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郞,不,井上一郞家在當地屬於最窮的貧雇農,靠他爹井上龜給地主家打魚為生。井上龜有六個孩子,四子兩女——這可要了老命了,他掙的那幾條小魚根本換不迴養活這麼多孩子的糧食。
井上龜的水性極好,村裏的浪人在一次組團出去搶劫時就把他說動帶走了。甭說,他運氣還真不錯,因搶劫業務不熟練,先後兩次隨團到大宇東南搶劫分給他的活兒都是看守船隻。因此好多同行都掛掉了,井上龜卻活下來了,還分到了不少搶來的米麵魚啥的,著實讓家中的日子好過了一段時間。不過因不是主要工種,銀子啥的基本沒分到。井上龜出了兩次活兒,膽子也大了,就覺得自己可以換個主力工種——搶劫工。但看船也是個好活兒,安全性能還高,不能讓給別人。大兒子井上一郞水性也極好,十二歲了也該給家掙工分了,把他帶上父子倆可以掙兩份戰利品。
在又一次組團搶劫時,他和小頭頭一說,人家看井上一郞這小子挺機靈,又試了試他水性,就把他帶上了。一路上他爹還不停地教他說簡單的漢話,技不壓身嘛。
結果夜路走多了總會遇上鬼,井上龜的好運氣用到頭了。這夥倭寇先是順風順水地搶了一個小村子,還殺了不少村民,正要拎著雞鴨趕著豬迴船上,就碰到了巡視的衛所兵,兩下子打到了一起。非職業土匪遇到正規部隊就是個白給,何況小本子當時的平均身高也就一米四左右,都不夠大宇衛兵打的,很快就團滅。
在船上等他爹帶食物迴來的井上一郞聽到村子裏的廝殺聲,知道壞菜了。他是孝順孩子,惦記他爹安全,跳下船飛快遊到岸邊悄悄進了村,就看到他爹和他爹的“戰友們”一個個被砍倒,這小子連餓帶驚嚇暈倒在村邊。
衛兵們殺光了倭寇幫村裏人收拾屍體、打掃戰場時發現了他。把他叫醒後,問他什麼話都不說,隻會說:“死了,都死了!”問問村裏的人又沒人說認識他,隻以為他家人被倭寇殺了,他被嚇傻了,就把他帶迴了衛所。
這小子到了衛所裏,知道不能露了馬腳,不說話,隻幹活,悄悄學當地的話——後麵發生的事檔案裏都有記載了。
他到了鐵嶺衛之後,慢慢開始培養自己的心腹。並按照東平王的叮囑一邊和東平王府來往密切,另一邊又想和朝中眾臣交好,但大多數眾臣都沒睬他(主要是不想招惹陛下的保鏢),惟有義忠親王看這小子機靈,做“大買賣”時私下裏讓他給派了幾名“夜不收”幫忙,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鐵哥們兒。
義忠給他不少分紅,他又拿這錢收買了更多的心腹。並向義忠親王表態:“哥有啥事隻管交給我,弟全給你辦了。”
其實,早在井上一郞在鎮海衛幹夜不收時,趁工作之便已偷偷和他的小本子同鄉聯係上了。“他一人趕走了二十幾名倭寇”收到村民表揚信的那一次,真實情況是他將人領出村外後,就用方言和對方交流了情況,勸他們換個地方去搶,並讓其中一個四國島來的倭寇給他家帶了銀子和報平安。此後,他就和不少來犯的倭寇都有了勾結,暗中告訴他們哪裏防衛鬆一些,能搶到東西,讓他們多搶東西少殺人,搶了就快跑。
時間一長,四國島的德川幕府統治者就聽說了在大宇朝的軍隊中有他們四國島的人,居然還挺受重用,立即派人和他取得了聯係。待他進入了鐵嶺衛後,對他更為重視。還派人將他家人從村裏都接到了鎮上,過上了一天三餐都能吃到飯團子的好日子。
井上一郞這狗賊感念這一切,發誓要效忠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政權穩固後,就開始覬覦華夏大地。大宇立國後,他們計劃通過恢複與大宇朝的貿易關係來實現其侵略目的,可惜太祖根本沒鳥他。他們又試圖通過占領臺灣來充當進攻大陸的跳板,但由於遭遇臺風,小本子的木船艦隊被衝散,最終才改為不斷派小股倭寇騷擾朝東南沿海地區。
有了井一上郞這個內線,就可以不斷打探大宇朝的消息,得知大宇國力日漸強盛,朝政穩固,小本子沒敢輕舉妄動。此次聽聞建武帝又禦駕親征,指示井上一郞密切關注朝中動態,看能不能有機可趁。
當京中流言四起時,義忠和東平王的兩個蠢兒子都聯係了他,他一看這是機會啊。趕緊給他的主子去了秘信,得到了“趁亂挑起大宇京中劇變,大宇一亂,那邊即刻發兵東南”的指令,這才有了這狗賊在京中的作亂。
一字一句看完供詞,建武帝青筋暴起,“撮爾小國,居心如此叵測。不踏平那彈丸小島怎解心頭之恨?早晚滅了它。”
建武帝傳下令去:先將劉一郞的屍體掛於城門之上暴屍十日,十日之後扔到亂葬崗喂野狗。再將劉一郞的老婆孩子與家中所有人以及鐵嶺衛中他的七十多名心腹,現在馬上立即押出去砍了。所有與義忠來往密切的大臣全部抄家。
東平王府,東平王府……建武帝正尋思是先殺還是等東平王迴來再殺,就聽到了西寧王帶大軍已返京,西寧王在外求見。建武帝傳見了西寧王之後,立即讓他帶三萬人馬去押解東平王迴京,若遇反抗就地拿下。並把鐵嶺衛的供詞抄寫一份帶上給東平王過目。西寧領旨去了。
建武帝這才對商濤道:“鐵嶺衛出了這樣大的事,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你降為小旗先去禦林軍吧,其餘鐵嶺衛的人全部流放三千裏。”
商濤跪下磕頭謝恩:“謝陛下不殺之恩。隻是鐵嶺衛是陛下多年的心血,全部流放實在可惜。他們多是忠心於陛下的,何況他們都沒有動過手,懇請陛下讓他們戴罪立功,以報陛下之恩。”
建武帝知道此次大變故自己的責任最大,想了想道:“也罷,挑選其中頂尖的一百人組成龍衛,還歸你負責,你馬上帶他們出去給朕尋找太子,找不到太子你們也不用迴來了。至於其他人就先去京衛當兵吧。”
商濤聞言泣道:“謝陛下大恩。陛下大仁大義,臣唯以死相報,必將太子尋迴。”
建武帝傷心道:“朕仁義不仁義,朕的兒孫都迴不來了。太子縱是尋迴,麵對如此慘狀怕是……”“太子?朕記得太子還有一位才人懷有身孕,可否生產?”常喜忙道:“按照日期算,應該快了!”“馬上去鍾粹宮問一下情況。”
常喜應聲去了。建武帝揮手讓商濤也離開了。
很快,常喜來迴:“迴皇上,肖才人並不在宮中,據太子妃宮人說太子出京前就讓肖才人到林瞻事府上去養胎了。”“林瞻事?對了,林方那小子怎麼一直不見人?出了這麼大事,他莫非是躲了?”
“皇上,林瞻事與賈少瞻事求見。”恰在此時,宮人來報。
“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