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縣衙門前貼出一張告示,瞬間引起眾人圍觀。
如今糧價漲成這樣,老百姓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大家都在關注著縣衙,期盼著縣令能下令,逼迫幾大糧商降價。
百姓們人頭攢動,圍在告示前麵。
有識字之人大聲念道:“本縣縣令大人有令。
由於糧食產地受災,且運輸不便,三日之後,糧價需上漲至五兩一石。
切切此令!”
聽了這幾句話,在場的老百姓頓時跟炸了鍋一樣,現場一片嘩然。
“什麼?要漲到五兩銀子一石?這還讓人怎麼買得起?”
“辛辛苦苦去挖石頭,本來以為多賺個一二兩銀子,能讓全家過上好日子,哪想到糧價漲這麼貴,這比以前買的糧食還少了。”
“縣令大人怎麼能幫著糧商抬價?這擺明了是要把咱們往死裏逼啊。”
“沒錯,要不是縣衙發布命令,隻憑糧商也不敢漲成這樣。”
“我們要麵見縣令大人,懇請大人給我們個說法。”
“對,讓縣令大人給個說法。”
氣憤的百姓立即封堵了縣衙,紛紛討要說法。
但門口被北林衛擋住,他們也不敢硬闖。
林舒在縣衙之內,並未出來跟百姓見麵。
大家鬧騰一陣,隻能罵罵咧咧地負氣離去。
有了官府的政令,糧食馬上要漲到五兩,也就成了事實。
幾大糧商開始大量備貨,都想著趁著價高,狠狠地賺上一筆。
畢竟這個價格聞所未聞,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那個店了。
同時,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至周邊諸縣,以及附近數個州府。
外地的商賈們也都聞風而動,紛紛通過水陸運輸,將糧食運抵六華縣,意圖分一杯羹。
很快,就到了三天以後。
幾大糧商同時掛出牌子,把米價提到了五年銀子一石。
那些外地糧商,也都擺上攤位,也用五兩的價錢售賣。
可是,他們並沒有看到預料中,百姓紛紛搶購的景象。
各大糧店門前,幾乎門可羅雀,根本無人前來購買。
無論夥計如何吆喝,聲明這是官府定的價錢,百姓們必須得接受。
可是老百姓根本就不買賬。
大通糧店的掌櫃周大通親自來到店鋪前麵,隻有熙熙攘攘的人前來,隻一看到價錢,便搖著頭離去。
他想到後麵倉庫裏堆積如山的存糧,不由隱隱有些擔憂。
為了這次能賺個大的,他已經把所有的錢全都拿出來,全都換成了糧食。
若是賣不出去,糧食存在庫房之中,就要發黴了。
他打發夥計道:“你去別處看看,程氏和其他糧店,是否也這樣。”
小夥計趕忙小跑著去探聽消息。
不多時,便匆匆跑迴來,氣喘籲籲道:“東家,都一個樣,價錢是提上去了,但根本沒人買。”
周大通氣的直跺腳道:“這小縣令,這不是坑人麼?
為什麼非要漲這麼多?
步子大了,豈能不扯到蛋?”
那小夥計道:“現在六華縣內,不止咱們幾家糧商,另外還多了周邊州府的許多糧商。
他們也運了好多糧食過來。
現在咱們城內,已經糧滿為患了。
程家糧店已經降成了四兩五千一石,但依然沒人過問。”
周大通一拍大腿道:“不好,中計了。
趕緊,改成四兩銀子一石。”
那店鋪掌櫃遲疑道:“東家,官府可是下令,五兩銀子一石啊,咱們何必自己降價?”
“你懂個屁!”
周大通氣急敗壞的大聲道:“官府下令有個屁用。
就算定價十兩銀子一石,沒人購買,那不是白搭?”
“那倒也是,”掌櫃點點頭道,“東家為什麼說,中計了?
這裏麵有什麼計謀?”
“你還沒看出來?這都是那小縣令耍的陰謀詭計。”
周大通道:“他從一開始,恐怕就想著要壓低糧價。
隻不過知道我們不同意,所以反其道而行之,下令讓我們漲價。
我們竟然傻乎乎地信以為真,從外地大量調集糧食過來。
就連那些外地商賈,居然也相信了他的鬼話,紛紛把糧食運過來。
自古物以稀為貴,隻有稀缺才能賣上高價。
如今六華縣內囤積如此多的糧食,已經糧滿為患,還怎麼提上價去?”
那掌櫃聞言,不由神情愕然,像是被雷擊到一樣,愣在當場,久久說不出話來。
過了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氣道:“這計策高明啊,隻用一道命令,便把所有糧商全都玩了。”
“高明個屁,”周大通氣得七竅生煙道:“快,快降價拋售,要不然老子就賠慘了。”
他趕忙下令,讓夥計改成四兩銀子一石。
可是改過之後,毫無效果。
依然無人問津。
這時候又有夥計跑過來,氣喘籲籲道:“東家,不好了,隔壁仁泰糧行已經賣到三兩銀子一石。”
“三兩?”
周大通咬了咬牙道:“給老子改成二兩一石。
價錢再改到三天之前,就當這幾天白忙活了。”
他們立即把牌子上的價錢,改成了二兩。
可怪事出現了。
三天前,二兩銀子的價錢,百姓們趨之若鶩,紛紛排隊。
可經過這一番鬧騰,即使又把價錢降了迴去,但老百姓卻依然無人問津。
百姓們眼睜睜看著,糧價從早上的五兩,一直降到中午的三兩,又降到二兩,大家心裏全都蠢蠢欲動。
二兩銀子,已經咬咬牙可以接受。
有許多人正在蠢蠢欲動之時,突然有人在街上吆喝道:“縣衙出售平價粟米,五錢銀子一石。
大家快去買啊。”
老百姓聽到這聲吆喝,全都要瘋狂了。
其實在糧價未漲之前,也就是五錢銀子一石,跟周邊其他州府差不多。
隻不過近來經過炒作,才翻了好幾倍。
此時糧價又降迴到正常水平,百姓們如何不興奮?
大家紛紛跑去府衙門前購買。
瞬間便排起了長龍,綿延數裏。
與之相對照的,便是那幾大糧商和外地來的投機客。
他們死咬著二兩銀子一石的價錢,卻連個來詢問的都沒有。
所有糧商們看到縣衙這操作,紛紛迴過味兒來,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