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
營帳的門簾被一一掀開,將領們魚貫步入。
紀靈已從床榻起身,端坐在帥位之上,神色頗顯鎮定。
此時,安定軍心為首要。
紀靈不敢讓麾下人看到自己一副病懨懨模樣。
果不其然。
眾將進帳後,均第一時間去打量紀靈。
見他麵色紅潤,神情篤定,眾人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如今大戰在即,要是大將軍都病倒了,那這場仗不打也罷。
“諸位,都坐下吧。”
紀靈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微微頷首示意。
此刻,盡管他的腦袋仍昏昏沉沉,卻不得不強撐著,開口道:“大家不必憂心,我已無大礙。”
“今夜喚大家前來,是想一同商討,接下來的戰事,我軍該如何抵禦曹賊的強弩,又怎樣憑借我們的優勢兵力,一舉擊敗曹賊?”
說完,紀靈的目光在眾人臉上逐一掃過,眼中滿含期待之色。
然而,眾將聽後,皆眉頭緊皺,沉凝不語。
頓時,營帳內陷入一片寂靜。
紀靈見狀,心中暗自歎息,懊悔此次未將橋蕤帶在身邊。
橋蕤在排兵布陣上見解獨到。
若他在場,或許能為他出謀劃策一二。
樂就見眾人沉默不語,無奈起身,拱手說道:“大將軍,依末將之見,應對曹軍強弩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將士們衝鋒時,盡量把隊形分散得開一些。”
“如此一來,即便曹軍強弩威力再大,也難以對我軍造成大規模殺傷。”
“嗯,此法可行。”
紀靈麵露欣慰之色,點頭認可,隨後又滿懷期待地看向眾人,追問道:“還有其他良策嗎?”
實際上,對於如何對抗曹操那威力驚人的強弩,紀靈心裏已然有了一些盤算。
但他還是希望先聽聽眾人的意見,再做最後決定。
眾將麵麵相覷,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輕易開口。
畢竟,曹軍那種恐怖的強弩,他們以前連見都沒見過,更別提想出應對的辦法了。
這時,老將張勳猶豫片刻後,起身拱手,語氣帶著幾分謹慎,道:“大將軍,末將覺得,曹軍這種強弩的射程和殺傷力,跟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蹶張弩有幾分相像。”
“我曾在兵書上看到,當時趙國大將廉頗,用盾車抵禦秦國的蹶張弩,效果相當不錯。”
張勳話音一頓,若有所思繼續道:“而戰車咱們不缺,隻要在木盾外麵再蒙上一層鐵盾,然後想辦法把它們固定在戰車上,則盾車就有了。”
“有盾車在前麵開道掩護,步兵跟在後麵衝鋒,應該就不懼曹軍的強弩了。”
“這……”
紀靈眼睛一亮,欣然道:“此計甚妙!不愧是老將,果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啊!”
旋即,紀靈沒有絲毫猶豫,吩咐道:“老將軍,打造盾車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了。不管需要什麼物資,你盡管一言調配。”
“諾!”
張勳欣然拱手領命。
“嗯!”
紀靈含笑點頭,他還真沒想到,老將張勳會想出這麼個辦法。
他原本的想法是,安排幾名身披重甲的步兵,手持鐵盾在前麵開路,其他步兵跟在後麵衝鋒。
雖說這樣一來,重甲步兵還是會有不小的傷亡,但其餘步兵的傷亡肯定能大大減少了。
就在這時,
年輕將領長奴也站起身,拱手道:“大將軍,末將認為,還可以在盾車上堆些沙袋,進一步增強盾車的抗擊打能力和防禦效果。”
“不錯,此計和張將軍的計策正好可以相互配合。”
紀靈眼中閃過一抹亮色,點頭稱讚。
終於確定了對付曹軍勁弩的辦法,紀靈心情大好。
緊接著,他繼續興致勃勃和眾將領討論防守營寨的兵力部署。
討論中,
樂就認為,以曹軍現有的兵力,應該不會貿然主動強攻營寨。
那麼,曹軍則很可能會利用強弩攻擊營寨的城牆,以此來打擊己方的軍心士氣。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營寨城牆上的防守兵力,就可以適當減少一些。
讓士兵們盡量遠離曹軍強弩的射程範圍,都集中到營寨中心位置待命。
紀靈稍加思索,便同意了樂就的提議。
他暗自心想,不如先忍耐幾天,等盾車打造好了,再出營寨讓曹操見識一下厲害。
就在眾人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營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傳令兵匆匆走進營帳,單膝跪地,大聲報告:“報!大將軍,淮河大營的楊司空,派人送來了一封書信,請將軍過目。”
“哼,他該不會是來斥責我的吧!”
