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忙忙碌碌間,日頭漸漸移至西天,已到下午申時。葉青緹等人應陛下召見,開始為進入江國皇宮做準備。江國皇宮,那是權力的中樞,亦是規矩森嚴之地,容不得絲毫馬虎。


    他們深知,進宮需萬分謹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外交風波。於是,眾人紛紛將隨身物品取下,整齊地留在行館之中。這些看似尋常的物件,在皇宮的嚴苛搜查下,極有可能成為惹出麻煩的導火索。


    使團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敢懈怠,皆在積極準備著進宮所穿的禮服。禮服之上,一針一線皆彰顯著使團的身份尊貴。張平更是格外小心,他將貼身攜帶的所有物品,哪怕是極為私密的物件,也都一一取下。


    身為來自現代的人,張平對古代帝王的行事風格有著深刻的認知。在他的認知裏,古代帝王為了達成個人目的,往往會不擇手段,所謂的外交禮儀在他們眼中,有時不過是可以隨意擺弄的工具。萬一進宮之前,江國方麵要求他們沐浴淨身,那他們隨身攜帶的物品必定會被仔細檢查。


    而他們今早秘密襲擊慎刑司一事,一旦在行館的物品中露出蛛絲馬跡,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這不僅會讓他們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更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無數百姓將因此生靈塗炭。


    想到這裏,張平不禁打了個寒顫,再次仔細檢查身上,確保沒有任何可能引發危險的物品殘留。在這危機四伏的江國皇宮,每一步都必須走得小心翼翼。


    使團眾人在準備妥當後,開始有序地朝著江國皇宮行進。一路上,氣氛略顯凝重,每個人都深知此次進宮意義重大,容不得絲毫差錯。


    抵達午門,眾人便見門口站立著一排神色冷峻的搜查人員。待走近,張平心中陡然一緊,竟是慎刑司的人。他表麵上不動聲色,可內心卻如驚濤駭浪般翻湧。好在每次與慎刑司交手,他都格外謹慎,特意讓眾人戴上了人皮麵具。這麵具製作精良,幾可亂真,能在關鍵時刻混淆對方視聽。


    慎刑司的人搜查極為細致,從衣角到袖口,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張平心中默默祈禱,眼神卻堅定無比。他深知,一旦被發現端倪,後果不堪設想。而此刻,每一位使團成員都保持著鎮定,仿佛對這種嚴苛的檢查早有準備。搜查持續了許久,慎刑司的人雖心中存疑,但終究沒有證據,無法強製羈押外國使團。


    待搜查結束,眾人順利通過午門。葉青緹不著痕跡地向張平投來一個大拇指,眼神中滿是讚賞。張平微微點頭,兩人的默契在這無聲的交流中盡顯。


    幾人沿著宮道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太和宮。踏入殿內,隻見其中已聚集了不少江國文臣。他們身著朝服,或交頭接耳,或正襟危立。而在人群之中,一位華發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旁圍滿了各部侍郎、伴讀等人,手中紛紛拿著自己的書籍,滿臉熱切地想要對方留名。


    張平心中好奇,低聲詢問身旁的左航:“這人是誰,怎麼如此受歡迎?”左航微微側身,同樣壓低聲音迴道:“他是南照國的文淵閣在任大學士方子。傳言,待我北齊的文壇巨匠韓非仙逝後,他便能接替那至高的文壇之位,是以能引來眾多追隨者。隻是不知江國此番請他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張平聽聞,不禁再次打量起這位方子。隻見他麵容清臒,目光睿智,舉手投足間盡顯文人的儒雅風範。方子一邊笑著為眾人簽名,一邊與周圍人交談著,言語風趣,引得眾人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此時,一名江國官員走上前來,向使團眾人行禮後,說道:“諸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陛下稍後便至,請諸位稍作等候。”說罷,他便退到一旁。


    張平心中暗自思忖,江國此番舉動,看似是正常的召見,可又請來了南照國如此重要的文人,背後必定有著更深的謀劃。


    葉青緹則與其他幾位使團成員低聲交談著,討論著應對之策。他們深知,接下來麵對的將是一場複雜的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讓使團陷入困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眾人都在等待著江國陛下的到來,而這場即將上演的宮廷會麵,究竟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誰也無法預料。


