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如俗語所言,望山跑死馬,此言非虛。
那綏山城,遙遙在望,仿佛觸手可及。
然而,直至半時辰悄然流逝,裴清所率的車隊方緩緩抵達巍峨城牆之下。
“何方來人?”
城牆之上,守軍的目光早已銳利地鎖定了裴清一行。
眾多身披鎧甲的士兵,弓已張,箭在弦,嚴陣以待,直指裴清等人。
雖說這綏山城地處慶國內圍,尚有重重關隘阻隔至邊境,平日裏車馬稀少,更遑論如此浩蕩之車隊。
裴清率領的這支隊伍,核心在於護衛之責,隊員們幾乎人手一件兵器,鋒芒畢露,以至於城門守衛一見之下,神情立時緊繃,戒備森嚴。
裴清目睹此景,眉宇間不由自主地蹙成了峰巒,心中泛起層層疑慮。
此行前往鄆城赴任,他料定許時薇早已通過信鴿傳遞消息,沿途各城理應有所準備。
然而,眼前這些人的反應,分明是對他們的到來一無所知。
“此乃裴清裴少將軍麾下車隊,即刻開啟城門,放我等入內!”
裴景同立於馬背。
“什麼?”守城將領聞言,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正如裴清所料,這突如其來的盤問,無疑證實了他們的到來並未被預期中的消息所預告,一場微妙的誤會,在城門外悄然鋪展。
他自然是知曉裴清此人的名號的。
畢竟,裴老將軍乃是慶國響當當的英雄人物。
眾所周知,若非裴飛虎將軍當年英勇奮戰,慶國這片土地怕是已然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而這位裴大將軍,卻有個不爭氣的兒子,整日遊手好閑,一事無成,這早已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是近段時日,裴清在京城中的那些軼事,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慶國的每一個角落。
人們對這位裴家公子既感到好奇,又心懷敬畏。
可誰承想,這位本該在京城享福的裴清,竟會屈尊來到他們這座小城。
這位將領轉頭望向身旁並肩而立的士兵,眉頭緊鎖,滿臉皆是不解之色:“此事可真?裴少將軍怎會屈尊駕臨我們這等偏遠小城?”
士兵聞言,亦是搖頭苦笑,臉上同樣寫滿了困惑:
“屬下也知,但坊間流傳,裴少將軍如今出行,聲勢浩大,常有數百精銳護衛前唿後擁,觀眼下這支隊伍的排場,倒是與裴少將軍那傳說中的風範不謀而合�!�
“嗯,言之有理�!�
將領聽了手下的一番剖析,微微頷首,隨即目光再次投向下方,對著裴清一行人投去了恭敬而探尋的目光。
言罷,他步伐匆匆地沿著城牆階梯而下,同時對緊隨其後的副手低語道:“速去稟報城主大人,倘若我們對這位傳說中的裴家二世祖有絲毫怠慢,恐怕我等皆難逃責罰,日子絕不會好過!”
他們雖不明裴清此行目的何在,但心中皆如明鏡般清楚,一旦觸怒了這位裴家少爺,別說他們這些守城的小卒,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城主,亦難逃嚴懲的厄運!
“遵命,大人!”
那士兵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絲毫懈怠,接了命令後,便一路小跑下了城牆,翻身躍上早已備好的駿馬,馬蹄聲起,疾馳而去。
城門邊側,隱匿著一扇精巧的側門,這是古老智慧的一道防線。
它的存在,是為了防備敵人詭計的戒備。
試想,倘若此刻門外站立的非是裴清,而是偽裝巧妙的攻城賊寇,意圖混水摸魚,若無此側門作為緩衝,一旦大門洞開,後果不堪設想,敵人或能一擁而入,將城池瞬間卷入戰火硝煙。
然而,有了這道看似不起眼的側門,局勢便大不相同。
一旦守城衛士辨認出來者非友,即便對方人數眾多,這狹窄的門扉也能成為天然的屏障,阻擋大軍如潮水般的攻勢,為城內勇士爭取寶貴時間,使他們得以發揮以一當十的英勇,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於是,那位將士緩緩拉開了側門的閂鎖,兩位隨從緊隨其後,步伐穩健地邁向裴清所乘的馬車,一切行動,既謹慎又不失從容,恰似這古城牆上每一塊磚石,沉默而堅定地訴說著守護的故事。
隨著兩名隨從的步伐,一行人緩緩行至裴清的馬車旁。
將士猛地一頓,隨即單膝跪地,聲音中帶著一絲未及掩飾的惶恐:“卑職有眼無珠,未能預知少將軍蒞臨,萬望少將軍海涵�!�
馬車簾幕輕掀,裴清緩步而出,麵上掛著一抹溫潤如玉的微笑,仿佛春日裏和煦的微風,瞬間拂去了周遭的寒意:
“不必介懷,此番本將軍赴鄆城上任,京城那邊應是還未曾提前知會地方,倒讓你們措手不及了�!�
言罷,他輕輕挑眉,語氣中帶著幾分探詢,顯然對此情況頗感好奇。
那將士聞言,頭垂得更低,聲音誠懇而直接:“迴少將軍話,卑職等確實未曾接到任何通知,心中惶恐難安。”
他心中如鼓點急敲,表麵卻強作鎮定,生怕自己的失職會給這位年輕卻威嚴並重的少將軍留下不良印象。
裴清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氣質,讓他不由自主地感到敬畏。
他心中湧動著難以抑製的好奇,卻也夾雜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忐忑。
關於裴清,坊間流傳著種種傳言,說他性情大變,稍有不悅便以血祭之。
這樣的裴清,令他心生畏懼,生怕一言不慎,觸怒了這尊殺神,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裴清對他的迴答似乎並不以為意。
他隻是輕輕頷首,語氣中帶著幾分淡然:
“那便是京城那邊的疏漏,與你們無幹。”
言罷,他輕輕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
“多謝少將軍寬宏大量!”將士們連忙拱手行禮,身子也隨之挺得筆直。
心中的重負仿佛在這一刻卸下,他們不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一股好奇之情又在他們心中悄然升起,如同春日裏初生的嫩芽,蠢蠢欲動。
此刻的裴清,非但全無外界流傳的那番令人心悸的可怕模樣,
反倒宛如一位溫文爾雅、禮數周全的翩翩佳公子。
試想,若他們知曉,就在方才不久,裴清之手曾揮令屠戮了一千五百餘眾,不知心中那份對他溫文形象的評斷,是否會悄然動搖?
“少將軍,小的已差遣人手速去通報城主,請他前來恭迎大駕,您請隨小的先入城,稍作休憩?”
那將士語氣中滿是虔敬,絲毫不敢有讓裴清在此空候城主之念。
裴清神色淡然,不急不緩地答道:
“無妨,本將軍倒也不爭這須臾之時,姑且耐心等候城主片刻便是�!�
他輕輕一笑,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思量,此番不過是恰好路過這綏山城,還是待那城主現身,驗過路引與上任文書後再入城為妥,以免無端生出些不必要的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