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汝南到許都,也就不到三百裏的路程。
但曹操感覺這一路,時間竟是過得那麼慢。
在這個沒有手機的世界裏,馬車空間又那麼小,很容易沒事找事幹。
當鄒鳳攛掇馮玉,開始練習各種精湛騎術時,曹操隻能是欲罷不能。
弟有心,而哥力不足。
鄒鳳和馮玉的輪番夾擊,讓曹操真的有點扛不住了。
五日後,許都城終於在望。
曹操瞧著一左一右,滿臉期待的鄒鳳和馮玉,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哥哥,我又餓啦。”鄒鳳見曹操喜愛“哥哥”這個稱唿,便也學馮玉這般稱唿曹操。
曹操身子一晃,險些癱倒在馬車裏,苦著臉道:“乖,已經到許都了,我稍後還有諸多事務要處理,改日、改日吧!”
鄒鳳捂嘴輕笑,說道:“哥哥可要言而有信,你可是應允了的,每月至少要至我們姐妹處就寢四次。”
曹操拍拍胸口,豪邁道:“沒問題,我老曹龍精虎猛、正當壯年,這點小事不在話下。”
馮玉麵露嬌羞道:“哥哥,往後還是莫要三人一同玩耍了吧,我擔心你身子吃不消。”
“不,就得三人一起才有趣,人少了哪夠我老曹施展的。”曹操似乎忘卻了,自己的手還一直扶著腰,竟如此大言不慚。
“嘻嘻嘻,哥哥真厲害!”馮玉也不點破,順勢誇讚了曹操一句。
忽然,馬車外傳來曹昂的聲音:“父親,文若先生率領百官在城外十裏處迎候您,是否相見?”
兩女趕忙正襟危坐,擺出大家閨秀的儀態。
曹操掀開簾子,說道:“昂兒,既然人都來了,那就見見吧。”
兩刻鍾後。
曹操統率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抵達許都城外十裏的風波亭。
官道旁,荀彧引領著朝中百官恭敬相迎。
“恭賀主公凱旋!”
“恭賀主公凱旋歸來!”
“恭迎曹公凱旋歸來!”
“恭迎曹司空大人歸來!”
“恭迎……
百官齊聲高唿,聲浪在曠野中迴蕩。
曹操昂首站於馬車之上,向著眾人威嚴地揮了揮手,沉聲道:“諸位皆辛苦了。”
荀彧趨步向前,雙手恭敬地抱拳作揖,說道:“主公此番出征,戰功赫赫,如今安然歸來,實乃我大漢之福澤。”
曹操打量著眼前這位被‘自己’稱之為王佐之才的儒雅文士,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荀彧的一生,雖對大漢的忠心,更甚於對他曹操。
然而,無人能夠忽視與抹滅荀彧為曹操霸業傾盡全力、立下的不朽功勳。
隻是誰能料到,曾經誌同道合、攜手共進的主臣兩人,
最終,竟因各自堅守的理想相悖,而反目成仇。
曹操難以容忍荀彧對漢室的執念。
荀彧亦無法接受曹操的勃勃野心。
盡管直至生命盡頭,兩人的宏願皆未達成,但往昔的情誼終究還是心散了,人亦去了,唯空餘遺憾。
曹操伸手輕輕扶起荀彧,微笑點頭:“文若辛苦了,吾出征期間,許都諸事全賴你費心操辦。”
荀彧謙遜地微微一笑,輕聲應道:“與主公在外櫛風沐雨、征戰沙場相比,彧於許都所做之事,實在是不值一提。”
“主公,您是先行前往毓秀臺,還是直接迴司空府?”荀彧拱手問詢。
毓秀臺,乃漢獻帝劉協現今臨時理政之所。
新皇宮尚在營建之中,預計年末方能竣工。
曹操略作思忖,緩緩說道:“文若,今日天色已晚,且將士們一路勞頓,吾便先迴司空府吧。”
言罷,曹操目光掃過荀彧,又補充道,“一會兒你將司空府的幾位同僚喚來,吾有要事與大家商議。”
“諾,屬下遵命!”
