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母細心地從衣櫃裏挑選出喬峰平日裏常穿的幾件衣服,輕輕折疊整齊後放入包袱之中。她的動作輕柔而熟練,仿佛每一件衣物都承載著深深的母愛。打好包後,喬母將沉甸甸的包裹遞到喬峰手中,並仔細地叮囑他要照顧好自己。
喬峰默默地接過包裹,背在了寬厚的背上。此時,玄苦大師已經站在門口等候多時。喬峰緩緩轉身,目光落在了喬父和喬母的身上。隻見他們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那深情的眼神如同溫暖的陽光,直直地照進喬峰的心底。
喬峰望著眼前熟悉的兩張臉龐,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眼眶。盡管他深知這並非自己在前世的親生父母,但他們給予自己的關愛卻毫無保留,真摯而深沉。
喬家雖然隻是普通人家,家境並不富裕,然而喬父喬母卻傾盡所有,將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了喬峰身上,含辛茹苦地將他養(yǎng)大成人,這份養(yǎng)育之恩重如泰山。
喬峰的內心不禁湧起一股想要留下來陪伴他們的衝動,他多麼希望能夠一直留在這個溫馨的家庭,享受著父母的嗬護與疼愛。
可是,腦海中突然閃過的畫麵讓他瞬間清醒過來——在未來,他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將會慘死在自己親生父親的手下,而自己最終也會走投無路,被迫自盡身亡。
想到這裏,喬峰緊緊咬了咬牙,原本動搖的心再次變得堅定不移。他知道,隻有前往少林寺學藝,練就一身絕世武功,才能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喬父喬母,改變他們悲慘的命運,讓他們能夠平安順遂地度過晚年生活。
於是,喬峰深吸一口氣,抬起頭來,毅然決然地跟隨玄苦大師踏上了前往少林的征程。
這一年,喬峰年僅 5 歲,尚處於天真無邪的童年時光。然而,與原著中他 7 歲才被玄苦大師慧眼識珠並收為徒弟不同,如今整整提前了兩年。
這寶貴的兩年光陰,對於尚且年幼的喬峰而言,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或許正是這看似短暫卻又關鍵的兩年,能夠成為促使喬峰實力突飛猛進的契機。
要知道,玄苦大師乃是堂堂少林寺羅漢堂的首席堂主!作為其得意門生,喬峰自然也需先邁入羅漢堂這座武學殿堂。不過,話說迴來,許多人對於少林寺內部那錯綜複雜的各堂、各院其實並不甚了解。畢竟,這些地方皆藏龍臥虎,各自有著獨特的傳承和規(guī)矩。
羅漢堂:是大多數(shù)少林弟子的習武地點,最初階的弟子入門學武也是來這裏。羅漢堂主要傳授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羅漢拳”?。
般若堂?:般若堂也是一個武學研究機構,但其門檻相對較低,主要研究範疇是本派之外的武學。般若堂負責搜集和分析其他門派的武功招式,為少林寺的武學研究提供豐富的理論資源?。
達摩院?:這是少林寺最高等級的武學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高深的內功心法和禪宗思想。達摩院的弟子通常修煉的是高深的內功心法,如“易筋經”和“洗髓經”。達摩院的弟子必須具備精深的武學造詣,才能加入?。
戒律院?:戒律院是少林派的內部監(jiān)督和執(zhí)法機構,負責執(zhí)行寺院內的戒律,教導僧眾遵守清規(guī)戒律。戒律院的首座通常在方丈死後接任住持一職?。
菩提院?:菩提院主要研究刀、劍和各類奇門兵器,同時也參研大乘佛法。菩提院的弟子在武學上以使用刀劍等兵器為主,同時在佛學上也有深入研究?。
知客院?:知客院負責接待來訪的武林人士和舉辦武林盛會。知客院在少林寺中扮演著會務組兼禮儀隊的角色,處理各種外部事務?。
藥王院?:藥王院是少林寺的自辦醫(yī)院和製藥廠,主要負責治療武僧的跌打損傷和研發(fā)新藥。藥王院在武僧受傷時提供及時的醫(yī)療救治?。
藏經閣?:藏經閣是少林寺的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佛經和武學典籍。
這些也是少林寺的主要堂院。
在武林江湖之中,那聲名遠揚、威震四方的少林武僧們,如果心中懷揣著對武學至高境界的追求與渴望,通常會首先踏入羅漢堂這座武學殿堂,開始他們的習武之旅。在這裏,他們將傳承和領悟少林一脈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武學精髓,夯實根基,築牢基石。
然而,當這些武僧在羅漢堂中將基礎打得紮實穩(wěn)固之後,若還想在武道一途上繼續(xù)精進,便麵臨著兩個不同但同樣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選擇:
其一,可進入般若堂,深入地鑽研剖析其他門派的武功秘籍,以博采眾長;
其二,則是前往菩提院,專心致誌地研習各類兵器的運用之道,探索其中的奧妙。
