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的倒臺,內心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劉墉怎麼就會把他的罪證掌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直到在金殿之上,看到劉墉搬出的所有賬本、他與其它官員的來往書信以及山東一些官員的供狀、百姓的訴狀、他名下的房產住宅、莊園,當然還有那座龍椅時。國泰百口難辯,唯有伏法。
而和珅隻知道劉墉辦案如神,辦案手段神鬼莫測。可他始終不知道劉墉是如何得到了這麼多關於國泰的罪證的。而且,經過偷盜、火焚都沒有將這些罪證銷毀。這也是他今後懼怕劉墉的地方。
錢灃經過這次跟隨劉墉辦案之後,對劉墉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他的眼裏,劉墉就是神靈一般的存在。那簡直太厲害了,他丟失的東西被劉墉都給找了迴來。焚毀的證據,劉墉手中一個不少,並且還能提前知道許多消息。你說神奇不神奇?
國泰伏法之後,養心殿內東暖閣。乾隆坐在龍榻之上,劉墉坐在旁邊乾隆賜的凳子上,和珅跪在乾隆麵前。乾隆鐵青著臉看著和珅,那眼睛裏好像要噴出火來。
“陛下,大可不必如此生氣。和珅隻是一時糊塗,上了那國泰的當了!”劉墉首先起身拱手打破僵局說道。
“你不要為他開脫罪責!沒想到朕瞎了眼,提拔了一個這種不要臉的東西!”乾隆越想越生氣、越說越激動,順手脫下靴子朝著和珅砸了過去。和珅一歪腦袋,靴子走空跌落到了一邊。和珅趕緊爬過去撿了起來,拍了拍,跪著爬到乾隆跟前給乾隆穿上靴子。
乾隆火氣仍然沒消,抬腳朝著和珅肩頭就是一腳。這一下踹了個正著,和珅一個不穩,被踹倒在地。和珅再次爬起身跪好匍匐在地,滿頭大汗一聲不響。
“若不是看在劉墉、紀曉嵐給你說情的份兒上、若不是看在英廉大學士的份兒上、若不是看在你阿媽的份上,你和珅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你太辜負朕對你的期望了!”
乾隆皇帝怒氣未消,聲音如雷霆般在養心殿內迴蕩。和珅跪伏在地,額頭緊貼地麵,冷汗順著臉頰滑落,心中卻是七上八下,惶恐不安。他知道,這次若不是劉墉和紀曉嵐等人為他求情,自己恐怕早已人頭落地。
劉墉見狀,再次起身拱手,語氣平和地說道:“陛下,和珅雖有錯,但念在他多年來為朝廷效力的份上,還請陛下從輕發落。國泰一案已了,朝廷上下還需和珅這樣的能臣輔佐。”
乾隆冷哼一聲,目光如刀般掃過和珅,最終落在劉墉身上。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緩緩說道:“劉愛卿,你總是這般寬厚。也罷,看在你的麵子上,朕暫且饒他一命。不過,和珅,你給朕聽好了!從今以後,你若再敢有半點徇私枉法、結黨營私之舉,朕定斬不饒!”
和珅連忙叩首,聲音顫抖地說道:“奴才叩謝陛下隆恩!臣定當痛改前非,絕不再犯!”
乾隆揮了揮手,示意和珅退下。和珅如蒙大赦,連忙起身,小心翼翼地退出了養心殿。走出殿門的那一刻,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殿內,乾隆的臉色依舊陰沉。他轉頭看向劉墉,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劉愛卿,此次國泰一案,你立了大功。朕心中甚是欣慰。隻是,朕沒想到,和珅竟會與國泰勾結,險些釀成大禍。”
劉墉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人心難測,和珅一時糊塗,也是情有可原。隻要他今後能改過自新,依舊可為朝廷效力。”
乾隆點了點頭,歎道:“但願如此吧。劉愛卿,你此次辦案,手段高明,朕甚是佩服。不知你是如何掌握國泰的罪證的?”
