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方亞蘭來縣裏辦事是假,實則是用它做幌頭,好方便她從空間掏肉掏口糧。
方亞蘭打的主意就是空間有的東西,能不花錢去外邊買就不買,她要省著等將來市場放鬆,全國各地置辦房產,做名快樂的包租婆。
至於空間裏的東西拿去黑市賣,她沒那麼膽子,眼下黑市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隔三差五的搞突擊,她犯不著為那一點蠅頭小利置自己於危險之地而不顧。
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懶,本來她隻想窩在床上做個躺平的小廢物,可惜天不逢時,老天爺瞎了眼把她弄到這個青黃不接,處處需要奮鬥的年代。
但是無所謂,她有空間作為底氣,不該躺平的時候她也要躺平。
今天準備的這些東西,是要請蓋房子的隊員們吃的,也可以叫做完工飯。
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他們了。
還有她許諾給陳嬸婆媳三人的謝禮也要一起準備出來,多虧有她們在,要不然工人的一日三餐有方亞蘭犯愁的。
方亞蘭下了牛車,直奔郵局,這麼多天過去了,也不知道周家人收到她寄出去的信了沒。
誰知周家人不止收到了信,還往雪城這邊寄了好多東西,其中就包括一封長達兩頁多的信。
通篇都是周家人擔心她一個人在這過的不好,信上還說,周文輝父子倆已經在想辦法將她調迴城裏,隻是現在情形有些棘手,要她等。
眼眶微紅的方亞蘭寶貝的將信收起來,然後拎著那包沉甸甸的包袱走了,走了大概三百米不到,碰上一個四下無人的死胡同,方亞蘭閃身進了空間。
包袱裏裝的是兩套秋裝,方亞蘭上身試了一下,衣服很合身,還有貼身衣物以及這年頭女人用的月事帶,都是新的。
能考慮的這麼周全,想必是奶奶和幹媽準備的,這份情,方亞蘭全記在了心裏,日後迴城再說。
周家人,是她在這個陌生的年代唯一的親人。
早上沒吃多少東西的方亞蘭肚子有些餓,簡單吃了兩個豬肉大蔥餡的包子、一個冒著熱氣的水果玉米以及一大杯牛奶。
嗯~一不小心吃撐了。
此時,距離牛車迴去還有兩個小時,最近忙著蓋房有些累的方亞蘭懶得動彈,在空間簡單瞇了一會兒,就拎著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出了空間。
方亞蘭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走在大街上屬實有點顯眼,引得從她身邊路過的人頻頻迴頭。
這期間,方亞蘭還謝絕了不少路過的好心人要幫她拎東西的好意。
在她看來,東西又不重,她拎的很輕鬆,完全不用麻煩別人,她是一個最不喜歡麻煩人的人,總覺得別人幫她,她就欠人一個情。
她不喜歡欠人情。
方亞蘭掐著點到的,剛坐上牛車,她就察覺到身後有好幾道目光在看她……不對,準確點來說,是看她腳邊的東西。
看一眼東西又不會少,眼睛長在他們身上,她又管不住,方亞蘭就任由他們隨便看,隻要不打她東西的主意,她都不會說什麼。
晌午頭,日頭正毒的時候,牛車晃悠悠的,坐在牛車上的方亞蘭沒一會兒的功夫就睡著了。
這一覺,睡到地方才醒,牛車上的人都走光了,就剩她一個,方亞蘭被趕車的大爺催了好幾遍才下車。
嚴明謙知道方亞蘭今天要去縣裏買東西,特意來隊口等著接她,身邊還跟著大他一圈的朱如意。
二人看見方亞蘭,也不說話了,趕緊上前將方亞蘭手上的東西接過來,隻是朱如意怕累著嚴明謙,主動將他手上的東西攬了過來。
良心有,但不多的嚴明謙從兜裏掏出幾顆大白兔奶糖遞給朱如意。
朱如意忙說道:“上次你給我的還沒吃呢,這東西你快收迴去。”
他這小身板,比豬圈裏的那兩頭老母豬都要瘦,可得吃點好東西補補。
趕明有空了,朱如意打算讓她娘將家裏那養了好多年的老母雞殺了,給她的心上人補補身體。
嚴明謙故意板著一張臉說道:“廢話那麼多幹嘛,給你的你收著就是了,這東西我多的是。”
這姑娘心眼挺好的,比大院裏那些姑娘強太多了,就是人長的……不那麼好看。
朱如意將那幾顆大白兔奶糖緊緊的攥在手心裏,心尖滾燙,燦若紅霞的臉宛若染上了最鮮豔的胭脂,羞噠噠的不敢正眼去看嚴明謙。
等二人說完話,身邊哪還有方亞蘭的身影,他們連忙拎上東西去追。
馬貴東家裏。
陳嬸正帶著兩個兒媳收拾方亞蘭帶迴來的東西,三人忙的連口水的功夫都喝不上,就為了今天的酒席。
三葷六素,外加管飽的二合麵窩窩頭,就這規格,都比得上隊裏人娶媳婦的酒席了。
方知青和嚴明謙人心實誠,那她們也不能拖後腿,今天這頓飯,陳嬸可是將看家本領都使了出來。
蒜苗炒肉片、辣子肺、黃瓜拌豬耳……廚房香氣四溢,大老遠的都能聞到陳嬸家上空飄來的香味。
坐在灶臺前燒火和切菜的陳嬸家兩位兒媳更是饞的口水直流,眼睛緊緊的盯著鍋裏的肉,就沒離開過。
在她們的印象中,這麼豐盛的菜也隻有在她們成親當天吃過一頓,往後就沒有了,如今地裏的收成一直很差,能填飽肚子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這一切,陳嬸都看在眼裏,倒沒有出聲嗬斥她們,有的隻是心酸,她慌忙將身子背過去,偷偷抹淚。
這天殺的老天爺,就不能給她們這些靠天吃飯的農民留條活路麼。
蓋房期間,隊員們雖然累,但吃的飽吃的好,這要換成以前,那想都不敢想,心存感激的隊員們在聽到方亞蘭還要請他們吃飯時,一個個揮手拒絕。
不管方亞蘭怎麼勸說,他們就是不肯去,僵持了半天,最後還是馬貴東出馬,眾人才答應下來。
隊員們也沒著急去吃飯,他們先去老王頭家裏將方亞蘭和嚴明謙定做的家具搬來,又用掃把將院裏的衛生給打掃了。
心靈手巧的秦建華用玉米秸稈和其他東西在方亞蘭二人的院子裏各搭了一個雞窩,方便日後養雞。
鄉下,不管誰家,都要喂上兩個雞崽子,家裏的針線醬醋啥的,都指望著從雞屁股裏掏。
這年頭,還隻能喂兩個,多了不行,多了就要出事,去年隔壁大隊有人在家裏喂了五隻雞,被人發現後偷摸上報公社,最後連累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