區。雖然過程充滿危險,但最終大部分百姓都成功逃脫了日軍的封鎖。
避難所內的百姓們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知道,雖然前路依舊艱難,但隻要李昊天和蘇婉清在,他們就有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