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格萊德的陽光斜斜灑在fmp青年隊訓練場,籃球與木地板碰撞的韻律聲中,林奇與特奧多西奇正在進行著千錘百煉的跳投訓練。
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有那麼一瞬,林奇有一種一切隻是場夢的感覺,自己還隻是fmp青年隊中名不見經傳的小球員。
但博什科.喬基奇的大喊震破了時空的薄膜:“嘿!老板!”
戲謔的喊聲中帶著幾分敬重。
兩年前的雨季,博什科看林奇的目光中充滿了憐憫和惋惜,他覺得這個天賦凜然的孩子大概是打不了職業籃球了。
兩年後的現在,這個孩子成為了全世界備受矚目的籃球巨星,並且成為了博什科的老板。
一個月前,林奇買下了fmp,並為球隊蓋了新的青訓基地。
這算不上是什麼投資,塞爾維亞的球隊都並不具備太大的商業價值。
林奇這麼做純粹是為了喜歡。
“博什科,說了別用那個老氣稱唿。”林奇將球精準送入籃筐,籃球破網的唰聲再次響起。
他覺得奧運會奪冠後那個加快訓練成效的東西肯定奏效了。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跳投越來越得心應手,距離科沃爾的水平愈發接近。
“好的老板,沒問題老板。nba的新賽季訓練營快開始了吧?你怎麼還在這兒。”博什科故意又喊兩遍老板,就像林奇當年故意喊“地中海指揮官”那樣。
“紐約太吵。”林奇的迴答出奇簡單。
現在他能理解,為什麼尼古拉.約基奇每個賽季結束之後都總是迫不及待的逃離美國。
那是一個喧囂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媒體捕捉,電視上永遠充斥著籃球評論員們的爭吵,你有參加不完的商業活動,認識不完的“朋友”。你想看看藍天,可如果不戴墨鏡出門分分鍾就會因為閃光燈而致盲。
這種氛圍會讓人浮躁,靜不下心來。
他隻想讓塞爾維亞的風多停留一會兒,吹散那些附著在球衣上的浮華與紛擾。
特奧多西奇手腕輕抖將橘色皮球拋向三分線外,林奇接球時順勢屈膝,時至如今他還是認為特奧的傳球最舒服。
晨光勾勒出林奇愈發精壯的肌肉線條,球網應聲翻起的瞬間,他看到好友露出揶揄的笑。
“太吵?怎麼?每天早上都被隻穿撕襪的女仆吵醒嗎?”
“嗬,我還想問你呢。你為什麼和奧林匹亞科斯簽了三年合同?你不來了nba了?說吧,他們承諾給你配幾個女仆?”林奇把話題轉移到好朋友身上。
因為特奧多西奇和林奇成為隊友,所以他的名氣比原本曆史大很多。
主流媒體普遍認為,他能在2005或者2006年的第二輪被選中。
可和奧林匹亞科斯簽長約會限製他登錄nba的腳步,因為這存在一個違約金的問題。
nba球隊想將他帶走,就必須向奧林匹亞科斯支付違約金,或者說買斷費。
這無疑增加了得到特奧多西奇的成本。
特奧的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籃球顆粒,苦笑了一下:“我沒有你那樣的天賦,我想先在歐洲曆練。”
“一個正確的登陸時間能讓你的nba生涯順暢數倍,別錯過了。如果你是擔心在nba徹底淪為垃圾時間球員,我隻能說,你該鼓起勇氣往前一步。”
特奧的手指輕微顫抖,他覺得林奇對自己的了解已遠超想象。
“當然......當然不是因為那個。”
“嗯,那祝你在希臘一切順利。”
“晚上去你家餐館吃飯?”
“你忘了,我家餐館現在在紐約。”
“好遠啊,我們想一起打球,變得很困難了啊。”
“我會在nba等你,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在一起的。”林奇接到特奧的傳球,又一次投進。
他太愛這種感覺了,這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傳球。
兩人繼續投籃,訓練館穹頂的鋼架在他們頭頂投下細密網格,恍若命運經緯。
地球的另一端,格蘭特.希爾提著行李來到了紐約這個修羅場。
他能理解奧蘭多人的決定,他已經四個賽季沒有好好打球,而且沒人知道他下賽季究竟能打多少場。
魔術隊也已經不需要即戰力,他們現在隻需耐心的圍繞德懷特.霍華德進行重建。
格蘭特.希爾的大合同要持續到2007年,而蒂姆.托馬斯的2006年就到期。
所有這些,都讓魔術隊管理層的決定變得可以理解。
隻是他真的恨那個時機,他剛剛表達了對奧蘭多的愛,他說的那些話絕對是真情流露。
但在奧蘭多夏日承諾的忠誠,最終化作尼克斯體檢報告上的陳舊傷疤。
那種感覺,像是你傻傻的給一個女人表露真心,結果被她狠狠嘲笑還抽了一記耳光。
來接機的人並不多,這座城市的聚光燈早已被林奇獨占,而希爾褪色的巨星光環此刻仿佛與行李箱上的磨損痕跡重疊。
一個《紐約時報》的記者舉起錄音筆:“格蘭特,你認為我們英明的總經理莫名其妙的把你換來,是覺得你下賽季能夠莫名其妙的突然健康,然後至少打50場比賽嗎?”
