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比起其他人的緊張,裴清卻是淡定無比,甚至臉上的笑容都不曾收斂一絲。
他緩緩將自己手中的大刀放迴錦衣衛腰間的刀鞘之中。
不急不慢抬手用自己的衣袖把臉上的血跡隨意擦拭了一下,然後對著女帝說道:“陛下,這乾國欺我大慶已久,這次這些使臣便是帶著激怒我們慶國的目的而來,想必現在各位大人也都看出來了,反正他們現在的目的也達到了,本將軍也很憤怒,那不如直接將他們送下去便是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裴清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根本不管在場所有人巨變的神色。
所有人都緊張地看向女帝,覺得她快要到爆發的邊緣了。
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是,許時薇並沒有像他們想象般的生氣。
而是見裴清放下了手中的大刀,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你說的有理,不過這乾國的使臣來此是打著比詩的名義,要殺也得先讓他們把詩比完,否則傳出去,其它國家還以為我大慶是比不起才殺人的。”
大臣:······
所有人都感覺眼前是一黑一黑又一黑。
甚至有人感覺,今天這一出,是裴清和許時薇商量好了搞出來的。
隻有裴清和許時薇兩個當事人知道,他們之前並沒有經過任何的商議。
楊廣等人更是滿臉的無語。
他媽的,我們帶來和你們比詩的司馬天宇可是乾國年輕一代最為出色的一個,連他都被裴清一刀給砍了。
現在你許時薇提這個,不覺得有些太遲了嗎?
他們隻感覺像是被強行喂了屎一般,有苦說不出。
裴清卻也是異常意外,還以為許時薇會對自己一陣訓斥,然後讓自己帶兵出征,將功補過。
這樣自己就得償所願了。
隻是可惜的是。
許時薇好像是能看透自己的想法一般,別說是一怒之下讓自己去禦敵送死了,連訓斥自己一句都沒有。
這讓裴清是既無語又惱怒。
這許時薇怎麼就像是刻意和自己作對一般。
自己想幹嘛她全都反著來,簡直就是自己天生的克星一樣。
不過對此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隻能違心地點了點頭,朝著女帝拱手,又恢複了那副謙遜的模樣:“陛下所言有理,是微臣莽撞了。”
這話一出,所有人又是一陣失神。
這裴清怎麼迴事?
剛剛還如此硬氣,怎麼現在立馬就變得這麼謙遜有理,好像和剛剛那個囂張到不行的人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一般。
許時薇倒是很滿意裴清的反應。
畢竟現在裴清的做法在她眼中,隻不過就是屬於為慶國出氣。
正是在一眾乾國的使臣麵前維護了慶國的顏麵。
還給慶國文武百官做了個硬氣的表率。
最最重要的是,裴清並沒有失控。
反而是在聽見她的話之後馬上就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還低頭認錯,向自己表明了他的態度。
裴清今日所做的事情,許時薇也想做,隻不過礙於身份不得不咬牙忍著。
現在裴清做了,還給了自己麵子,這讓她龍顏大悅。
要不是場合不對,她估計都得笑出來。
“乾國使臣,朕便給你們一個機會,隻要能贏過我慶國,那朕便暫時留你們這群人一命,到時候兩國交戰,說不定朕還能將你們放迴去。”
許時薇看著在地上跪了一片的乾國使臣。
臉上帶著神色平淡。
這話一出,一群使臣臉色更加難看。
這女帝簡直就是殺人誅心。
先是讓裴清把他們最厲害的那個人給殺了,然後又說贏了之後暫時留他們一命。
他們從來沒有想到,一個皇帝居然可以這麼無恥。
不過從許時薇的話中,他們也能夠聽出,許時薇還是有所顧忌的,既怕壞了名聲,也不敢直接殺他們。
如此一來,比詩是不可能比詩的了,否則無論輸贏都已經沒有了意義。
想著,楊廣一咬牙,反正他們這些人就算真的活下來迴到乾國了,乾國的皇帝也不可能會放過他們。
如此,還不如直接激怒慶國女帝,讓她直接把自己這些人殺了,到時候乾國軍隊一定會為自己這些人報仇!
想著,楊廣直接看著女帝,目光中充滿了殺意:“哈哈,許時薇,你想要和我們比詩,給你們慶國落個好名聲,本官偏就不如你意!”
他大吼了一聲:“乾國的兒郎們!這慶國無恥至極,把我們的狀元給殺了,現在還想把我們當工具利用,幫他們搏名聲,就算是死,我們也不能答應!”
楊廣這人還是有點東西的,幾句話的功夫,一群使臣的情緒已經被他調動了起來。
當即就有人情緒激動,大聲附和:“對,要殺就殺,我們大乾沒有一個窩囊廢!”
“對,要殺就殺!”
一時間,大殿內十幾個乾國的使臣都是激動無比,大有一種慷慨赴義的感覺。
許時薇神色一冷。
漂亮的雙眸微微轉動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什麼東西。
等到一群乾國使臣大喊大叫,全都安靜下來之後,許時薇慢慢坐迴到龍椅之上。
她的神色再次平和下來,然後看向裴清:“裴清,你怎麼看?”
裴清沒有想到,許時薇又把問題丟給了自己。
和裴清一樣,在場的所有人目光也看向了裴清。
雖然都疑惑,但是現在的許時薇臉色雖然很正常。
但是這些大臣都是經曆了許時薇上位之時為了穩固地位的那段時間的人。
看到許時薇這副樣子,他們心裏都清楚女帝已經在爆發的邊緣。
心裏雖然頗有微詞,責怪許時薇把這種大事的決定權交給裴清,但是根本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上前去觸碰許時薇的逆鱗。
短暫的愣神之後,裴清思考了片刻之後,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乾國使臣。
又看了一眼站在原地看向自己的大臣。
這才對著女帝說道:“陛下,臣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如此過分的要求,既然他們一心求死,如果我們不答應,豈不是顯得我們大慶沒有大國氣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