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馮默風的詢問,楊過也是不卑不亢的迴答:
“藥師挺好的,不久前跟我一起南下去了大理。
“不知閣下是他哪一位高足。俊
聽到楊過的問題後,馮默風眼神閃爍不定,似乎有些猶豫。過了片刻,他才緩緩開口道:
“少......少俠說笑了,在下隻是仰慕他老人家而已,可沒那個福分做他的弟子!”
說完,馮默風向後退了半步,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
楊過聽了這話,心中微微一動。他伸出手,輕輕搭在了馮默風的脈搏上,感受著對方的內力波動。
果然,他發現這個人的內力與黃藥師如出一轍,顯然有著很深的淵源。
然而,既然馮默風不願表明自己的身份,楊過也不再追問。
他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秘密,或許馮默風有難言之隱。
楊過看著馮默風,心中暗自歎了口氣。他仔細觀察著馮默風的臉色,關切地問道:
“你身上的傷勢如何?方才我已經封住了你幾處大穴,但如果這裏有銀針和刀具,我現在就可以為你重新接上斷折的腿腳筋脈!
畢竟,楊過的一陽指尚未修煉至臻,無法像一燈大師那樣神奇地治愈他人。
而此時,馮默風不僅經脈被挑斷,主要是嚴重的外傷,僅靠一陽指和先天功,恐怕難以完全治愈他的傷勢。
聽到楊過的提議,馮默風的臉上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但他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信義和承諾,沒有急於接受治療,而是首先關心起楊過所需的武器來。
打造一柄什麼樣的武器呢?
這個問題讓楊過一時之間陷入了沉思,畢竟他心中雖然想要一把長槍。
但卻又想借鑒關雲長的刀法、呂布的戟法、趙雲的槍法以及張飛的矛法來提升自己的武藝。
然而,金老爺子曾經說過,武林中的武功與軍陣本領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楊過不禁想到,如果自己隨身攜帶一堆長兵器四處走動,那該有多不方便啊。
(楊鐵心:?穆念慈:?楊鐵心:你爺爺我,當年和你娘賣藝的時候,可是十八般兵器都拿全了。
於是,楊過摸了摸下巴,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種能夠融合這幾種長兵器特點的獨特兵器——“三尖兩刃刀”。
楊過思考著未來可能得到歐陽鋒的傳承,於是繼續補充道:
\"我希望這三尖兩刃刀的刀柄部分能夠被設計成一個骷髏頭的形狀,並且這個骷髏頭上還需要設置一個可以發射暗器的機關。
“此外,我希望這把刀的桿子內部是空的,以便於可以容納一兩條蛇。
“這樣一來,當我遇到危險時,可以通過這個機關將蛇釋放出來攻擊敵人。\"
\"另外,我還希望這把三尖兩刃刀能夠具備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它應該可以從中間分開,變成一把拐杖和一把三尖兩刃劍。
“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戰鬥場景選擇使用不同的武器,增加我的靈活性和戰鬥力。\"
馮默風聽完楊過的描述,心中已經對他想要打造的兵器有了初步的理解。
他向楊過保證,會按照他的要求進行鍛造,並在七天之後完成任務。
楊過本來打算先給馮默風療傷,然後再請他幫忙打造兵器,但馮默風卻堅決拒絕,一定要先完成武器的製作,等到楊過迴來取的時候再接受治療。
楊過見他如此固執,知道他是個急公好義之人,也不再勉強,隻是叮囑他要好好照顧自己。
馮默風當下又開始忙碌起來,他迅速地為楊過打造了兩把精致的劍鞘,一把是黑色的,另一把則是紅色的。
這兩把劍鞘分別安放在楊過的那把青色寶劍和玄鐵重劍上,使得整個劍身顯得更加威武霸氣。
楊過看著手中的青色寶劍,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
由於獨孤求敗並未給這把劍留下名字,楊過決定親自為它取名為“青釭劍”。
這個名字既體現了劍的鋒利和威猛,又暗合了三國的名劍。
楊過將兩把劍背在身後,向馮默風告別後,便翻身上馬,踏上了前往五臺山的道路。
一路上,他心中充滿了期待和興奮。
自從給獨孤求敗遷墳之後,他隱隱感覺自己的運氣有所提升,不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將會是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
楊過一來到五臺山下,遠遠望去,就見這山被大量蒙古士兵圍繞。
楊過雖然知道五臺山所在疆域已經是蒙古的領域,但看到這種情況還是感到有些驚訝。
可大兵圍山,顯然也不是常見現象,他心中不禁疑惑起來。
難道是有什麼重要人物或寶物藏於山中?亦或是蒙古人要對五臺山發動攻擊?各種猜測湧上心頭。
楊過決定先觀察一下局勢再做打算。他悄悄地繞到山後,尋找一個可以俯瞰全局的位置。
從高處望去,他發現這些蒙古士兵似乎在嚴密地包圍著五臺山,沒有絲毫放鬆的跡象。
他想神不知鬼不覺的上山,可無法做到,畢竟人挨人跟集市一樣,他輕功再好也派不上用場。
楊過騎在馬背之上,手托下巴,暗自思考:
“看來這場大兵圍山並非偶然事件,山上必然有事發生。憑我的本事倒是可以殺上去,可未免打草驚蛇,我得小心行事,不能貿然闖入!
於是,楊過決定暫時隱藏起來,等待時機。
楊過卻不想正準備隱藏起來的他,行蹤竟被遠處一處轎輦看見。
而就在楊過準備隱藏之時,另一山頭遠處,一處轎輦。
轎輦中的女子得知快要到達,掀開轎中的簾子,恰巧看見騎在紅馬上的楊過。
轎輦上的女子,雖然相隔很遠,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楊過坐下的小紅馬。
轎輦之上傳來一道女聲,語氣中帶著有些急切,顯然是情緒波動的厲害:
“小紅馬?難道他們夫婦在這附近?”
那女子又遠遠望了楊過一眼,看著楊過背影,不由有些失神,語氣帶著幾分幽怨:
“他們的孩子都這麼大了嗎?”
楊過對於身後遠處山頭的人沒有太過留意。
畢竟相隔太遠,他又沒有仔細留意,而且這五臺山香客絡繹不絕,附近人多也是正常的。
人見到熟悉的事物,一眼就可辨認,不過楊過感受到背後有人注視自己,還是迴頭望了一眼。
他縱馬輕輕離開,消失在那女子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