尖銳的問題撕裂了最後一絲體麵,令希爾的指節因攥緊拉桿箱而泛白,紐約媒體果然毫不留情。
他太熟悉這種語氣,四年來每次複出時,新聞發布會大廳裏都藏著同樣的質疑。
在外界的評估中,這是屬於伊塞亞.托馬斯的又一筆腦殘交易。
他們覺得刺客大可拿蒂姆.托馬斯去換幾個有用的角色球員,而不一定非得追求另一個頂薪球星。
不開天眼的看,一個一年平均隻能打11場比賽的家夥,對紐約根本沒有任何幫助可言。
這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賭博,紐約媒體和球迷都已經氣炸了,史蒂夫.a.史密斯估計已經在寫稿子,準備在電臺節目裏好好問候刺客老母。
“我會讓訓練師製定完善的恢複計劃”,希爾沙啞的應答,他忽然仰頭望向遠處鋼筋森林的輪廓,“請問斯塔克大廈怎麼走?或許該請托尼.斯塔克給我定製一套強化骨骼。”
自嘲的幽默裏浸著苦澀。
希爾遠去,上了車,零星的閃光燈反而顯得淒涼。
兩年前,博什科舉著林奇的身體報告搖頭時,同樣給他判了死刑,而他現在成了紐約的寵兒。
如今汽車玻璃正倒映著另一個被判刑之人的臉,某種宿命般的輪迴正在紐約悄然成型。
時間飛逝,九月的紐約用喧囂擁抱歸來的籃球之子。
林奇迴到紐約,參加了尼克斯隊新賽季的媒體日活動。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多得誇張。黑壓壓的鏡頭陣列如同蓄勢待發的騎兵防陣,此起彼伏的快門聲將空氣切割成細密的聲浪。
除了林奇以外,參加發布會的還有微笑刺客、主教練蘭尼.威爾肯斯以及尼克斯老板詹姆斯.多蘭——這位紈絝子弟可並不時常出現在媒體日的新聞發布會上。
多蘭熱情的與林奇握手,刺客拍了拍林奇的肩膀,然後三人共同舉起了林奇在紐約的20號球衣——紐約10號已經懸掛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穹頂,屬於沃爾特.弗雷澤。
20號是銳步營銷部門通過無數次會議後幫忙選擇的號碼,對一個巨星來說,號碼也是商標的一部分,而銳步給新的20號球衣編寫劇本是:“貝爾格萊德青訓營的10號球衣浸染著巴爾幹半島的晨露,皇家馬德裏的10號戰袍承載著伊比利亞的星光,當兩個10號在命運坐標軸上交匯,最終熔鑄成此刻躍動在紐約天際線的20。”
《紐約時報》的記者舉起手:“林奇,頂著救世主的頭銜來到連年不進季後賽的紐約,你會感受到壓力嗎?”
林奇整了整阿瑪尼西裝的翻領,將話筒拉近。臉上笑容收束,仿佛將宣布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我不是救世主,我也不是把天選之子刻在皮膚上的表演者”,臺下一片寂靜,記者們不約而同屏住唿吸,“我隻是贏球的專家。”
這句話並非針對克利夫蘭某個把“邱生旺”紋在後背的人,林奇隻是想表明他的態度——他根本不在乎那些白癡一樣的頭銜,所以完全沒有壓力。
林奇相信自己能夠在紐約繼續勝利,因為訓練營開始後僅僅一個星期,老帥蘭尼.威爾肯斯就便揮刀斬斷後場亂麻,確認了一件對球隊非常重要的事——斯蒂芬.馬布裏和賈馬爾.克勞福德絕不能同時在場。
蘭尼.威爾肯斯不愧是這支混亂的尼克斯隊裏最讓林奇放心的人,他做得很好。
盡管總經理“刺客“幻想這對後場組合能迸發重量級拳擊手般的火力,他交易來克勞福德就是打首發二號位的,畢竟安芬尼.哈達威和阿蘭.休斯頓都已經不堪大用。
他不止一次聲稱這對後場組合是:“下一個我和老喬。”
但那隻是美好的幻想,當這兩個後衛同時在場時,任何戰術的執行效率都會變得低下,每次進攻都會在他們的運球聲中陷入泥沼,防守輪轉更是亂作一團。
智慧的選擇往往伴隨陣痛,賈馬爾.克勞福德沉默著咽下替補的苦藥,不過他本身也沒什麼反對的資本。
而且林奇相信,賈馬爾.克勞福德會愛上第六人這個角色,他絕對會的。
當然,拯救紐約還沒那麼簡單。
訓練場上,林奇正率領科特.托馬斯、納茲爾.穆罕默德、格蘭特.希爾以及今年二輪秀特雷沃.阿裏紮重塑鋼鐵紀律。
當文.貝克和蒂姆.托馬斯帶著散漫基因離隊時,尼克斯也有了做好防守的資本。
