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戰場的硝煙緩緩散去,可那股肅殺之氣仍在空氣中彌漫,久久不散。我佇立在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上,望著眼前的斷壁殘垣,心中百感交集,深知距離真正的和平,還有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要走。此前,吳三桂兵敗自殺,他麾下二十萬關寧鐵騎全軍覆沒,貴州當地清軍也折損大半,剩餘三萬殘兵敗將乖乖繳械投降。然而,南明殘餘勢力仍負隅頑抗,如同毒瘤一般,橫亙在天下歸一的進程中。
在我軍的強勢進攻下,貴州全境順利被攻克。但雲南的戰事依舊膠著,南明皇帝朱慈烺和一眾大臣被困於雲南腹地,惶惶不可終日。麵對我軍的步步緊逼,他們試圖組織最後的抵抗,無奈內部矛盾重重,難以形成有效的防禦體係。朱慈烺在宮殿中來迴踱步,眼神中滿是焦慮與恐懼,喃喃道:“這可如何是好?那民義軍如此兇悍,我們該如何抵擋?”大臣們麵麵相覷,無人能給出良策。
與此同時,川北戰事也已落下帷幕。在川北戰場,槍騎兵第一師師長韓靖正與代善、多鐸率領的清軍新軍鬥智鬥勇。韓靖仔細觀察地形,發現一條山穀兩側地勢陡峭,是絕佳的伏擊地點。他心中暗自謀劃,決定在此給清軍致命一擊。“副官,傳令下去,讓騎兵們隱蔽在山穀兩側,等清軍進入山穀,聽我號令,先截斷他們的退路,再發起攻擊!咱們的步槍手隨騎兵行動,近距離給敵人致命打擊!”韓靖目光堅定,對副官說道。副官迅速傳達命令,槍騎兵們悄無聲息地進入預定位置,等待著獵物上鉤。
代善和多鐸率領清軍浩浩蕩蕩地進入山穀,他們一路高歌猛進,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當清軍主力全部進入山穀後,韓靖大喝一聲:“動手!”槍騎兵們如猛虎下山般從兩側衝下,馬蹄聲如雷,瞬間切斷了清軍的退路。步槍手們緊隨其後,迅速向清軍射擊。清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陣腳大亂。多鐸驚慌失措,卻還強裝鎮定,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大聲唿喊:“慌什麼!給我衝出去!”然而,在槍騎兵和步槍手的猛烈攻擊下,清軍的抵抗顯得不堪一擊。多鐸在混亂中被亂槍擊中,他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命運,身體緩緩倒下,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代善見勢不妙,心中滿是恐懼,隻想趕緊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他不顧身邊士兵的死活,帶著一小隊親兵,拚命殺出一條血路,向著北京方向逃竄。一路上,他衣衫襤褸,狼狽不堪,心中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為何如此輕敵,導致這場慘敗。
解決了川北的威脅後,我軍迅速對邊防駐軍進行調整,召迴部分精銳力量,重新布局,以應對後續複雜多變的局勢。為了進一步擴充實力,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一場大規模的征兵運動在占領區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宣傳部門的士兵們不辭辛勞,奔走在大街小巷,張貼征兵告示,向百姓們耐心講述民義軍的宗旨與理想。“鄉親們,民義軍是為咱老百姓謀福祉的隊伍!加入我們,一起推翻壓迫,迎接太平盛世!”宣傳員小李站在高臺之上,聲音洪亮,激情澎湃。百姓們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聚著,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們親眼見證了民義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於是紛紛踴躍報名。許多熱血青年毫不猶豫地放下鋤頭,拿起武器,投身到保家衛國的光榮行列中。
後方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生產建設兵團迅速組建起來。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城鎮村落,開墾荒地、修繕房屋、重建基礎設施,到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曾經被戰火摧毀的村莊,漸漸有了煙火氣息;荒廢的農田,再次播下希望的種子。
此次征兵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無數熱血青年積極響應。我軍在此次戰役前就有七十萬大軍,其中戰鬥部隊四十萬,生產建設兵團三十萬。在這次大規模征兵中,我軍新增兵力四十萬人。其中,戰鬥部隊擴充了二十五萬人,生產建設兵團增加十五萬人。至此,我軍戰鬥部隊規模達到六十五萬人,生產建設兵團規模達四十五萬人,總兵力達到一百一十萬人。
盡管貴州已全境攻克,但與雲南接壤的興義、盤州、畢節威寧等地仍有部分清軍殘餘勢力負隅頑抗。這些地區地勢複雜,多山地峽穀,是天然的防禦屏障,也成為清軍最後的掙紮據點。興義作為黔滇交通要衝,戰略位置極為關鍵,我軍率先將其列為攻克目標。
“同誌們,興義是打通貴州與雲南通道的關鍵節點,拿下它,我們就能撕開敵軍防線,直搗雲南!”作戰會議上,我軍將領目光如炬,堅定地說道。戰鬥打響,我軍先以重炮遠程轟擊清軍防線,摧毀其前沿工事。“開炮!讓敵人嚐嚐我們的厲害!”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一門門重炮發出震天怒吼,炮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精準地落在敵軍陣地上,炸得清軍鬼哭狼嚎,陣腳大亂。隨後,步兵們如猛虎出山般衝鋒,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經過三天三夜的浴血奮戰,我軍成功攻克興義,殘餘清軍狼狽逃竄。
