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蕓略翻了翻手上的這本菜單,鼎食記的食單就連早膳也非常豐盛。有唐代常見的點心,也有一些淮揚那邊早茶的雛形,她隻覺得眼花繚亂,遂問:「你看我們母女倆吃,有什麼推薦的麼?」
「嘿,這您可問對了!」老吳頓時眉開眼笑,推薦起來如數家珍:「您倆要是喜歡甜口的,那含香糯飯、甜雪、紅豆籠餅、紅糖三角這幾樣主食您不容錯過。粥水譬如蓮子羹、酪心瑪瑙、冰花映月羹、月桂白露羹都是美容佳品;您若是愛鹹口,那又有三丁籠餅、脆魚白湯餅、雞蛋油餅可選。湯粥亦有雪蓴羹、蝦籽餛飩、九絲湯,您看看,愛吃什麼?」
雲雪媚一聽,眼睛都亮了。
她毫不客氣地點菜道:「我要蓮子羹羹和含香糯飯,再要一份紅糖三角。」
喬蕓撇了撇嘴:「大清早的你怎麼淨吃甜食,也不覺得齁得慌。」
雲雪媚嬌媚地哼了一聲:「我就愛吃,你管我。」
喬蕓翻著菜單,也點菜道:「我要一碗雪蓴羹,一份三丁籠餅。再來一個燙豆腐絲、兩個煎蛋,一份白水肉。」
「好嘞!」老吳一一記下,跑下去吩咐。
喬蕓點的幾個小菜都已經所剩無幾了,幾乎要現做。現在是將近打烊的時候,原本是不再接這些現做的菜了,可誰讓這是個股東呢?人家好容易來一趟,讓她吃得心滿意足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很快,菜品就端上來了。
喬蕓正喝著茶,一看就差點噴水。
紅糖三角就是後世的糖三角呀,含香糯飯不就是八寶飯麼?燙豆腐絲,看著跟後世的燙幹絲也太像了!還有這雪蓴羹,是魚片蓴菜粥。
喬蕓很有興趣。
這說明一千年前的菜餚與後世已經非常接近了,八代菜係早在唐代就能追溯得到雛形。
以前她在看資料的時候,很多菜餚都是明清時期被發明的,而四大菜係或八大菜係則一直道清朝才被確定。這就不免讓她有些感慨,明清之前的古人都吃什麼?
如今她算是開了眼界。
雖說兩人各點各的,但親密如她們倆,還是會換著嚐嚐味。
蓮子羹跟之前喬蕓做過的味道差不多,但這道蓮子羹是用藕粉調的,裏頭攪了糖,因為是與枸杞同煮,所以呈現淡淡的粉色,除此之外,隻有兩瓣蓮子作象徵性的裝飾。在雲雪媚看來,此羹的口感和味道完全比不上喬蕓之前做的那一碗。
含香糯飯色彩繽紛,香軟黏牙的糯米之間緊實地碼放著各色果脯,酸甜可口,即使已經咽進肚子,唇齒間的香甜依舊縈繞不絕,讓人幸福得直吸氣。
三丁籠餅就是三丁包子,內餡兒是雞丁、肉丁和新鮮春筍丁,皮子吸飽了餡心茶色的滷汁,鬆軟鮮美,食不粘牙,餡裏雞肉和豬肉的葷香與人間至鮮的春筍交相唿應,鹹中帶甜,甜中有脆,簡直是包子裏的極品。
白水肉是五花肉煮好後切片,有點類似蒜泥白肉裏的肉片。以花椒、生薑與黃酒煮熟後的五花肉一點豬肉的腥味都無,淋上蒜汁蒜泥辣椒油和豆醬,一口下去,嘴邊流油,鮮美無比。
燙豆腐絲,菜裏卻並非隻有豆腐絲。火腿、春筍、雞胸肉、豆腐幹和蛋皮這五樣食材被切得細如發絲,用開水燙過三巡,再用雞、牛、豬三種高湯再燙三遍,最後潷去水份,澆上味汁,鮮美得讓人找不著舌頭。
嗚嗚嗚,太幸福了。
喬蕓一邊吃,一邊在心裏淚流滿麵。
她好像有兩個月沒吃得這麼滿足過了!
吃飽喝足,兩人從樓上下來,正好聽見衙門裏升堂的動靜。
門子在裏頭高聲道:「提囚犯呂氏、喬氏——」
喬蕓與雲雪媚俱是心頭一震。
來了來了,大戲開始了!
——
——
求月票,求收藏,求訂閱,求全訂(自動訂閱),麼麼噠(?′?3?`)?
第189章 升堂
原來,是喬樺使銀錢打點不成,卻得知自己家老娘根本還沒升堂審過,遂趕緊連夜寫了一份訴狀呈給了縣衙,為老子娘和小妹洗刷冤屈。
孟仁甫一看,這封訴狀格式嚴謹,案由和事實交待清楚,就是筆法有些青澀,應當不是代書所寫,是他本人寫的。
訴狀上大意是呂氏和喬棗花並非在街上無故鬧事,而是事出有因雲雲,還請大人明斷。
孟仁甫不由得嗤笑一聲,把訴狀遞給一旁的師爺:「這人,我還沒去找他,他倒送上門來了。你看如何?」
師爺接過訴狀,大概看了兩眼,不免也笑了起來:「這人竟還以為他母親關到如今僅僅是因為街頭鬧事?」
就好比這蕓丫頭都打上他家裏頭了,他還在這守山門呢!
孟仁甫原本還打算等吃過午飯再升堂,但既然對方都把訴狀遞上來了,那不如遂了他的意。他撣了撣自己袖子上不存在的灰,懶洋洋地站了起來:「來人,預備升堂!」
「大人!」師爺連忙拽住了他,「喬小娘子恐怕不占上風呀!」
「無妨無妨!」孟仁甫咧了咧嘴,笑道,「我想辦法讓她占上風。何況,她又不是個蠢笨的,她牙齒利索著呢。」
孟仁甫換上官袍,戴上官帽,做好了準備,這才去前頭衙門裏升堂。
這幾年裏縣衙很少有什麼案子了,百姓安居樂業,家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突然間衙門裏傳出升堂的動靜,迅速引起了一些吃瓜百姓的關注,他們圍在縣衙門口,想要看個熱鬧。<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