上賽季半途接手球隊的蘭尼.威爾肯斯如同修補漏船的匠人,他想改變球隊的氣質,可發現這艘船根本補不好,因為掌舵的是馬布裏、文.貝克、蒂姆.托馬斯這樣的家夥。
任你怎麼補,他們都會撞出另一個更大的洞來。
而今,掌舵人變成了林奇,季前訓練營則成為鑄造防線的熔爐。
紐約尼克斯全隊都有一個共識——現在,此時此刻,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核心是林奇,不再是斯蒂芬.馬布裏。
而一支球隊核心的氣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支球隊的氣質。
他願意在防守端犧牲自己,保護隊友。
他會大喊大叫,為防守注入激情。
他永遠以身作則,不在防守端有一絲鬆懈。
這些都是上賽季的斯蒂芬.馬布裏身上看不見的東西。
這些浸透汗水的細節,一點點改變著尼克斯的球隊文化。
林奇的成熟讓蘭尼.威爾肯斯驚訝,他很難相信這個試圖率領全隊的年輕人隻有18歲。
還是那句話,皇家馬德裏的經曆是林奇籃球生涯的財富。
球隊正在變好,科特.托馬斯作為尼克斯隊更衣室內最不加掩飾的“反斯蒂芬”告訴記者:“我們終於跟對了領航人。”
科特.托馬斯與馬布裏的恩怨早已是更衣室公開的秘密,上賽季他不止一次公開抱怨馬布裏散漫的球風,最嚴重的衝突來自上賽季一次戰術會議,戴著鑽石耳釘的馬布裏在昏暗的戰術會議室裏打盹時,正是托馬斯將手邊的馬克筆直接砸向了那個紐約之子的腦袋。
這一切都導致他們的私人關係極其緊張。
他曾發誓要在斯蒂芬.馬布裏的內褲裏塗滿辣椒醬,懲罰那個永遠不好好防守的混蛋。
而如今,剛烈的科特.托馬斯卻順從得像條忠犬:“我樂意為真正的鬥士鋪路。”
斯蒂芬.馬布裏看著這一切是什麼反應?
他毫無反應。
他靜默地注視著更衣室的風雲變幻,如同一尊褪色的青銅雕像。
奧運會的結局已經讓他失去了所有話語權,他沒有和林奇展開更衣室鬥爭,因為他比誰都清楚自己早已失去資格。沒人會聽他的,沒人會支持他。
但獨狼也沒有融入現在的這支尼克斯,他渾渾噩噩,獨來獨往,不和人說話,每天就是打卡上下班。
人們總能看到他機械地完成基礎訓練,在戰術演練時目光渙散。總看見他如同遊魂般沉默地穿梭於儲物櫃與淋浴間,連球鞋摩擦地板的聲響都透著麻木。
不過好歹,他沒有成為不穩定因素。
就在林奇認為他可以開始用季前賽的勝利驗收勞動果實時,季前賽開始前一天,蘭尼.威爾肯斯和微笑刺客毫無征兆的爆發爭吵。
“伊賽亞!我才是臨場調度的指揮官!”老帥蘭尼.威爾肯斯的怒吼如驚雷炸響,布滿皺紋的手掌將戰術板重重砸向地板,驚得正訓練的球員們紛紛側目。
微笑刺客的迴應裹挾著刺骨寒意,他緩步逼近老帥,目光鋒利。
“需要我提醒你誰掌握著解約條款嗎?在我的球隊裏...”他忽然抬高聲調,食指淩空戳向正在三分線外運球的賈馬爾.克勞福德,“那個穿著11號球衣的家夥必須出現在首發名單裏!別亂搞我的球隊!”
嗯,看來真正的不穩定因素,從來不是斯蒂芬那條喪家之犬。
“你們......是在說我嗎?”一陣迷茫的聲音打破了劍拔弩張的氛圍。
賈馬爾.克勞福德愣在原地,球都被嚇掉了。
-----------------
林奇根本不懂勒布朗對克利夫蘭意味著什麼,他這種人永遠無法理解肩負一座城市的責任感。贏球的專家?我們看看下賽季誰在季後賽裏。——《克利夫蘭老實人報》。
我們沒有陽光、商談和好萊塢大屁股。我們有什麼?勒布朗.詹姆斯,那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林奇永遠不會明白天選之子對我們意味著什麼,他是個傻逼,而傻逼球員總會出現在尼克斯。——一位名叫賈裏德.薩林傑的克利夫蘭球迷在電臺互動環節告訴主持人。
克利夫蘭來自拉丁語,意思是“不切實際的希望”。——史蒂芬.a.史密斯替林奇開火。
(感謝慕夏十九皓、月下聞妖問藥、讀者1900800841591480320、非常可樂2022、大兵放炮等大佬的打賞,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