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落地後,一下舷梯,就看到了薑明尚和薑思夏。
從哈城過來,天寒地凍,而粵州卻是溫暖如春。
下飛機的時候,周博身上還披著軍大衣,對麵的薑明尚一件單衣,薑思夏更是早早穿上裙子。
周博哭笑不得,一邊脫掉軍大衣,一邊尷尬地說道:“這邊真暖和呀!”
薑思夏笑道:“這裏是粵州,你這身行套可用不上!”
“用不上就放起來,在龍江省全靠它了,你是不知道那邊有多冷!”
“龍江省是不是到處都是雪呀,能滑雪嗎?”
“能是能,可惜我不會。”
“我會呀,下次帶我去吧!”薑思夏興奮的說道。
“沒問題!”
三人聊了幾句,周博話鋒一轉,說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晶圓工廠進展怎麼樣?”
薑明尚歎了口氣,“一切要從零開始,比較困難。”
周博點點頭:“萬事開頭難,這個晶圓廠建起來,集成電路發展才算進入規模化。”
按照一五計劃,將在粵州建設大型晶圓工廠,以及上遊的矽片廠。
之所以建在粵州,而不是滬江,是為了方便供應港島方麵的需求。
去年,揚子江電子廠一共生產50萬塊各類芯片和集成電路。
這個數量聽起來不少,但以後世標準,隻能算‘車間級’產量。
真正的規模化生產,那是動輒以億為單位,在後世,夏國一年生產的芯片就超過三千億塊,這還是在光刻機被卡脖子的情況下。
一五計劃的目標,是年產量達到一千萬片。
這依然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比,但在這個時代,已經足以傲視全球了。
而要達成這個目標,大型晶圓廠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揚子江電子廠的生產模式是‘車間級’的,要建大型晶圓廠,很多流程和設備要重新優化。
再加上廠房建設,工人培訓,都要從頭開始,工作量不是一般大。
三人坐上一輛吉普車後,直奔粵州北郊,那是粵州工業新區所在。
第一站,周博沒有去晶圓廠,而是去了它的上遊工廠,矽片廠!
所謂矽片廠,就是將矽礦提純為高精度矽的工廠。
之前滬江廠用的矽晶圓,都是從毛熊進口高純矽,然後在進一步提純。
但隨著芯片產量提升,從毛熊進口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而且還受製於人,建矽片廠勢在必行。
一個小時後,吉普車來到粵州北郊。
沿途看到連片的工地都在動工,熱火朝天的景象和哈城工業區一般無二。
事實上,此時此刻,全國有數十個這樣的工業區正在大幹快上。
很快,車輛駛入一個工廠內,一片簇新的廠房出現在眼前。
這裏就是粵州矽片廠!
周博四周一看,這麼短時間能把廠房建好,進度算是十分驚人了。
來之前已經通知過,一群人正在廠區內等候,其中還有幾名毛熊專家。
下車後,眾人一番寒暄。
周博注意到眾人的表情有些異樣,尤其是幾名毛熊專家,都板著一張臉。
之所以請毛熊專家來,是因為夏國從來沒有建過矽片廠,周博也不可能一直耗在一個工廠裏。
所以要利用一下毛熊專家的經驗。
周博主動挑起話題,“羅曼諾夫同誌,反應爐安裝好了嗎?”
羅曼諾夫是第一次見到周博,在毛熊軍工界,周博是大名鼎鼎的存在,現在看到周博如此年輕,羅曼諾夫心中暗暗吃驚。
同時,周博還是矽片廠的名義總工,也就是,周博雖然不在現場,但在技術上,卻有最高決策權。
這讓羅曼諾夫有些不服氣,周博或許是軍工天才,但在矽冶煉這個領域,羅曼諾夫對自己有絕對自信。
聽到周博主動問他,羅曼諾夫皺眉道:“我正要談反應爐的問題,我和郭維達瓦裏希在技術上有些分歧,你來看一看吧!”
周博點點頭,郭維是中方技術負責人,他的技術路線是周博提供的。
所謂的技術分歧,周博心裏已經大概有了數。
“那好,我們看看!”
說著,眾人向著車間走去。
從矽礦石到高純矽,不是一步完成的。
按照矽提純的步驟,矽片廠建設了三大車間。
第一車間是電弧爐車間,負責矽礦石第一步冶煉,使二氧化矽與碳發生反應,生成粗矽(也稱冶金級矽),純度約為95%~99%。
第二車間是酸洗車間,通過酸化反應,去除粗矽中的鐵、鋁、碳等雜質,提高矽的純度至99.9%以上。
這兩步都是傳統工藝,雙方沒什麼分歧。
為了快速上馬,周博甚至直接照搬毛熊方案,設備也都從毛熊進口。
而第三車間是提純車間。
將低純矽與氯化氫(hcl)反應生成三氯矽烷(sihcl?),然後通過蒸餾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將三氯矽烷還原為高純度多晶矽。
純度達到99.9999%(6n)至99.%(9n)
這個方法被稱為西門子法。
雙方分歧就在這一步。
西門子法雖然被各國廣泛采用,但傳統西門子法在效率、能耗、生產成本都不太理想。
因此,周博采用了更先進的改良西門子法。
能耗顯著降低,同時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傳統西門子法中,矽的沉積率隻有約10%-15%。
如果采用改良西門子法,沉積率提高到30%。
很快,眾人來到提純車間,聚集在一個4米長的圓柱形金屬腔體前。
這是矽提純的關鍵設備,反應爐。
提純時,將多根細長的矽棒(矽芯)插入反應爐。
然後通過沉積(cvd)反應,在高溫下將矽沉積到細長的矽棒上,形成高純度多晶矽。
羅曼諾夫道:“周博達瓦裏希,這是你們設計的反應爐,怎麼能橫式布置呢。
你知不知道,如果氣體分配不均勻,矽純度就無法保持一致。”
羅曼諾夫的聲音有些著急,看得出來,他還是很敬業的,對工作一絲不茍,並沒有因為是夏國項目就有所懈怠。
周博笑了笑,傳統西門子法都是立式爐,橫式爐是後世設計,效率更高。
“羅曼諾夫同誌,橫式爐是新式方案。
氣體流場經過優化,矽純度絕對可以保證!”
“你確定?”
“當然!”周博自信十足。
“不僅如此,橫式爐效率還更高。
我問你,你們的反應器能沉積幾根矽棒?”
“八根!”
羅曼諾夫迴答道,聲音帶著幾分自信。
他知道,這個數字在全球算是領先的。
周博笑了笑,淡淡道。
“我們的橫式反應爐可同時沉積36根矽棒···”
36根!
一眾毛熊專家都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