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箏以外,山上還有另外的人也在關注楊過。
集福寺內,兩個和尚站在一起,其中一個看著山下,說道:“先察師弟!咱們集福寺還有個名字叫太平興國寺,興國、興國!真的能興國嗎?”
另一個和尚歎了口氣,迴答道:“先知師兄,你之前不是猜出未來的……咳……或許,會是個行乞出家之人嗎?你還有什麼疑慮嗎?”
方丈搖了搖頭,表示沒有了,接著說:“沒了,希望如我猜想的那般吧!”
兩人沉默片刻後,先察師弟又開口問道:“那現在怎麼辦?要不要…”
方丈沉思片刻,最終還是決定不幹涉,讓一切順其自然。
他們的對話透露出對楊過身份和命運的猜測與期待,而楊過此時還完全不知情,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楊過快馬加鞭地帶著自己的兩匹寶馬迅速趕往襄陽。而他剛到襄陽城附近,就聽到了很多很多人在傳著什麼。
“聽說了嗎?馮鐵匠的鋪子出神物了!”
“是啊,馮瘸子那天,聽說天上出現了三條龍!”
“對對對,我也知道一條黃龍,一條紅龍,還有一條青龍!”
楊過聽見這話也是稀奇,心中不禁暗想:“這世間竟有如此奇事?”不過他隱隱感覺此事可能與自己有關。
畢竟他可是知道,馮默風急公重義,為了給他打那把三尖兩刃刀,肯定會用自己手裏最好的東西。
想到這裏,楊過的心情變得愈發急切,恨不得立刻趕到馮鐵匠鋪一探究竟。
楊過心中想著,如果說馮默風的鐵匠鋪子裏真有什麼寶物,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三尖兩刃刀。他來到鐵匠鋪前,拴好馬匹後,推開了那扇關閉著的門。
“這幾天不做生意了!”裏麵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是我~”楊過迴應道。
聽到楊過的聲音,馮默風的語氣變得溫和起來:
“原來是你啊,我可一直盼望著你來呢!你的兵刃已經打好了!”
說著,馮默風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架子上,楊過也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
隻見架子上蓋著一塊巨大的黑色布料,這塊布料足有兩丈多長。
馮默風走上前去,輕輕地扯下了那塊黑布,露出了一把令人驚歎的三尖兩刃刀。它靜靜地躺在架子上,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息。
馮默風用力地將這把三尖兩刃刀從架子上取了下來。
這把刀的工藝非常精湛,刀刃鋒利無比,閃爍著寒光。
刀身還鑲嵌著三條栩栩如生的巨龍,環繞在三尖附近,使得整把刀更顯威武霸氣。
正如楊過所聽到的流言一般,青龍、黃龍一左一右,中間是條紅赤龍。
楊過接過三尖兩刃刀,豎在地上。隻見這槍足有一丈九尺,分量也有一百多斤。
楊過看向刀尖之處透著亮銀白,從下往上看去,三種顏色映在刀尖之上,看著當真不凡。
而這把兵器的桿子也是由玄鐵所造,呈玄黑色,尾部也如楊過要求一般做出了骷髏頭,顏色為亮銀色。
楊過也是精通五行八卦之人,心裏暗暗思忖:
“白、黃、玄、青、赤!真不愧是黃藥師的徒弟,這把三尖兩刃刀暗含五行!打的真是不錯!”
楊過感受著兵器玄鐵的桿兒,發現這桿兒看似光滑,實則有暗紋,防止滑手,可見馮默風實打實用心做了這把兵刃。
楊過仔細查看,發現上部還有一機關,用力一擰,兵器自動拆解成兩個,變成一把四尺長劍和丈五鐵杖。
一左一右將兩個兵器放在手裏,感受著兵器的分量與質感,馮默風上前解釋:
“若是拆開使用,對付江湖人士,就不必太長。
“可軍陣中人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很多地方的槍都有丈二,碰到首領將軍之流,他們手中的兵器可能會更長!
“這鐵杖一丈五尺,遇上那些人也不會輸上多少!兩把兵器合二為一!更是修長!”馮默風激動地說道。
聽著馮默風的解釋,楊過也是對這個兵器越發的喜愛。
他望著上麵三條龍,不由聯想起來到這附近時聽到的留言。
“我來時聽了一些留言!”楊過好奇地問。
馮默風微微一笑:
“不必理會那些!隻是我打造寶物之時那天雲彩顏色比較豐富罷了。
“這些閑話當不得真的,都是些勞苦人閑來無事的,茶餘飯後的消遣。
“他們以訛傳訛,越傳越玄乎,最開始說能得到這件兵器的人絕對要當將軍,後來都說拿這把兵器的人能當皇帝!”
楊過驚訝道:“這麼說,這把兵器還真是個寶貝?”
馮默風點點頭,開起了玩笑:
“當然,此乃上古奇物,不僅堅硬無比,而且還有神秘力量。”
楊過對宋廷早有不滿,馮默風作為黃藥師的子弟,也對宋廷不當迴事。
楊過聽著馮默風的玩笑也半開玩笑:
“那太好了,我得防著你給我黃袍加身呢!”
好像好久沒有沒人這樣跟馮默風開過玩笑,他一時間也是來了興致 :
“哈哈哈!你要是真當了皇帝,可別忘了咱呀!”
楊過也是順著馮默風的話,給雙方提供情緒價值。
“那當然,我要是成了皇帝,你這個將軍的位置是跑不了!”
馮默風跟楊過開這玩笑,也是舒緩了不少心情。
“哈哈哈~好好,日後若是你聘我當將軍,我跟定你了!”
兩人這閑來無事的玩笑,卻沒想到日後會有一天應驗。
嘻嘻哈哈過後,楊過也開始為馮默風醫治腿傷。
到底有華佗這個外家聖手兜底,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接上了馮默風的經脈。
楊過也給馮默風開出了藥方,將來用不了幾個月,馮默風的腿就可以恢複如常人一般。
楊過也知道自己外出時間已經不短,要迴少林寺一趟了。
好在自己現在有兩匹寶馬,一匹拉著自己的武器,另一匹帶著自己奔向少林寺。
途中,楊過專門改繞到襄陽郊外,給小紅鳥接了迴來。
再次見到小紅鳥,他都有些認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