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浪走到炮管麵前,左右看了看,又撿起一個鐵疙瘩跑丸看了看,腦海當中不斷思索迴憶,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個時候張到繼續說道:“並且主公,這個彈丸都是按照你說的用金屬熔煉打造,實在太重了,就算有的時候能夠憑借火藥發射出去,也還不如投石車能夠丟出去的距離遠!”
“行,你們先去忙吧,我自己先研究一下!”曹浪趕走了其他人,然後開始自己琢磨。
曹浪這一坐就在院子裏坐了大半天,圖紙畫了一張又是一張。
研究所經過這段時間都研究後,已經確定了火藥的最佳配比是七成五的硝石,一成五的木炭和一層的硫磺。
並且火藥需要製成粉末狀才能提高研究效率。
雖然曹浪聽說好像在火藥裏麵加一點白糖可以威力更大,但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白糖的出現,所以也就算了。
而火炮發射的原理是火藥點燃後迅速燃燒,產生大量高溫氣體,然後這些高溫氣體在密閉的炮管內迅速膨脹,形成高壓,最後再利用高壓將炮丸推動出去。
但是前提是,炮管裏麵需要提供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才能讓火藥燃燒產生的高壓氣體能夠集中推動彈丸,
如果彈丸和炮管不夠契合,就會出大問題。
曹浪將此生生產出來的炮管和彈丸分別裝填試了一下,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些工匠沒有接觸過火炮,所以很多東西海不太明白。
炮管的尺寸大小不一,彈丸的尺寸也大小有別。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如果炮管大,彈丸小,點燃火藥後管內氣密性不夠,就會導致氣壓變小,從而使得彈丸射不遠。
而如果彈丸大了一點,就會卡住炮管,這樣點燃火藥就會炸膛。
所以必須要讓彈丸表麵足夠光滑,和炮管需要大小合適,才能既不炸膛又能將炮彈發射出去又遠又準。
並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鋼鐵產量還不高,如果彈丸都用金屬來製作的話,消耗就太大了。
所以曹浪準備先用石頭彈丸,因為記憶當中似乎曆史上就有石頭做的彈丸。
這樣一來,產量就能上來,而最好用的材料就是花崗巖或者玄武巖,剛好在海州附近就有這樣的石場。
一想到這裏,曹浪馬上在紙上重新寫下了後續的研究過程。
等寫完之後,馬上召集來了工匠,開始給他們上課,詳細地講解了火炮的發射原理,和炮管炮彈必須要統一製作標準。
經過幾日的準備後,火炮研究2.0的工作就如火如荼地繼續展開。
經過多日的製作過後,一臺曹浪親自督工的火炮擺放在了空地上,邊上同樣擺放著一箱子石頭彈丸,被打磨的大小一致表麵光滑。
隨後按照曹浪的指示,開始的第一次發射實驗。
首先向炮管裏麵填裝了少量火藥,然後再填裝炮彈,最後點燃引線。
隨著引線越燒越短,眾人都非常期待地等著。
轟~
突然一聲轟鳴,炮管都炸得往後移動了一截,不過所幸的是這一次炮彈被成功射了出去,並且砸在了八十多丈外的一麵提前準備的土牆上,土牆被彈丸擊中跟著倒塌在地。
眾人看到這樣的效果,都歡唿了起來,明顯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發射。
不僅射程夠遠,而且準度也很不錯。
“加固炮架,再來一次!”隻是曹浪並沒有著急歡慶,會通過剛剛的發射,曹浪發現了炮架存在問題。
火藥的衝擊力太強,導致發射的時候炮架會移動,這樣就會導致準度大大降低。
所以必須要將炮架固定在原地,最大可能的減少炮管的晃動。
於是經過一番準備後,便開始又一次的發射實驗。
並且加大了上火藥用量,這樣可以加大射程範圍。
轟隆~
第二次發射再次成功,因為加大了火藥用量,這個稱已經從第一次的八十丈,提升到了一百丈遠。
雖然距離得到了提升,但是準度卻稍微有所下降。
你現在又開始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測試,每一次都繼續加大火藥用量。
經過多日的測試後,在保證穩定射擊的前提下,火炮的射程已經能夠達到接近一百二十丈左右,已經超過了投石車的最大射程。
看到這個測試結果,曹浪這才露出來笑容。
“就按照現在這個標準,大力生產火炮,彈丸,火藥!”曹浪跟著對張到下達了命令。
“遵命!”張到跟著答應。
為了讓所有火炮按照一個標準製作出來,曹浪海特意讓工匠生產出來了遊標卡尺。
同時曹浪從讓戚繼光帶著士兵來海州這邊訓練使用火炮,學習火炮發射原理,這樣一來才能保證火炮在戰場上的有效運用。
有了火炮,隻要給戰船裝配上這個東西,就再也沒有倭人海寇能夠對自己造成任何威脅。
甚至曹浪還想要借此機會打上東倭島上去,將紅巾軍的戰旗插在東倭島最高的山上去。
就這樣經過接近半年的時間準備,時間已經到了秋天。
對東倭島的宣戰也正式開始,廣海郡沿海軍港,已經整齊停靠了大小上百艘戰船,並且集結了三萬海軍,火炮加起來有三百來臺,裝配給了所有主戰大船上。
鄭和也成功從南海集結而來,配合戚繼光準備開始針對東倭島的戰爭。
得知海軍已經準備完畢,曹浪便告別了剛剛生產不久到李師師和雅蘭月。
雅蘭月先生老三兒子曹喜,李師師晚了幾天生的四女兒曹樂,曹浪也算是女兒雙全了!
告別妻兒老小後,曹浪便趕赴了廣海港口,開始了站前動員。
“紅巾軍的將士們!東倭小島竟然敢侵犯我紅巾領海,不僅扣我們海運船隻,還殺害我同胞性命,外族蠻夷,不思教化,隻知道掠奪,這樣的人和我們隔海相望,擾得我們不得安寧,為了後世子孫不再遭受倭寇隱患....”
隨著曹浪的一通演講,將士們都鬥誌昂揚。
看時機成熟,曹浪大手一揮:“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