劉墉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緩緩說道:“陛下,臣不過是多留心了些細節,順藤摸瓜罷了。國泰雖然狡猾,但終究留下了破綻。臣隻是將這些破綻一一串聯,最終揭穿了他的真麵目。”
乾隆聞言,哈哈大笑:“好一個‘順藤摸瓜’!劉愛卿,你果然是個奇才!朕有你這樣的臣子,真是大清的福氣!”
劉墉謙遜地拱手道:“陛下過獎了,臣不過是盡忠職守罷了。”
乾隆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劉愛卿,此次國泰伏法,山東一帶的官員恐怕也有所牽連。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劉墉神色一正,沉聲道:“陛下,國泰一案雖已了結,但山東官場的積弊尚未根除。臣建議,應派得力官員前往山東,徹查貪腐,整頓吏治,以儆效尤。”
乾隆沉吟片刻,點頭道:“此言有理。那依你之見,派何人前往最為合適?”
劉墉微微一笑,道:“臣以為,錢灃可擔此重任。此次辦案,錢灃表現出了過人的才智與膽識,且對山東情況頗為熟悉,定能勝任。”
乾隆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好!就依你所言,命錢灃為欽差大臣,前往山東徹查貪腐,整頓吏治!”
劉墉拱手道:“陛下英明!”
乾隆笑了笑,隨即又歎了口氣,道:“劉愛卿,此次國泰一案,朕深感朝廷內部的腐敗問題不容小覷。朕希望,你能繼續為朕分憂,助朕肅清官場,還大清一個朗朗乾坤。”
劉墉鄭重地點頭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乾隆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示意劉墉退下。劉墉躬身行禮,緩緩退出了養心殿。
走出殿門,劉墉抬頭望向天空,心中卻是思緒萬千。他知道,國泰一案雖已了結,但朝廷內部的鬥爭遠未結束。和珅雖暫時逃過一劫,但他絕不會就此罷手。未來的朝堂,恐怕還會有更多的風波。
“劉大人!”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劉墉迴頭一看,正是錢灃。
錢灃快步走上前,臉上帶著幾分激動:“劉大人,陛下剛剛下旨,命我為欽差大臣,前往山東徹查貪腐!這一切,多虧了您的舉薦!”
劉墉微微一笑,拍了拍錢灃的肩膀,道:“錢灃,此次前往山東,責任重大。你務必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大意。”
錢灃鄭重地點頭道:“劉大人放心,我定當竭盡全力,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墉點了點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期許:“好!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此事。若有任何困難,隨時可與我聯係。”
錢灃感激地說道:“多謝劉大人!有您在背後支持,我心中便有了底氣。”
劉墉笑了笑,隨即轉身離去。錢灃望著劉墉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佩與感激。他知道,自己能有機會為國效力,全賴劉墉的提攜與信任。
與此同時,和珅迴到府中,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他坐在書房中,眉頭緊鎖,思索著今日在養心殿中的一幕幕。他知道,自己此次雖然逃過一劫,但乾隆對他的信任已經大打折扣。若想重新獲得皇帝的寵信,必須另尋他法。
“劉墉……”和珅低聲念叨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感激的神色。他知道,劉墉雖是他最大的威脅,但關鍵時刻也是他的保護傘。
“來人!”和珅忽然高聲喊道。
劉全快步走進書房,恭敬地問道:“老爺,有何吩咐?”
和珅低聲道:“去,給我查清楚劉墉府上的一切。我要知道,劉墉劉大人府中所有人的情況。”
心腹連忙點頭:“是,老爺!我這就去辦!”
和珅揮了揮手,示意劉全退下。他靠在椅背上,眼神遊離,暗自思量道:“劉墉——!劉伯父——!難道和珅在你麵前就必須夾著尾巴做人嗎?唉——!我該如何是好呢?!”
正當劉墉晚飯後在書房讀書的時候,張成跑進來說道:“老爺!大學士英廉及和珅來訪!”
