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上麵到底出了何事?為何會有如此恐怖的天劫?”敖廣朝自家燭龍老祖問道。
“通天教主乃是三清之一身懷開天功德,得天道聖人果位,在洪荒之中一直都是地位超然。
然而,今天通天教主卻毅然選擇了自斬聖位,這無疑是對天道規則的公然挑釁,乃是逆天之舉,天道有感,這才會降下雷罰。”
聽完燭龍的話,敖廣隻覺得一陣頭皮發麻,通天教主竟然自斬聖位了!這可是聖位啊!
若他們龍族有一尊聖人,何至於.
“敖廣,不要胡思亂想了,你去將東海水族全部叫到龍宮之中,再開始防禦陣法,不然光是這天劫的餘威我東海水族怕就要死傷無數了。”
敖廣聞言立馬躬身應是,轉身去辦了。
敖廣走後,燭龍抬頭望向上方輕聲呢喃道:“大哥,你看到了嗎?自創大道這條路是可行的,你的路並沒有走錯。”
視線迴到通天那邊。
麵對天罰的降臨,通天卻是絲毫不慌,他早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劍之大道圓滿,他在東海布下的大陣此時已經化為真正意義上的劍陣,通天有自信光憑劍陣就能擋下雷劫。
而他隻需要為接下來的證道做準備即可。
通天左手一翻,一個晶瑩剔透的玉瓶憑空出現在他手中,玉瓶中裝著百滴三光神水。
三光神水對聖人都有用,更別說如今已經自斬聖位的通天了,通天毫不猶豫的將三光神水服下,百滴神水入口即化,化作一道道溫潤的光華流遍全身。
幾乎是眨眼的功夫,通天那因自斬聖位而龜裂的身軀,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愈合,金色的血光不再溢出,氣息也重新變得平穩而深邃,仿佛從未受過傷一般。
傷勢複原後,通天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他隨即以圓滿的劍之大道催動腳下的劍陣。
劍陣運轉之間,煞氣與劍光交織,化作一道道淩厲無匹的劍芒,直衝雲霄,與劫雲對峙。
此時,天罰之眼中的雷霆仍在積蓄,劫雲中電光閃爍,隱隱透露出毀天滅地的氣息,可就在雷罰尚未完全成型之際,一股更為玄妙的力量卻率先顯化,那是大道的氣息!
通天的劍之大道,乃是洪荒開辟以來第一個由生靈自創且臻至圓滿的大道,對洪荒天地而言意義重大,大道有感於此,直接穿透劫雲,降下了海量的大道功德。
這些功德如金色光雨,從天穹灑落,浩浩蕩蕩,綿延不絕,宛若一條璀璨的光河,盡數湧向通天。
通天盤膝而坐,閉目凝神,將大道獎勵的功德盡數吸收。
隨著海量的大道功德入體,通天的氣息再度暴漲,周身環繞著金光與劍意,整個人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散發出一股超脫聖人之上的威嚴。
“今日便是吾通天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之時!”