紀靈冷哼一聲,伸手示意傳令兵呈上書信。
“諾!”
傳令兵趕忙起身,躬身快步上前,雙手恭敬將書信遞上。
紀靈接過書信,快速打開掃了一遍。
隨後,他冷笑道:“嗬,真是膽小怯弱之輩,居然建議我現在就撤迴壽春,憑借壽春的堅城防守。”
“大將軍,萬萬不可!”
樂就麵露譏諷之色,急道:“末將以為,我軍雖敗一陣,然尚有十五萬雄兵,此役縱不能敗曹操,防守亦綽綽有餘。”
“正是,大將軍,我軍兵力優勢甚大,斷不可失此立功之良機。”
方才獻策之年輕將軍長奴,亦在旁建言。
“大家放心,楊弘這是想讓我在陛下跟前出醜,我怎麼可能讓他得逞。”
紀靈猛地起身,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吩咐道:“一切就按照剛才商量好的計劃進行,等盾車打造完成,我親自率領大家去反攻曹操,報今日兵敗之仇!”
“諾,末將得令!”
“諾……”
眾將神色一振,齊齊拱手領命。
……
淮河北岸,袁軍大營中。
楊弘派出送信的人,很快迴來複命。
當楊弘聽說,紀靈拒絕了撤軍建議後,頓時氣得臉色鐵青:“紀靈匹夫,就知道徒逞莽夫之勇,麵對曹軍的恐怖勁弩,除了憑堅城固守,他還能有什麼好辦法嗎?”
這時,楊弘之子楊浩,在一旁陰陽怪氣道:“父親,我早就說了讓你別寫信,你非不聽,現在好了,人家非但不領情,恐怕還因此而嫉恨你了。”
“你懂個屁!”
楊弘狠狠瞪了兒子一眼,恨鐵不成鋼道:“如今大敵當前,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一旦袁術兵敗,其他人或許可以向曹操投降。”
“而我現居仲國司空之位,正與曹操司空之位相衝。”
“你覺得,就算我願意投降,曹操會放過我嗎?”
楊浩臉色一僵,縮了縮脖子,囁嚅道:“我大仲國有雄兵四十萬,此役不可能敗吧?”
“唉……”
楊弘長歎一聲,道:“兵無常形水無常勢,照目前的局勢來看,恐怕有點懸了。”
這一戰,本來楊弘還是頗有信心。
但是,自從他今晚得知戰報,曹操一戰幹掉紀靈五萬大軍後,心裏就開始沒底了。
所以,他才寫信勸紀靈撤退,先保住目前兵力,再徐徐圖之。
豈料,紀靈立功心切,壓根聽不進去他的建議。
這就讓他蛋疼了。
“父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要不咱們早做打算吧?”
忽然,楊浩眼珠子一轉,提議道。
楊弘聞言,頓時臉色微變。
他沉吟了一會後,才壓低聲音,點頭道:“此事你可提前去安排,但在我做決定之前,切莫走漏了半點風聲。”
“父親放心,孩兒知曉輕重。”
說完,楊浩轉身走出營帳。
……
次日,
天剛破曉,曹軍大營便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們在營帳間穿梭往來,搬運著糧草輜重,檢查著武器裝備。
曹操身著一襲黑色錦袍,腰佩長劍,穩步走出帥帳。
夏侯惇、夏侯淵、趙雲、許褚等,已經集齊麾下兵馬,待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