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懿軍攻入萬勝關,而關外鐵雲關的騎兵也到了城下,大月人全部被圍困在了城中。大懿軍隊和殘餘的大月人在城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城中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大懿軍士氣高昂,他們如潮水般湧向大月人的防線。大月人則拚死抵抗,他們用盾牌組成了堅固的防線,試圖抵擋大懿軍的進攻。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懿軍的將領們身先士卒,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大月人的將領們也不甘示弱,他們指揮著士兵們頑強抵抗,試圖尋找反擊的機會。
在戰鬥的關鍵時刻,大懿軍的一名將領發現了大月人防線的一個破綻。他率領著一支精銳部隊,迅速衝向那個破綻。大月人防線瞬間崩潰,大懿軍如入無人之境,他們迅速占領了城中的重要據點。
大月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大懿軍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他們徹底成功地收複了萬勝關。
齊王麵色凝重地踏著那滿是鮮血浸染的地板,一步一個血印,緩緩地走進了萬勝關的守軍將軍府。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雄關,如今已被無情的戰火摧殘得麵目全非,四處都是殘垣斷壁和燒焦的痕跡。
望著眼前這一片破敗景象,齊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憤之情。他緊皺眉頭,目光堅定地掃視著四周,仿佛要將這片廢墟深深地刻在腦海之中。隨後,他毅然轉身,快步走向書房,鋪開紙墨,奮筆疾書起來。
不多時,一封加急奏折便呈現在案頭之上。齊王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喚來親信侍衛,吩咐道:“速速將此折送往京城,交予陛下!務必請工部盡快安排人手前來修複萬勝關。”侍衛領命而去,齊王則站在窗前,久久凝視著遠方,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而此時,一直在齊王身旁守護的謝六,麵無表情,但眼神中卻滿是敬佩。盡管在這場慘烈的戰役中,謝六並未親身參與到激烈的戰鬥之中,但他始終堅守在齊王左右,親眼目睹了齊王在主帳內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英姿。每一次決策都如同利劍般精準,每一道命令都似雷霆般震撼人心。
尤其是當敵軍占據了優勢之時,齊王毫不畏懼,鎮定自若地調兵遣將,最終成功擊退了敵人的多次反撲。那一刻,謝六心中對齊王的敬意如潮水般洶湧澎湃。對於即將成為自己嶽丈的齊王,謝六更是充滿了由衷的尊重與欽佩。
齊王有條不紊地將所有事務都安排妥當之後,這才緩緩移步至書房之中,並穩穩當當地坐在那把雕花梨木椅上。他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眸,此刻正靜靜地凝視著始終沉默寡言的謝六。
過了好一會兒,齊王那張原本緊繃著的麵龐上,終於如冰雪消融般漸漸綻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來。
遙想當初自京都啟程之時,兩人之間尚還存在著一種難以名狀的隔閡之感,仿佛有一層無形的薄膜橫亙於他們中間,使得彼此的交流與溝通總是顯得有些生硬和不自然。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秦瀟武不幸遇害之際,那種共同承受的巨大悲痛卻讓他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尤其是在謝六毫不猶豫地決定前去替秦瀟武報仇雪恨的時候,齊王更是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同仇敵愾之情湧上心頭。
而後,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直至今日這場驚心動魄的萬勝關一役,謝六竟然全然不顧自身所受的傷勢,始終堅定不移地守護在齊王身旁。如此種種,皆令齊王心中對這位女婿的認可與滿意之情愈發深厚起來。
“我聽冉兒提及,你小名喚作阿正?”這一聲稱唿,如同春風拂麵,溫暖而親切,竟是齊王首次在謝六麵前以“我”自稱,其意不言而喻,已將謝六視為心腹之人,這份信任,沉甸甸的,讓人心生敬畏。
“是,正是如此,殿下。”謝六心中五味雜陳,本想細述這小名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童年、關於故鄉的記憶,卻在齊王那溫柔如水的目光下,化作了一聲簡單的應答。他深知,此刻的言語,不過是錦上添花,重要的是這份突如其來的問候,讓他心生溫暖。
“你與冉兒已定下終身大事,乃是陛下親筆賜婚,隻差大禮未成,喚我一聲父王,亦是名正言順。”齊王的話語,如同冬日暖陽,溫暖而不刺眼,他以一種近乎慈父的姿態,望著眼前的謝六,那份慈祥,讓謝六的心湖泛起了層層漣漪。
謝六聞言,猛地抬頭,目光與齊王交匯,眼中的驚喜與驚訝交織,閃爍著不可思議的光芒。
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竟一時語塞,那些平日裏行雲流水的話語,此刻卻如被風幹的沙子,難以擠出。“臣……兒臣……我……”他支吾半天,終於調整好了情緒,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父王,兒臣自幼便失去了雙親,這世間再無可以稱唿為父母之人。”
“無數次在夢中與他們相見,卻總也看不清他們的麵容。兒臣往昔孤苦無依,今日得父王垂憐,心中感激之情,難以言表,隻覺肺腑之間,暖流湧動。”說到此處,他的聲音已微微顫抖,那是激動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的聲音。
齊王見狀,輕輕上前,將謝六扶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淚光,他感慨道:“我這一生,前半生征戰沙場,後半生宦海沉浮,未曾想,在這邊關之地,失去了一個兒子,卻又得了一個兒子。”
提及秦瀟武的離世,兩人的心情都不由得沉重起來,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
說起秦瀟武的離世,仿佛一陣淒厲的風,穿過二人緊鎖的心扉,讓周遭的一切都陷入了無盡的沉默。那是一種壓抑而沉重的靜謐,如同冬日裏厚重的霜雪,覆蓋了所有的歡聲笑語,隻留下刺骨的寒冷和無盡的哀傷。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那份內疚與自責便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讓人窒息。
待這裏的一切塵埃落地,硝煙散盡,二人深知,他們還得強忍著內心的悲痛,一同迴去麵對王府中的妻子、母親、兒子們。
一起出京之時,他們懷揣著滿腔的熱血和為國捐軀的決心,誓要守護這片土地和家園。然而,如今,他們卻隻能帶著一顆殘缺不全的心,去麵對那些等待他們歸來的親人。這份內疚,如同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他們的心頭,讓他們難以釋懷。
內心的內疚和自責,卻如同一條無形的鎖鏈,將他們緊緊束縛,讓他們難以掙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