下一秒,通天緩緩閉上了眼睛,開始衝擊混元大羅金仙之境。
這一幕落在紫霄宮的天道鴻鈞眼中,就是赤裸裸的挑釁之路。
“好一個通天竟如此不知死活,既然如此,那就讓你看看逆天而行的後果。”說完天道鴻鈞揮動拂塵,將天道之力灌注進了雷雲之中。
隨著天道之力的注入,天罰之眼終於完成了雷霆的積蓄,第一道雷劫轟然落下。
那是一道足以抹殺準聖、重傷聖人的紫霄神雷,雷光紫黑交織,撕裂虛空,帶著無與倫比的毀滅之力直撲通天。
通天此時已經進入了物我兩忘的悟道之中,他布下的劍陣自主運轉,無數劍芒衝天而起,與紫霄神雷激烈碰撞,轟鳴聲震徹洪荒,劍光與雷霆交錯之處,空間寸寸崩塌,海麵被炸出萬丈深坑。
劍陣很輕鬆的擋下了第一道紫霄神雷。
然而,這僅僅隻是開始。
緊接著,第二道、第三道紫霄神雷接連劈下,每一道都比前一道更加恐怖,威力層層遞增。
天罰之眼似要將通天徹底抹殺,不留絲毫餘地。
“紅雲道友你說通天道友的劍陣能頂住這雷劫嗎?”鎮元子朝紅雲問道。
雖說鎮元子在地界之中有堪比聖人的力量,但鎮元子終究未曾成聖,論眼界肯定是不如紅雲的。
紅雲想了想後說道:“目前看來,通天道友的劍陣還是遊刃有餘的,可這雷劫的威能也是層層遞增吾覺得通天道友的劍陣在最後幾道神雷的時候會被擊潰。”
鎮元子聞言歎了口氣,將目光重新轉向了東海。
其實不止是紅雲,聖人們都覺得通天的劍陣是無法抗下七七四十九道紫霄神雷的,包括白璟。
白璟已經將四極方尊祭出,隨時準備支援通天了。
然而讓白璟沒想到的是,通天布下的劍陣硬生生抗下了四十九道紫霄神雷。
每一次碰撞,都是驚天動地的對決,劍陣中的煞氣逐漸被雷霆耗盡,劍光也愈發暗淡。
終於,在第四十九道紫霄神雷落下時,劍陣再也無法支撐,發出一聲悲鳴後徹底崩解,化作無數碎片散落東海。
劍陣被毀,通天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此時的通天已將大道功德盡數吸收,圓滿的劍之大道在他體內流轉不息。
通天抬頭望向天罰之眼,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雷劫雖強,但四十九道紫霄神雷已然全部落下,他渡過了此次雷劫,距離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僅有一步之遙,隻要通天吸納足夠的天地靈氣,即可完成證道。
然而下一秒,通天臉色大變,因為他發現這劫雲竟然未曾消散。
按常理而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地間萬事萬物皆留有一線生機。
通天原本以為,憑借劍陣的威能扛過四十九道紫霄神雷,天罰劫雲便會自然散去,他也就能安心完成最後的突破,證得混元大羅金仙之位。
可現實卻出乎他的意料,劫雲在四十九道雷劫之後並未消散,反而愈發濃鬱,翻滾的雲層中雷光隱現,明顯在醞釀著一股更為恐怖的力量。
天罰之眼依然冷漠地注視著他,似乎決意要將他徹底抹殺,不留任何餘地。
此時此刻,通天正處於突破混元大羅金仙的關鍵階段,圓滿的劍之大道與大道功德在他體內交融,化作一股磅礴的力量推動著他超脫聖人之境,若強行中斷突破,不僅前功盡棄,甚至可能導致道基受損,身受重傷,從此再難覓得證道之機。
可若置這最後一道雷劫於不顧,其威力之強,恐怕連他如今的狀態也難以承受,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通天心中糾結萬分,眉頭緊鎖,一時間進退兩難。
就在這生死攸關之際,天穹之上忽然傳來一聲悠遠的嗡鳴,一座四足神鼎憑空浮現,緩緩懸浮於通天頭頂。
這座神鼎古樸而厚重,周身刻滿了玄奧的道紋,散發出一種亙古不變的氣息,神鼎的四足地火水風氣息彌漫,鼎身流轉著淡淡的青金色光芒,隱隱有鎮壓天地之威。
這神鼎自然就是白璟的四極方尊了。
天道不講武德,四十九道紫霄神雷之後,竟還準備了第五十道神雷,白璟自然是不會看著通天失去證道機會的。
而在白璟將四極方尊拋出的瞬間,天道鴻鈞不帶任何感情的目光就鎖定在了白璟身上。
白璟嗬嗬一笑對此並不在意,他周身地道人道氣息湧動,直接隔絕了天道的窺探。
別忘了,白璟可是六道輪迴中的餓鬼道道主,再加上他的神像還在人族祖地接受人族供奉,他也能調動地道和人道之力,雖說不能直接對抗天道鴻鈞,但隔絕祂的窺探還是很簡單的。
而通天一見到四極方尊,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心神大定,他抬起雙手,朝東海深處瀛洲仙島的方向微微拱手,朗聲道:“多謝道友相助!”