    等梁國使團依次入座,殿內氣氛在燭火搖曳下愈發顯得莊重而熱烈。眾人剛一坐定,身著華麗錦袍的司儀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前來,手中拂塵輕輕一揮,高聲宣布:“夜宴,開始!” 聲音在太和宮的穹頂下迴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時,江國皇帝從側門穩步走進,身姿挺拔,龍袍在走動間微微飄動,繡著的五爪金龍仿佛也在燭火中躍動。他神色平靜,不悲不喜,讓人難以捉摸其內心想法。


    江帝登上皇位,緩緩落座,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而後舉起手中酒杯,聲音沉穩有力:“今日設宴,旨在慶祝江梁兩國睦鄰友好,於日前達成休兵養息協議,還恩於天下百姓。值此良辰,大家共飲此杯!” 言罷,仰頭一飲而盡。


    眾人趕忙起身,紛紛舉杯,隨著皇帝的動作一飲而盡。酒水入喉,辛辣中帶著絲絲暖意,仿佛也在為這表麵和諧的氛圍增添一份熱度。首杯過後,皇帝放下酒杯,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說道:“今夜隻談風月,不論政事,諸位務必盡興而歸。” 眾人紛紛應和,氣氛也隨之輕鬆了些許。


    然而,這輕鬆的氛圍並未持續太久。江國的工部大臣和侍郎們仿佛得了某種暗示,開始頻頻向梁國使團眾人敬酒。他們笑容滿麵,言辭懇切,一杯接一杯,仿佛要將所有的熱情都融入這酒中。鴻臚寺主事方舟本就酒量有限,幾輪下來,漸漸不勝酒力,麵色酡紅,眼神也有些迷離。


    就在這時,江國禮部尚書見時機已然成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上前,恭敬地啟奏皇上:“陛下,日前在江國廣場上舉辦的兩國文化聯誼活動,北梁使團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文采,其詩作獨樹一幟,令我江國眾人讚歎不已。隻是,眾人在取迴作品細細研讀之後,發現了些許問題。”


    皇帝聽聞,臉上假意浮現出不悅之色,微微皺眉道:“此等小問題,也好意思在這夜宴之中提及?還不退下,日後再報不遲!” 說罷,擺了擺手,似乎對這種打斷夜宴氛圍的行為頗為不滿。


    可一旁的諫議大夫卻性格耿直,見此情形,毫不猶豫地直言進諫:“陛下,飯可少吃一餐,但理不辨不明,此事若不弄清楚,恐讓天下人都蒙在鼓裏,有損我江國公正之名啊!” 諫議大夫言辭激昂,絲毫沒有退縮之意。


    皇帝見諫議大夫如此直接地懟自己,一時之間有些下不來臺。但在這滿朝文武和梁國使團麵前,又不好意思強行迴避此事。無奈之下,隻得叫住正要退下的禮部尚書,略顯無奈地說道:“且說來聽聽,究竟是何事。”


    禮部尚書見狀,心中一喜,趕忙從懷中取出張平所寫的兩首詩詞,雙手呈給一旁的侍從,由侍從轉呈至皇帝麵前。他恭敬地說道:“陛下,正是這兩首古詩存在問題。”


    梁國使團眾人見對方竟然說自家副使寫的詩有問題,皆是麵露驚訝之色。使團中的很多人都直接參與了梁國夜宴,親眼目睹張平當場作詩的全過程,深知那絕對是他的即興之作,絕無造假可能。


    張平本人此刻倒是顯得頗為鎮定,他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江國此舉的意圖。他明白,這背後恐怕不僅僅是詩詞的問題,更可能隱藏著江國對梁國的某種試探或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皇帝拿起詩詞,佯裝仔細查看,隨後微微皺眉道:“這兩首詩,乍一看文采斐然,意境深遠,不知愛卿所言問題在何處?”


    禮部尚書向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此詩中所用典故,雖看似巧妙,卻與我江國所傳承之經典略有出入。且其中某些用詞,在我江國的文化語境中,有著別樣的含義,如此使用,恐有誤導之嫌。” 他說得頭頭是道,仿佛真的是在為文化傳承和嚴謹性而擔憂。


    梁國使團中的一位翰林學士忍不住起身反駁道:“尚書大人此言差矣。詩詞之道,本就講究百花齊放,不同地域文化對典故的解讀和用詞習慣自然有所差異。我梁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創作向來不拘泥於一方之見。張副使所作之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實乃佳作,怎能因與貴國些許文化差異,便被指摘有問題?”


