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雙手抱拳,躬身對著曹操行了一個大禮:“見過主公。”
“哈哈……”
曹操大笑狂喜,一步上前,雙手扶起趙雲,眼中滿是愛惜與期許:“子龍,我盼這一天,實在是太久太久了!”
曹操話音一頓,若有所思繼續道:“子龍,近日我俘獲了數千西涼戰馬,準備單獨組建一虎豹騎營。”
“從今日起,你便是虎豹騎的領兵上將。”
“往後,希望你好好操練虎豹騎,隨我一同南征北戰,縱橫天下!”
趙雲聽聞曹操讓自己獨領一營騎兵,頓時激動得眼眶微微泛紅。
他再次拱手行禮,鄭重道:“謝主公信任!雲必當殫精竭慮,練好騎兵,為主公征戰四方,萬死不辭!”
當晚,曹操召來所有人,在彭城府衙中大擺宴席,慶祝趙雲加入。
席間,
曹操端起酒杯,站起身來,高聲說道:“今日,子龍將軍加入我軍,實乃我軍之大幸!”
“子龍將軍武藝高強、忠肝義膽,有他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來,我敬子龍將軍一杯!”
眾人紛紛起身,舉杯向趙雲祝賀。
“謝主公,謝諸位!”
趙雲連忙起身,雙手舉杯,一飲而盡。
隨後,郭嘉作為文臣代表,笑著對趙雲舉杯,“子龍將軍,聽聞前幾日在淮陰,你與關羽大戰一場,最後不分勝負,可確有此事?”
趙雲尷尬一笑,說道:“雲不過是僥幸撐過了百招而已,關將軍之勇,雲不如也!”
“哈哈,子龍謙虛了不是。”
黃忠在一旁接話道:“關羽的本事,老夫也見識了幾次。”
“說實話,老夫也不敢說百分百能勝過他。”
“而子龍能與其力拚百招開外,也足見子龍武藝非凡了。”
說完,黃忠也敬了趙雲一杯。
對於這位新加入的年輕小將,黃忠亦是非常看好。
原本,他想把趙雲要來當自己副手。
可當他聽說曹操要讓其獨領一營騎兵後,便隻好遺憾作罷。
這時,曹操爽朗大笑,目光緊盯趙雲,說道:“子龍,你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了,你的本事,別人不清楚,難道我還不清楚嗎?”
“某認為,以你之勇,絕對不在關羽之下。”
“哪怕是自詡天下第一的呂布,你也必不遜色多少……”
這一晚,許久沒喝醉的曹操,醉得一塌糊塗。
最後,還是呂綺玲親自把曹操,扛迴了房間。
晚上,曹操睡得迷迷糊糊,仿佛聽到有兩個女人,一直在耳邊竊竊私語。
其中一女人是呂綺玲,正按照另外一個陌生女人的教導,在自己身上忙活了大半夜。
途中,另外一個陌生女人,甚至還親自上陣,為呂綺玲演示了幾個動作。
曹操醉得厲害,好幾次想睜開眼睛,看看這女人究竟是誰,可愣是睜不開一點。
就這樣,他稀裏糊塗得被人服侍了一整晚。
……
揚州,廬江郡。
長江的江麵上,霧氣彌漫,久久不散。
一艘高大巍峨的樓船,仿若一條隱匿在雲霧中的巨鯨,悄然無聲地停泊在濡須渡口。
船身隨著江水輕輕搖晃,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待船剛一停穩。
一道矯健的身影,便率先躍上岸邊。
此人正是孫策。
隻見他身形挺拔,目光如炬,渾身散發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豪邁之氣。
他站定後,大手一揮,朗聲道:“走,公瑾,隨我去會會呂範。”
“哈哈,拜訪賢才,瑜當然不能缺席。”
周瑜爽朗一笑,同樣敏捷地跳上岸來。
隻見他一襲白衣,身材挺拔,麵容俊朗,不愧有江東第一美男子之稱。
半個時辰後,
孫策與周瑜二人,來到了位於石亭的呂府門前。
呂府朱門緊閉,在霧氣的籠罩下顯得格外莊重。
周瑜上前,抬手輕輕叩響門環。
待門童出現,周瑜禮貌地表明了來意。
不一會兒,呂府的大門緩緩打開,呂範親自出門相迎。
他麵帶微笑,目光在孫策和周瑜身上一一掃過,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
三人來到書房,分賓主落座。
一陣寒暄過後,話題逐漸轉入正題。
孫策微微前傾,伸手緩緩解下腰間的古錠刀,輕輕放在呂範麵前的案幾上。
刀鞘上鑲嵌的鮫人淚珠,在微弱的光線下泛著幽藍的微光。
孫策的指尖輕輕劃過刀身的龍紋,神色莊重,正色道:“子衡先生,此刀曾斬過嚴白虎,破過王朗,隨我曆經無數征戰,見證了諸多輝煌時刻。”
他微微一頓,目光緊緊盯著呂範,“今日贈予先生,隻望先生能助我劈開這亂世之迷霧,你我攜手,成就一番大業。”
呂範臉色一肅,目光緩緩落在刀柄處幹涸的血跡上。
他凝視片刻後,突然笑瞇瞇地問道:“伯符,你可是欲效仿光武中興,重振漢室江山?”
孫策聞言,臉色微微一滯。
沉吟片刻後,
孫策緩緩說道:“光武太祖的雄才大略與豐功偉績,策實在不敢企及。”
“我隻求能在江東繼承父親遺誌,開創一番屬於自己的基業,再保一方百姓太平。”
“哈哈……”
呂範爽朗大笑,眼中閃過一抹異色,緩緩搖頭,“既然伯符不過是想偏安一隅,那有公瑾一人輔佐,便綽綽有餘,範就不摻和了吧。”
孫策一聽,心中一緊,連忙說道:“子衡先生,此言差矣。”
“公瑾之才,雖舉世無雙,可這江東大業,千頭萬緒,絕非一人之力可成。”
“先生智謀過人,見識高遠,策真心希望能得到先生的輔佐,以期共圖大業。”
這時,周瑜也在一旁誠懇勸道:“子衡先生,我與伯符相識已久,深知他的抱負與誌向。”
“如今這江東之地,士族林立,戰亂頻發,百姓渴望太平久矣。”
“先生若能出山,你我一起輔佐伯符,不說成就一番大業,哪怕隻是保一方百姓太平,亦是不負此生了。”
呂範聞言,神色微微一動,陷入了沉思。
他緩緩起身,背著手在書房中踱步。
良久,
他才轉過身來,看著孫策和周瑜,緩緩說道:“伯符、公瑾,你們的誠意,範已感受到。”
“隻是如今的揚州,各大士族亦是蠢蠢欲動,局勢兇險萬分。”
“若稍有不慎,吾等都會萬劫不複。”
“範以為,如今尚不是銳意進取之時,當忍耐一些時日,方能再重整江東秩序。”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抹失望。
在他們看來,呂範此番言論,竟與魯肅之前論調如出一轍,皆主等待。
然究竟需等到何時?
孫策微微歎息,擺手沉聲道:“先生,實不相瞞,今江東士族,大多已向我俯首稱臣,唯我馬首是瞻。”
他微微昂首,眼中閃過自信與豪邁,道:“於揚州地界,除了袁術,已無人能為我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