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黃山穀的轉世就更接地氣了。
司徒光先是到了安徽蕪湖縣,與當地人交談後得知了這一段轉世的故事。
黃庭堅自號山穀道,是北宋著名詩人、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曆任集賢校理、著作郎、秘書丞、涪州別駕、吏部員外郎。黃山穀擅長詩歌,為江西詩派之宗,著有《山穀集》。
他二十六歲考中進士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知府。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裏去,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前的香案旁,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山穀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麵熱氣騰騰的,感覺能挺好吃,便情不自禁地端起來吃了,吃完迴到衙門,一覺醒來,嘴裏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穀認為是夢,並不以為然。
可到了第二天午睡,黃山穀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裏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不知不覺走到一個村落,果然看到夢中的老婆婆,手中拿著嫋嫋的三支香,喃喃地對天禱告,奇異的是香案上正擺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芹菜麵,黃山穀趨前問道:“老人家你在做什麼?”
“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您女兒死去多久了?”“已經二十六年了。”黃山穀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裏還有什麼人。老婆婆說:“我隻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迴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裏,我可以看看嗎?”黃山穀問道。老婆婆指著一個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黃山穀走進房中,隻見房裏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櫃子。便問道:“裏麵是些什麼?”“全是我女兒的書。”“可以打開嗎?”“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裏,所以一直打不開。”黃山穀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婆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裏麵,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穀站在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老屋前,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直到此刻,他方才徹底領悟到自己竟然神奇地迴到了前生的家園。那位麵容慈祥的老婆婆,正用飽含滄桑與慈愛的目光凝視著他,原來她就是自己前世的母親啊!
望著這簡陋卻充滿迴憶的老屋,黃山穀不禁悲從中來。他雙膝跪地,淚流滿麵地向老婆婆訴說著自己的身世之謎,表明自己正是她那已逝多年的女兒轉世而來。老婆婆起初滿臉驚愕,但當她看到黃山穀眼中真摯的情感時,漸漸地相信了這個難以置信的事實。
隨後,黃山穀起身告別老母,匆匆趕迴府衙。一路上,他心情激蕩,難以平複。迴到府衙後,他立即召集眾人,將自己的奇遇講述給大家聽,並帶領他們一同前往老屋去迎接老母。
當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抵達老屋時,老婆婆早已等候多時。黃山穀親自上前攙扶起老母將她帶迴府衙,從此開始盡心盡力地侍奉她,以報答前世母女之情和今生重逢之恩。
為了紀念這段奇妙的經曆,黃山穀特意在府衙後的花園裏栽種了一叢翠竹,並建造了一座雅致的亭子。他將此亭命名為“滴翠軒”,寓意著生命的翠綠與永恆。亭中還樹立了一塊石碑,上麵鐫刻著黃山穀栩栩如生的畫像。他親自動筆,為自己的石刻像題寫了一篇像讚:“似僧有發,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這幾句像讚道盡了他此番輪迴轉生的感悟與超脫塵世的心境。
聽完當地人的講述之後,司徒光又前往修水縣,以道長的身份接近縣令後查看了縣誌,因為黃山穀是北宋文壇的耀眼之星,所以修水縣誌上這個故事記載得非常詳細。以至於前朝詩人袁枚也讀到過這個故事,並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就是說像黃山穀這樣詩書畫三絕的大文學家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而前世已讀過很多書。
這三個人的轉世在後世都有記載,雲天明在腦中一搜便找到了詳細的資料。警幻讓司徒光去研究這些有何目的?他不禁問:“父王可知仙姑要你查找這些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