    禮部尚書卻不慌不忙,微微一笑道:“學士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在這天下文化共通之處,典故與用詞應有一定之規。此次文化聯誼,本就是為了促進兩國文化交流,消除誤解。若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恐不利於文化的良性發展,也辜負了陛下舉辦此次活動的美意啊。”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一時間,太和宮內氣氛變得劍拔弩張起來。江國的大臣們大多站在禮部尚書一邊,紛紛附和;而梁國使團眾人則堅定地維護張平的作品,據理力爭。


    皇帝坐在皇位上,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他舉辦此次夜宴,本就有著多重目的,一方麵是為了展示江國的大國風範,與梁國維持表麵的友好;另一方麵,也想借此機會試探梁國的態度和底線。如今這場關於詩詞的爭論,恰好成為了他觀察梁國使團反應的絕佳契機。


    張平看著這緊張的局勢,心中明白,若不妥善處理,這場夜宴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外交衝突。他深吸一口氣,起身向皇帝恭敬行禮,說道:“陛下,尚書大人與翰林學士所言,皆有其道理。文學之事,本就多元,不同見解實屬正常。此次在貴國參與文化聯誼,我也是抱著學習交流的心態。若詩作真有讓貴國同仁產生誤解之處,我願虛心受教,日後加以改進。但詩詞創作,本就融入了創作者當下的心境與感悟,或許正因文化差異,才讓同一首詩有了不同的解讀,這也不失為文化交流中的一種樂趣。還望陛下能以更廣闊的胸懷看待此事,莫讓這小小分歧影響了兩國的友好情誼。”


    張平一番話說得不卑不亢,既展現了梁國的謙遜態度,又巧妙地強調了文化交流的本質。皇帝聽後,心中暗暗點頭,覺得張平此人頗為聰慧,能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下,說出這番得體的話語。


    皇帝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張副使所言極是。文化交流,本就該求同存異,相互包容。今日這場爭論,也算是為這夜宴增添了幾分別樣的色彩。此事便到此為止,大家繼續享用晚宴,莫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 皇帝的話,如同給這場爭論畫上了一個暫時的句號,眾人紛紛應和,氣氛也逐漸緩和下來。


    然而,這場看似因詩詞而起的風波,背後隱藏的複雜局勢,卻讓梁國使團眾人深知,此次夜宴之行,恐怕不會如此簡單地結束,還將麵臨更多的考驗。在這看似平靜的夜宴背後,一場沒有硝煙的外交之戰,或許才剛剛拉開帷幕。


    在太和宮夜宴的緊張氛圍稍稍緩和之際,眾人的目光卻又被江國禮部尚書的舉動所吸引。隻見禮部尚書邁著沉穩的步伐,徑直朝著南照國的大學士所在方向走去。他的神情嚴肅且莊重,仿佛正進行著一項極為重要的儀式。


    抵達大學士麵前,禮部尚書微微躬身,以示敬意,隨後小心翼翼地從大學士身後侍從手中接過兩幅畫軸。他先是輕輕展開其中一幅,一幅畫麵便緩緩呈現在眾人眼前:一位老人病臥在簡陋的屋舍之中,屋內四下裏盡顯寂寥破敗之相。牆壁上的泥灰已有多處脫落,露出斑駁的牆體,窗戶紙也破了幾個洞,冷風唿唿地灌進來。老人身上蓋著的被褥打著補丁,顯得破舊不堪。而畫的上方,題著這樣的詩句: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詩句字體蒼勁有力,雖曆經歲月,卻依然清晰可辨。每一個字仿佛都在訴說著畫中老人即便身處如此困境,卻依舊心懷報國之誌的高尚情懷。這畫麵與詩句相得益彰,營造出一種孤寂卻又飽含壯誌的氛圍,讓在場眾人不禁沉浸其中,心生感慨。