盤州境內的清軍得知興義失守,急忙加強防禦。此地山巒起伏,清軍在險要山口設置了大量路障和火力點。我軍派出偵察小隊,深入山林,摸清敵人布防後,製定了突襲計劃。一支由精銳組成的突擊隊趁著夜色,攀山越嶺,繞過敵人的明哨暗崗,悄然潛入敵軍後方。“殺!”隨著一聲令下,突擊隊如神兵天降,向清軍指揮部發起猛攻。正麵部隊也同時發動攻擊,前後夾擊之下,清軍瞬間陷入混亂,很快便土崩瓦解,盤州順利被我軍占領。
畢節威寧的清軍依托烏蒙山的險峻地勢,構築了堅固防線。我軍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先派出小股部隊進行佯攻,吸引敵人火力,同時主力部隊從側翼迂迴,尋找敵人防禦弱點。“大家注意隱蔽,慢慢推進!”我軍指揮官在前線沉著指揮。經過多日激戰,我軍終於找到突破口,一舉突破清軍防線,威寧也被納入我軍掌控範圍。
解決貴州殘餘清軍後,我軍將目光投向雲南的南明勢力。然而,出師有名至關重要,畢竟南明朱氏在一些人心中仍被視為明朝正統。為此,宣傳部門再次行動起來。宣傳員們深入軍隊和百姓中間,講述封建王朝對百姓的殘酷奴役。“從古至今,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隻圖自己享樂,對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顧。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宣傳員小王對著一群士兵和百姓慷慨陳詞。
他們還著重揭露南明朝廷為了一己私利,聯合滿清打擊深受民眾愛戴的民義軍,致使川北各地百姓慘遭屠殺的罪行。“南明朝廷本應與民義軍攜手抗清,可他們卻為了保住權勢,與滿清勾結,讓川北的鄉親們慘遭屠戮!這樣的朝廷,哪配得上正統之名?”這些宣傳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破了南明所謂正統的虛假外衣,讓百姓和士兵們看清了南明朝廷的醜惡嘴臉。
軍隊和占領區的老百姓紛紛支持民義軍對南明發起進攻。士兵們士氣高漲,摩拳擦掌,一心要為死去的同胞報仇雪恨;百姓們主動為軍隊提供物資,幫忙運送糧草、照顧傷員。
一切準備就緒,我軍兵分三路,向雲南進軍。東路軍從興義出發,直逼曲靖。曲靖地勢險要,是通往雲南的重要門戶,南明殘餘勢力在此重兵布防,妄圖憑借地形優勢阻擋我軍前進。“弟兄們,拿下曲靖,為解放雲南踏出第一步!”東路軍將領一聲令下,戰士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軍陣地。雙方激烈交火,槍炮聲震耳欲聾。我軍憑借靈活戰術和高昂士氣,逐漸突破敵軍防線。“衝啊!別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士兵們吶喊著,奮勇向前,最終成功占領曲靖。
中路軍向昆明進發,途中遭遇南明軍隊的頑強抵抗。在宜良一帶,雙方陷入僵持。“絕不能讓敵人得逞,我們一定要突破這裏!”中路軍指揮官親臨前線鼓舞士氣。戰士們利用地形,巧妙運用迫擊炮和步槍,對敵軍進行精準打擊。經過幾天幾夜的苦戰,我軍終於打破僵局,繼續向昆明推進。
西路軍繞道麗江,從側翼迂迴包抄。麗江的少數民族百姓對南明統治早已不滿,聽聞我軍到來,紛紛伸出援手。“感謝大家的支持,等趕走南明殘餘,我們一起建設美好家園!”西路軍將領對當地百姓誠摯說道。在百姓的協助下,西路軍順利穿越山林,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南明軍隊後方,給敵人致命一擊。
隨著三路大軍穩步推進,雲南的南明勢力雖逐漸收縮,但並未被徹底消滅。南明緊急召迴了孫可望、劉文秀等一眾善戰將領,他們迅速集結兵力,依托手中的火槍和紅衣大炮,組織起了一場殊死抵抗。孫可望身披重甲,騎著高頭大馬,在陣前揮舞著長刀,聲嘶力竭地吼道:“我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今日定要與這夥叛賊拚個你死我活,守護南明基業!”
劉文秀則坐鎮後方,精心排布著火槍兵與紅衣大炮。他深知己方火器的威力,將紅衣大炮安置在高處,炮口對準我軍可能進攻的路線,火槍兵則整齊排列在戰壕之後,隨時準備射擊。“各炮位聽令,瞄準敵軍,沒有命令不許開炮!火槍兵準備,等敵人靠近,聽我指揮!”劉文秀有條不紊地指揮著。
在昆明郊外,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南明軍隊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頑強的鬥誌,以及犀利的火器,與我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鬥打響,南明的紅衣大炮率先發出轟鳴,炮彈帶著唿嘯的風聲砸向我軍陣地,炸起一片塵土與火光。我軍進攻的隊形瞬間被打亂,但戰士們毫不畏懼,迅速調整,憑借靈活的戰術分散前進。
與此同時,南明的火槍兵也開始射擊,密集的彈雨撲麵而來。我軍利用地形掩護,時而臥倒,時而躍進,不斷向敵軍逼近。我軍的火炮也不甘示弱,迅速反擊,與南明的紅衣大炮展開對轟。戰場上硝煙彌漫,火光衝天,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
我軍雖在兵力和裝備上占據一定優勢,但南明軍隊的抵抗超乎想象的頑強,每一寸土地的推進都伴隨著激烈的交火和慘重的傷亡。戰鬥持續了數日,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一時之間難分勝負。而朱慈烺和大臣們還被困在重重包圍之中,在雲南的危局裏,等待著不知是生還是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