其三,能夠有幸被達摩院直接相中並收入門下,得以修習少林眾多絕世武學的。能夠以創(chuàng)派祖師達摩的名字命名,可想而知,達摩院的重要性。也唯有極少數(shù)天賦異稟、才華橫溢之人,才能直接進入達摩院。
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喬峰,此次便是跟隨著德高望重的玄苦大師一同走進了羅漢堂,如此一來倒是省去了不少繁瑣的流程和麻煩。
要知道,玄苦大師不僅身為羅漢堂的首座,其輩分更是崇高無比,這無疑使得剛剛踏入少林山門的喬峰,在無形之中避免了諸多可能遇到的困擾和阻礙。
就這樣,玄苦大師帶著喬峰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向上攀登,期間未曾有過片刻的停留歇息。
其實,這正是玄苦大師對喬峰的一次暗中考察。因為在他看來,習武之路漫長且艱辛,如果一個人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即便擁有再過人的天賦資質,最終也難以成就一番偉大的功業(yè)。
曆經兩世人生的喬峰自然明白,眼前所經曆的一切都是玄苦大師給予自己的嚴峻考驗。於是,他緊緊咬著牙關,毫不退縮地堅持了下來。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喬峰深知如果連眼下這點苦頭都無法承受,又怎能超越原著中的那個自己,登上更高的武學巔峰呢?
幸運的是,喬峰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就在少室山腳下,雖然距離算不上特別近,但好歹都還是在上山的路上。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財大氣粗,對於這條上山之路常常都會出資修繕。
然而,由於喬峰年紀尚小,身體還比較稚嫩,盡管道路狀況良好,他們二人仍然花費了足足兩個時辰才抵達少林寺的大門口。
喬峰剛剛邁入寺門,便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瞬間抽幹一般,差一點就要虛脫著癱倒在地。
好在關鍵時刻,玄苦眼疾手快,迅速移步至喬峰身後,並伸出雙掌向他體內輸送了些許真氣。這股真氣如同清泉流淌過幹涸的土地,很快就讓喬峰的精神狀態(tài)恢複了不少。
“阿彌陀佛,峰兒啊,既然你如今已經踏入了這座寺廟之門,那麼從現(xiàn)在開始,你必須嚴格遵守本寺的清規(guī)戒律。倘若有朝一日你膽敢觸犯寺規(guī),即便你是為師我的弟子,為師也絕對不會對你姑息遷就、手下留情!”玄苦麵色嚴肅地告誡喬峰。
“多謝師傅提點教誨,徒兒必定銘記在心,絕不會辜負師傅您對我的殷切期望和悉心囑托!”喬峰趕忙恭恭敬敬地迴應道。
“嗯,如此甚好。今日天色已然不早,我會安排專人引領你前往禪房歇息一晚。待到明日清晨,再正式帶你辦理入門事宜。”玄苦微微頷首說道。
“是,師傅。一切聽從師傅安排。”喬峰再次應聲道。
緊接著,二人繼續(xù)在寺內緩緩踱步,時間悄然流逝,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在一處匾額以繁體書寫著“羅漢堂”三個大字的所在停住腳步。
眼見自家首座歸來,早已有一名僧人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施禮問候。玄苦微微頷首,而後向那名僧人介紹起喬峰的身份,並吩咐其尋一間禪房以供喬峰休憩。
那僧人心領神會,聽聞眼前之人乃是自家首座新收入門下的弟子,神色愈發(fā)恭敬,趕忙向著喬峰躬身行禮道:“見過師叔,小僧法號虛遠,乃羅漢堂弟子。請師叔隨我來,我這便帶您前往禪房。”
喬峰見狀,急忙迴禮,目光掃過麵前這位年齡明顯長於自己的虛遠大師。
或許是由於首座弟子這一特殊身份,虛遠對喬峰格外照顧,一路上引領他穿過數(shù)條迴廊,繞過幾處庭院,最終在一座略顯偏僻的禪房前止住步伐。虛遠輕輕推開房門,側身示意喬峰入內。
喬峰走進這間禪房,環(huán)視四周,房間麵積著實不大,粗略估計僅有七八平方米而已。然而,屋內卻收拾得極為整潔清爽,給人一種寧靜祥和之感。
禪房之內陳設簡單,是的簡單,除了一張單人床外再無其他家具,也省的打掃了。
那張單人床上整齊地擺放著疊好的被褥,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喬峰靜靜地躺在床上,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上一世。腦海中浮現(xiàn)出父母慈祥的麵容、妻兒溫暖的笑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思念之情。然而如今身處異世,相隔萬裏,他也唯有默默在心底為他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願他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