    緊接著,禮部尚書又徐徐展開另一幅畫卷。這幅畫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手持寶刀,旁邊架子上還有一桿紅纓長槍,老人身姿雖因年邁而略顯佝僂,但眼神卻無比堅毅,他奮力搖往北方,那姿態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自己誓要幫助君王平定天下,收複失地。然而,從他臉上深深的皺紋以及那微微顫抖的手臂,不難看出歲月的無情,他已年老力衰。盡管如此,他卻依舊得不到朝廷的賞識,滿心的抱負無處施展。無奈之下,老人隻能無奈地坐在桌前,拿起桌上的濁酒,試圖以酒來麻醉自己那顆壯誌未酬的心。畫的旁邊,同樣題著一首詞: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這首詞同樣寫得氣勢磅礴,與畫麵所呈現的意境完美契合,淋漓盡致地展現出老人雖有滿腔熱血,卻最終壯誌難酬的悲憤與無奈。眾人看著這兩幅畫,都能感受到畫作所傳達出的深厚情感,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畫中老人的一生。


    這兩幅畫顯然曆經了不少年景,紙張微微泛黃,邊角處也有了些許磨損,但正是這些歲月的痕跡,更增添了畫作的韻味。它們的存在,仿佛在夜宴的平靜湖麵投下了兩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此畫作一出,很顯然張平所作的兩首詩早就問世,他很有可能是抄襲別人作品!


    而此時的張平,依舊默默坐在位置上,自斟自飲,不緊不慢地喝著酒,臉上沒有絲毫慌亂之色,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他似乎並不著急反駁,隻是靜靜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太和宮夜宴的這場圍繞詩詞的風波之中,當禮部尚書展示出那兩幅與詩詞契合的畫後,現場氣氛已然緊張到了極點。就在眾人都等著看張平如何辯解之時,大學士方子緩緩起身。他身形清瘦,一襲長袍在身,舉手投足間盡顯文人的悠然氣度。隻見他邁著沉穩的步伐,從容不迫地朝著江國眾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方子目光平和卻又帶著幾分審視,在人群中掃視一圈後,開口詢問:“請問張平副使!”聲音雖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殿內的每一個角落。


    張平見狀,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他身姿挺拔,神色坦然,絲毫沒有因被質疑而露出慌亂之色。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微微抱拳,說道:“區區不才,願意領教前輩教誨。”說罷,他先是看了一眼那兩幅畫,目光在畫麵與題詩上停留片刻,而後又緩緩轉頭看向方子。那眼神中,既有對眼前狀況的洞悉,又帶著幾分從容與淡定。隨後,他竟笑著說道:“我承認,那兩首詩是我抄的,那又怎樣?”


    此話一出,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投入人群。江國滿朝文武皆麵露震驚之色,有的大臣甚至忍不住輕唿出聲。他們本以為張平會矢口否認,或者極力辯解,卻沒想到他竟如此幹脆地承認。


    而梁朝的使團眾人同樣驚愕不已,使團中的成員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他們實在不明白,張平為何要做出這樣的舉動,這豈不是將自己置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然而,張平似乎並未在意眾人的反應。他臉上依舊掛著那抹淡淡的笑容,又笑著問方子:“請問這兩副畫卷你是從哪弄來的,這兩首詩詞是你自己的,還是誰的?”


    方子見張平如此反問,神色依舊從容,大大方方地說道:“這兩幅詩句乃是家師所留。家師一生醉心文學,所作詩詞眾多,隻是大多未曾公開流傳,所以外界鮮有人知。前番得知張副使在梁國使用了這兩首詞,為了讓大家明辨是非,還原真相,才不得不在江國夜宴上,將原本的出處展現出來。張副使你乃大才,相信經過此番事情之後,必能潛心於文學創作,將來定有更大的一番作為。”方子的這番話,表麵上言辭懇切,既點明了詩詞的出處,又給張平留了幾分顏麵,實則是一擊必殺!坐實他抄襲之名!


    張平聽後,微微點頭,卻並未就此罷休,而是繼續追問:“敢問大學士,令師名諱為何?是姓陸還是姓辛?”


    方子神色平靜,坦然答道:“家師尊諱陳。”


    張平得到迴答後,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在印證著自己心中的某種猜測。他沒有過多糾纏於此,而是轉身,幾步轉到禮部尚書麵前。此時的張平,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他直視著禮部尚書,問道:“請問閣下,倘若我的詩詞真是假的,又當如何?”


    禮部尚書聽聞,微微一愣,隨即將目光投向江國皇帝,恭敬地迴稟道:“陛下,若詩詞確係造假,此人混入使團,意圖不明。為防有詐,自然應當扣下此人,細細查證,看他究竟意欲何為!”