荀彧神色微微一變,連忙拱手領命。
隨後,曹操又與前來迎接的董承、楊彪、蔡邕、伏完等幾位漢臣,一一寒暄問候。
曹操大手一揮。
下令曹洪、黃忠率領兩萬大軍前往許都城外軍營安營紮寨。
其餘眾人,則隨他一同迴城。
……
司空府。
議事堂中,文臣分列兩邊依次就坐。
左側分別是:荀彧、荀攸、陳群、楊修、華歆、郗慮、禰衡……等。
右側分別是:程昱、郭嘉、賈詡、棗袛,任峻、毛玠、鮑信……等。
曹操特別吩咐荀彧,今日商議的是內政,則武將一個都沒召集。
免得一眾武夫們胡攪蠻纏,浪費時間。
荀彧跟賈詡曾經在洛陽是老相識。
倆人無需郭嘉介紹,便趁著議事沒開始,有說有笑了起來。
荀攸大概知道曹操要商議什麼,一人正沉默不語。
程昱則跟毛玠、鮑信二人,繪聲繪色講著這次出征的精彩之處。
其餘人均側耳傾聽。
當他們聽到曹操一人,主導了宛城的全部戰略布局後,均齊齊對曹操敬仰萬分。
當程昱講到汝南的戰役,全部由賈詡一力謀劃時。
眾人又紛紛朝賈詡投去了敬畏且忌憚的目光。
何為毒士,他們今日算是真正見識到了。
不久,等人都到齊了,荀彧讓曹昂去通知曹操。
片刻後。
重新穿戴整齊的曹操,龍行虎步般走進議事堂。
“見過主公。”
“……
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曹操高坐於主位之上,目光掃視一圈,緩緩開口道:“吾此番征戰,曆時兩月有餘,終於收複了南陽郡全境,以及汝南……”
曹操洋洋灑灑,把此次出征的全部經過,跟眾人詳細講述了一番。
雖然,眾人剛才聽過程昱的講了個大概。
但是,此番再由曹操口中講出,眾人還是聽得忍不禁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曹操此番征戰,也算是出去開疆拓土了。
自己陣營的地盤大了,他們這些人分得的好處就越多。
因此,對於這種捷報,眾人無不表現得極為興奮。
曹操繼而提及,宛城周邊的小縣,因久經戰亂,民生艱難,政務也已荒廢多時。
當務之急是選派賢才前往,以振興民生,恢複農耕,使百姓能早日過上安穩日子。
自此,曹操算是把即將討論的問題,給提前鋪墊完了。
說完後,曹操虎目環視一圈眾人。
最後,曹操把目光落在荀彧身上,問道:“文若,對於某剛才說的人才選派之事,你有何高見?”
荀彧微微皺起眉頭,拱手答道:“主公,自陛下移駕許都後,已有眾多飽學之士前來應舉孝廉入仕。”
“依彧之見,或可從中挑選,隻是不知主公所需人數幾何?”
曹操略作沉吟,轉而看向程昱,說道:“仲德,統計之事一直由你負責,便與文若說說吧。”
“諾!”
程昱先向曹操行了一禮,繼而麵向荀彧,若有所思說道:“文若,且說南陽郡,其境內有二十七縣,其中……”
程昱詳述了約一盞茶的工夫,才將南陽郡、汝南郡的政務現狀講完。
這段時日,程昱隨侍曹操左右,對各縣政務之事了如指掌。
此時娓娓道來,竟無一字差錯,最終得出各級內政官員共需三百六十二人。
荀彧聞之,頓時麵露驚色,疑惑道:“仲德,怎會需如此之多?這豈不是意味著當地內政官員已十不存一了?”
程昱苦笑著迴應:“正是如此。之前的各級政務官員,或年邁致仕,或奔走逃亡,或死於戰亂,還有些被劉表招攬至荊州。”
“總之,如今是百廢待舉之狀。”
“嘶……
眾人聽後,皆倒吸一口涼氣。
其實想想也正常,自初平元年至今,七八年的時間裏,南陽郡與汝南郡屢遭戰火。
近年除軍隊駐防外,政務幾近停滯,也是情理之中。
荀彧輕撫短須,麵露愁容:“主公,如今我手中僅有一百餘名士子,遠遠不夠。”
“彧欲迴潁川,破格招募一些士子來投。”
“倘若仍有不足,便隻能懇請孔融、鄭玄等大儒舉薦了。”
曹操微微蹙眉,淡淡地看了荀彧一眼,未發一言。
荀彧心中忐忑,不明曹操之意。
此時,郭嘉心中苦笑,明白該自己出麵了。
他深知,一旦開口,必然會觸怒天下士子和世家大族。
但,那又如何!
郭嘉毅然起身,穩步向前。
荀攸見郭嘉站出,臉色微變,心中暗唿一場將席卷大漢十三州的風暴,即將來臨。
而程昱則不然,隻見他神色一振,準備要開啟一場唇槍舌戰的大戲。
賈詡輕輕挑眉,目光從對麵的陳群、楊修等人身上掃過,似在尋覓對手。
郭嘉神色鎮定,目光堅定地望向曹操,拱手道:“主公,嘉以為,值此人才匱乏之際,主公當效法古之聖賢,廣納天下賢才,不論出身門第,但求才德兼備!”
郭嘉話音落下。
剎那間,
全場皆寂,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