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太子悄無聲息闖進南慶京城。
護國公府被燒,護國公夫人失蹤,這事連夜就上報佳寧帝。
當日夜,佳寧帝聽聞此事時就被氣吐了血。
兩國戰火已經打開,也不用看在什麼都沒有用的情麵上對誰手下留情。
命大理寺,京兆府,禦林軍全力捉拿南宮煌。
管他是什麼太子。
另召太子,左相,右相,京兆府尹,大理寺少卿上禦書房議事。
護國公府被燒,是在半夜三更,正是人們熟睡的時候。
是以,當他們發現護國公府出事的時候,已經晚了。
護國公府出事,京兆府帶著人趕到的時候,正好碰見南宮煌倉皇離開。
其中人群中並未有護國公夫人的身影。
火場隻有寥寥幾具屍體,京兆府也未從屍體中找到護國公夫人的屍體,隻能斷言她失蹤下落不明。
佳寧帝坐在上頭的案桌上,上麵堆滿的奏折都能淹沒他半截身子。
一雙眼睛疲憊的看著底下的幾人,“朕這些年養的都是一群廢物嗎?”
下麵幾人沒敢接話。
佳寧帝也沒想讓他們接話,又道,“南夷太子親自來了京城,你們都沒人察覺嗎?”
“甚至還燒了護國公府,你們有沒有察覺,你們讓朕如何給陸吾河交代,又如何給陸行簡交代。”
佳寧帝說完,就麵前隨意拿了一本奏折朝著太子打過去。
“啪”地一聲響。
太子站在最前麵,硬生生的接了這本奏折,腦袋瞬間起了一個紅腫包。
佳寧帝剛剛吐了血的身子,經不起大風大浪,奏折甩出去之後喘了好久才穩定過來。
最後視線放在太子身上,對他臉上的紅包生不起任何愧疚之色,看著他仿佛在看一個廢物一樣,“別人的太子能親自下場敵國京城,還能毀掉我朝重臣的府邸。”
“而你呢。”
佳寧帝聲音有吐血後的渾濁,語氣也不太好,對著太子怎麼看都不是滋味。
“護國公府的男人都在為你的江山拚搏奮鬥,而你呢,連他們的後院都護不住。”
“朕要你這個太子有什麼用!”
佳寧帝說完,又是一本奏折甩過去。
隻是這次沒砸到太子身上,而是到了太子跟前堪堪停住。
太子站在那裏,頭頂挨了一書,看見腳下的兩本書,聞言也沒什麼表情變幻,隻道了一句,“父皇息怒。”
佳寧帝聞言氣不打一處來,“朕息怒有什麼用?息怒了護國公府就能恢複如初?那蕭氏就能迴來?”
眾人,“……………”
護國公夫人出生蘭陵蕭氏,在京城出了事,蘭陵家主少不了要給佳寧帝上折子嘮叨。
佳寧帝最怕就是蘭陵家主的念經了,因為蘭陵家主是他的啟蒙老師,在他麵前佳寧帝也會讓他三分。
眼見著佳寧帝越說越激動。
左相此時站出來,有些苦兮兮,“陛下,臣的女兒也不見了啊。”
眾人,“……………”
這才想起,左相的四女兒是護國公世子的妻子。
這……………
所有人都隻想著蕭氏去了,完全忘記了還有一個李雲暖。
佳寧帝眉頭皺了皺,似乎也才想起自己還賜了一個婚,在除夕宮宴上大展風頭。
一首《元日》讓他刮目相看。
他還記得他把珍妃惦記了許久“風華玉簪筆”賞給了她。
為此,珍妃沒少在他跟前鬧脾氣。
他又咳嗽了兩聲,“命人大肆查,不管用什麼辦法,你們都要把藏在背地裏的蛀蟲給朕翻出來。”
“至於蕭氏和李氏,朕會派皇家暗衛全力協助你們找人,一定要把人找到,抓到南宮煌。”
他麵上發了狠,眼底精光一閃。
一國太子能悄無聲息的進京,這裏麵不知埋了多少暗樁,藏了多少人力。
如今是護國公府,說不定哪日就是他這個皇宮了。
眾人隻能默默哀歎一聲。
左相也有些無奈。
女兒失蹤了,他不僅不能唉聲歎氣,還要打起精神為民除害,抓出底下的蛀蟲。
他想了想站出來道,“迴陛下,南宮煌能在短時間內入京,又能避開城內所有安防對護國公府出手,說明其勢力已經遍布京城,且藏得很深。”
“那就給朕查,將京城給朕翻個底朝天,也要將人給我翻出來,不惜一切代價給朕查。”
佳寧帝瞇了瞇眼。
“是整個京城嗎?”左相遲疑了一瞬,開口問道。
“李愛卿這話是何意?”佳寧帝瞇眼,聲音不冷不熱。
“皇宮也在京城。”
左相話說完。
禦書房一陣沉默。
外麵烏鴉路過震動翅膀的聲音都能聽見。
“查!”
半晌。
佳寧帝終於開口。
最後目光放在太子身上,“皇宮就右相負責,太子輔左。”
“是。”
右相出來認命。
心裏把左相那個老油條罵了千八百迴了,這皇宮可不好查啊。
各宮的娘娘都不是省油的燈。
“父皇,按理兒臣理應避嫌。”太子站出來道。
他母後還在宮裏,讓他挾查皇宮和後宮。
於禮不合。
“大事麵前,無關情,讓你查就查。”
佳寧帝聲音沉重,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是,父皇。”
“左相負責找到蕭氏和李氏,大理寺,京兆府,全力配合。”
“是。”
左相,京兆府尹,大理寺少卿應是。
“立即封鎖東南西北四城門,朕會派皇家暗衛協助你們捉拿南宮煌。”
“敢在京城對我朝重臣出手,找到他不惜一切代價抓迴來,好讓他們南夷看看,什麼是王。”
————————
帝王發怒,地動山海。
護國公府被毀,南夷太子悄無聲息入京,城門封鎖,百姓們也都理解。
都盡力配合他們調查。
三日過去,沒有任何進展。
護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沒有找到。
左相擔心女兒,好幾夜都不合眼,頭發一夜白了一半。
京兆府尹和大理寺少卿,勸他迴去歇一歇,他不願意。
“我女兒還沒下落,迴去也睡不著。”
兩人聞言也隻能作罷。
話剛說完,佳寧帝身邊的大總管胡公公來請,“三位大人,陛下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