    張平聽著禮部尚書的話語,沒有絲毫畏懼。他微微仰頭,高舉左手的酒瓶,眼神堅定地迴頭看了一眼梁國使團眾人。隻見他血色上湧,臉頰漸漸漲紅,不知是因為憤怒,還是因為心中憋著一股勁兒。緊接著,他大聲說道:“拿筆來!”


    梁國使官們深知張平之才,見他又要提詩,雖心中擔憂這夜宴的局勢,卻也對張平充滿信心。一位使官趕忙上前,將筆遞到張平手中。而江國的侍從們,聽聞張平要當場作詩,也都好奇不已,紛紛圍攏過來。他們或許是想親眼目睹這被質疑之人到底還有何本事,也許是想一睹精彩的詩作風采,竟紛紛要求代筆,讓張平口述即可。


    張平見狀,樂得自在,也不管那麼多。他略作思索,腦海中思緒如電,隨後鎮定自若地開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聲音清朗,在殿內迴蕩。


    隨著張平的吟誦,眾人先是一愣,隨即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這首詩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深沉,短短二十八個字,描繪出了一幅清晨細雨中,友人即將遠行的送別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江國的大臣們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有的暗自讚歎,有的則依舊心存疑慮。禮部尚書皺了皺眉頭,心中思忖著張平此舉的意圖。他雖被這首詩的文采所打動,但仍覺得張平之前承認抄襲之事疑點重重,不能輕易放過。


    而梁國使團眾人,在短暫的驚愕後,臉上漸漸浮現出欣慰與自豪的神情。他們深知,張平這是在用實力迴應質疑。使團中的一位翰林學士忍不住低聲說道:“張副使之才,果然名不虛傳,這臨場作詩的本事,豈是一般人能及。”


    方子聽到這首詩,眼中也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微微點頭,心中對張平的才情又多了幾分認可。但他同樣明白,這夜宴上的紛爭,絕非僅僅是詩詞真假這麼簡單,背後或許還隱藏著更深的政治博弈。


    張平吟誦完後,環顧四周,看著眾人各異的表情,心中明白,這還遠遠不夠。他深吸一口氣,準備再次展現自己的才華,以徹底扭轉這不利的局麵。他定了定神,開口說道:“諸位,一首或許不足以證明什麼,那就聽個夠吧!”說罷,他目光堅定,再次開口吟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這首詩氣勢磅礴,將邊關將士們出征前的豪情壯誌與戰爭的殘酷描繪得淋漓盡致。眾人聽後,皆被詩中的意境所震撼。這一次,殿內響起了一陣低聲的讚歎。


    此時,江國皇帝坐在皇位上,看著這一幕,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他本想借此次詩詞風波,試探梁國皇室對張平這一介布衣的態度,若為棄子可以趁機打壓一下梁國的氣焰,卻沒想到張平如此有膽有識,接連作出兩首佳作。若此時再執意追究,反而顯得江國不夠大度,且可能引發梁國的不滿,影響兩國關係。


    皇帝思索片刻後,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緩緩開口說道:“張副使果然才思敏捷,這兩首詩皆為佳作。今日這場關於詩詞有假的爭論,顯然不可信,但也讓朕看到了兩國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詩詞本就無國界,能在這夜宴之上,欣賞到如此精彩的詩作,實乃幸事。大家繼續享用晚宴吧。”


    皇帝的話,如同給這場激烈的紛爭畫上了一個句號。眾人紛紛應和,氣氛逐漸緩和下來。但在場的眾人心裏都明白,這夜宴上的風雲變幻,不過是兩國關係的一個小小縮影,未來,江梁兩國之間,或許還會有更多的挑戰與考驗。而張平,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才華,在這場風波中,成功地為梁國使團挽迴了顏麵,也讓江國眾人對梁國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守襄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愛吃蓮藕燉排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愛吃蓮藕燉排骨並收藏守襄樊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子长县| 沈阳市| 拜城县| 华池县| 洛阳市| 山阳县| 仙游县| 景泰县| 沁阳市| 荃湾区| 闸北区| 皋兰县| 揭阳市| 麻阳| 青冈县| 天峨县| 三原县| 定州市| 土默特右旗| 甘德县| 河津市| 横峰县| 西华县| 公安县| 鹤壁市| 民权县| 莱阳市| 青神县| 锦屏县| 惠州市| 南昌市| 浮梁县| 娱乐| 海原县| 平江县| 开封市| 五峰| 始兴县| 介休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