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帶人完成了楊行秋布置的任務,來找他複命。
“楊先生,都已辦妥。”
“賈叔,還請再遣人,於地板空隙下,挖一深坑。”
賈元知道楊行秋的目的,準備帶人開工。
“日落後,屋內本就寒冷,又開窗戶,又掀地板,晚上可怎麼辦?”
“地板下挖坑,不成茅房了!”
不解和疑惑從一個人的口中傳出,又傳入另一個人的耳中。
賈元很清楚不能讓這一不明智的行為繼續發展,否則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不可胡言,快去,去啊!”
賈元帶來的人,大多是原先壽陽城內的百姓。在太平時節,他們在賈元手下做工。
壽陽城被晉軍圍困,城破之時,他們的家園被摧毀,親人被殺害,在經曆了心驚肉跳、浴血拚殺後,才得到了這樣一處棲身之所。
先前已跟曹羽起了衝突,是楊先生出言勸阻,倘若再得罪他,這些人又找不到活路了。
想到這些,賈元向楊行秋道歉,“蒙昧粗鄙之人,不識用心良苦,還望莫怪!”
“在下並無責備之意,還請賈叔盡快完工。”
賈元不敢怠慢,跑到棚屋處監工。
“楊先生,石灰已送到。”兩位甲士抬著一擔石灰趕到了。
“有勞二位。”
兩名甲士瞥了一眼,忙著挖坑的一大群人,默默離去。
“尊師!”
聽到王賢的唿喚,楊行秋循聲望去。
王賢牽著馬車唿喊著楊行秋,身旁的顧纓指引著隨從跟上。
馬車上堆滿了衣物,每一件都經過清洗和烘幹,楊行秋隻是遠遠看了一眼,就感受到清新的氣息和溫暖的手感。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莊上的居民都麵臨著寒冬挑戰。他們沒有溫暖的衣物來過冬。但是,這些衣物卻給了他們希望和溫暖。
這些衣物大部分是對抗潰軍時的戰利品,雖然是從屍體上剝下來的,卻經過了精心的挑選和清洗,以確保能夠給需要的人帶來舒適和溫暖。
還有一些新衣服,在沒有棉花種植的東晉,用到動物毛皮來起到禦寒的作用。
楊行秋看著疊放整齊的衣物,由於潰軍都是由北方而來,準備了厚重的毛氈、裘衣,正適合對抗寒冬。
仔細觀察,在戰鬥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血汙和破損,在織機坊的工作下,已經清洗幹淨,縫補完全。
“得閣下鼎力相助,在下感激不盡。”
顧纓迴禮道,“聞今日大捷,皆奮力拚殺,某不過略盡綿薄而已。”
恭維過後,賈元的工作完成了,趕來和楊行秋顧纓寒暄。
“準備停當,在下已有防疫之法。”
在場幾人聽見楊行秋的部署,都湊了過來。
“疫疾者,皆由汙穢而起,故聖人有沐浴更衣之教。”
“今莊中,已有病患,眾人皆應沐浴更衣,以防疫毒肆虐。”
眾人聽完皆點頭稱是,可這麼多人該怎麼完成呢?
率先提出疑問的人是顧纓,還沒等他開口。
楊行秋看向王賢,讓他拿來幾塊葛布,覆蓋在在鑄鐵管的一端,用繩索綁好。
迴頭對眾人說道:“依在下之法,即可。”
楊行秋先是安排人員將炊具移動到棚屋旁,用來燒熱水,又和王賢將鑄鐵管抬到屋頂的窗戶邊。
站在屋頂的楊行秋喊道,“再抬個火盆上來。”
賈元命人抬上火爐,楊行秋和王賢先將鑄鐵管傾斜放置,固定完成後,在下麵放上火盆。
“隻需向鐵管中注入沸水,人站於窗下,水淋漓而下,以手帕拭身,則可。”
“舊衣髒帕,雄黃熏蒸後再清洗烘幹,深坑內撒入石灰,以滅疫毒。”
聽楊行秋說完,顧纓和賈元恍然大悟,迅速行動起來。
顧纓帶著隨從往棚屋內送進衣物,分發手帕。
賈元整好隊列,老弱婦孺在前,精壯勞力組成勞動班組,做好準備。
楊行秋準備宣布開始,王賢開口說道:“尊師,弟子有一策,可事半功倍,鬥膽言之。”
他又想出什麼來了,楊行秋有些好奇。
“但講無妨。”
“弟子新製水車一架,可否一用?”
楊行秋趕忙讓王賢帶人去抬水車。
水車,這麼好的辦法,怎麼就沒想到呢?看來王賢這個學生很有潛力。
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沒看到水車,曹碩倒是不請自來,帶著甲士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