通天聲音雖不大,卻是穿透劫雲,直達瀛洲仙島。
目睹這一幕的眾聖也明白了是誰在出手相助。
太清老子心念一動,收迴了已經飛出去的太極圖,他原本是想以太極圖幫忙抵擋這第五十道紫霄神雷的,身為兄長,他自然不可能看著弟弟失去證道之機。
元始天尊則是冷哼一聲,召迴了飛出去的諸天慶雲。
元始天尊並沒有幫通天抵擋雷劫的意思,在他看來通天自斬聖位,乃是逆天而行,應當受罰,他扔出諸天慶雲隻是想護住通天,讓通天不至於身死道消。
有了四極方尊護持,通天再無後顧之憂。他盤膝而坐,雙目微閉,全身心投入到突破之中。
與此同時,天罰之眼終於醞釀出了最後一道劫雷。這道雷霆比之前任何一道都要恐怖,紫黑色的雷光中夾雜著混沌之氣,宛如一條咆哮的雷龍,帶著毀天滅地的威勢轟然落下,直撲通天。
那一刻,整個東海為之沸騰,海水倒卷,天空被雷光撕裂,可憐東海水族,在如此恐怖的威壓之下,很多水族即便有龍宮陣法守護,還是直接爆體而亡了。
即便東海龍王敖廣都感覺到了一陣窒息般的壓迫。
然而,當雷霆撞上四極方尊之時,卻隻是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四極方尊巍然不動,鼎身光華流轉,竟將這足以重傷聖人的雷劫生生擋下,化作無數雷光碎片散落四方。
而通天也在神鼎的庇護下,終於完成了最後的蛻變。
當通天成功證道混元大羅金仙的那一刻,一股無與倫比的氣息從他體內爆發開來,那是圓滿劍之大道的極致顯化,天地為之震顫,洪荒為之失色。
他緩緩睜開雙眼,雙眸之中有億萬劍光閃爍,每一道劍光都蘊含著斬破虛空的力量,周身環繞的無形的劍意,化作無數細小的劍芒,在他身旁流轉飛舞,最終竟化作了一條如同時間長河一般的劍之長河,璀璨而淩厲。
隨著劍之長河的成型,東海上空風雲突變,天穹之上浮現出一片浩瀚的劍道異象。
無數虛幻的劍影憑空顯現,有的如山嶽般巍峨,有的如流水般靈動,有的如烈焰般熾熱,有的如寒冰般森冷。
這些劍影交織成一座巨大的劍之世界,籠罩了整個東海。
那一刻,洪荒中的生靈無不感受到一股刺入靈魂的鋒銳之意,大羅以下的修士隻要敢凝視這劍之世界,便會被無盡劍意絞碎心神。
就連一直觀看通天渡劫的元始天尊也都是麵色凝重,他很確定,隨著劍之長河的凝聚,通天盡管隻有混元大羅一重天的實力,卻已經能威脅到他了。
隨後通天緩緩起身,青萍劍重新出現在他手中,此時的青萍劍也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蛻變,劍身之中融入了圓滿的劍之大道,混沌之光流轉,一揮之間,天地間便有無盡劍鳴齊響。
通天抬頭看了一眼正在緩緩消散的天劫,對著劫雲隨手一揮。
劫雲瞬間就被劍意切割,一條巨大的裂縫綿延整個東海上空,震撼無比。
他再一抬手,天穹之上的劫雲竟被劍意生生撕裂,露出久違的清朗天光。
洪荒眾生仰望這一幕,無不心神震顫,紛紛俯首叩拜。
天罰之眼麵對這一幕也無法再做什麼了,更何況隨著通天自斬聖位,一成的開天功德已經重迴他的體內。
剛剛天道可借通天自斬聖位違背天道規則降下雷罰,這是大道所允許的,此時若是無緣無故再對通天動手,天道也會受到反噬的。
目送天罰之眼消失,通天的身影屹立於東海之上,宛如一柄刺破蒼穹的絕世之劍,劍意所至,天地震顫。
洪荒之中,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日月星辰,皆在這股圓滿劍意的映照下微微顫動。
片刻後,通天的笑聲再次響徹天地,暢快而豪邁。
他抬手一斬,虛空崩塌,劍道長河隨之消失在了虛空之中。
通天本想去瀛洲仙島感謝一下白璟的,但下一秒通天發現自己體內竟還有不少大道功德未曾煉化,於是通天便先返迴了金鼇島,打算將剩餘的大道功德煉化之後,再去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