劉墉聽聞,放下書籍說道:“快請!請到客廳待茶!”
張成領命而去,劉墉整理了一下衣冠,緩步走向客廳。他心中暗自思忖,英廉與和珅深夜來訪,顯然是為了今日在養心殿上的事情。尤其是和珅,此次雖逃過一劫,但心中必定忐忑不安,此番前來,無非是想探探自己的口風,或是表達謝意。
劉墉剛踏入客廳,英廉與和珅便立刻起身,拱手行禮。英廉麵帶微笑,語氣恭敬地說道:“劉大人,深夜叨擾,實在抱歉。隻是今日之事,多虧您在陛下麵前為和珅說情,老夫特地帶他前來致謝。”
和珅則是一臉誠懇,深深鞠了一躬,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激與惶恐:“劉大人,今日若非您在陛下麵前為和珅求情,和珅恐怕早已人頭落地。此恩此德,和珅沒齒難忘!”
劉墉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二人坐下,語氣平和地說道:“英廉老大人、和大人,不必如此客氣。同朝為官,互相扶持本是應當。況且劉墉與和大人還……罷了前事不必再提。雖和大人有錯,但並非不可挽迴。陛下念在你多年為朝廷效力的份上,才網開一麵。和大人今後隻需謹言慎行,盡心為朝廷辦事,便是對陛下、對朝廷最好的報答。”
和珅聞言,連忙點頭稱是,語氣中帶著幾分謙卑:“劉大人教訓得是,和珅定當謹記在心,絕不再犯。此次國泰一案,和珅確實糊塗,險些釀成大錯。多虧劉大人明察秋毫,才讓和珅有機會改過自新。”
英廉見狀,也笑著說道:“劉大人寬宏大量,實在是朝廷之福。和珅此次雖有過失,但他畢竟年輕,難免有糊塗之時。也怪老夫平日裏缺乏管教,還望劉大人今後多多提點,助他走上正途。”
劉墉點了點頭,目光溫和地看向和珅,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意:“和大人,你我同朝為官,本應互相扶持。此次國泰一案,雖已了結,但朝中風雲變幻,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和大人今後行事,還需多加謹慎呀。”
和珅連忙拱手,語氣誠懇:“劉大人所言極是,和珅定當謹記。此次若非劉大人相助,和珅恐怕早已身敗名裂。今後若有任何差遣,和珅定當竭盡全力,絕不推辭。”
劉墉微微一笑,擺了擺手:“和大人言重了。同朝為官,互相扶持本是應當。不過,和大人若真想報答,不如多為朝廷、為百姓做些實事。陛下對和大人寄予厚望,切莫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和珅連連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劉大人放心,和珅定當竭盡全力,為朝廷效力,絕不再讓陛下失望。”
英廉見氣氛融洽,便笑著說道:“劉大人,今日之事,老夫心中也是感激不盡。和珅雖有過錯,但他畢竟是我朝棟梁之才,若能改過自新,定能為朝廷再立新功。劉大人此次相助,不僅是救了和珅一命,更是為朝廷保住了一位能臣。也為老夫撿迴了一些麵子,老夫也在這裏謝過劉大人了!”
劉墉微微一笑,語氣謙遜:“不敢不敢!英廉老大人話過了。劉墉可不敢當啊!和大人若能改過自新,自然是朝廷之福。不過,此次國泰一案,也暴露出朝中不少問題。陛下對此頗為憂慮,我等臣子更應盡心竭力,助陛下肅清官場,還大清一個朗朗乾坤。”
英廉點頭稱是,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劉大人所言極是。朝中積弊已久,若不及時整頓,恐怕後患無窮。老夫雖年事已高,但也願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
劉墉笑了笑,目光中帶著幾分期許:“英廉大人德高望重,若能出麵主持大局,定能事半功倍。陛下對英廉大人也是寄予厚望,還望英廉大人多多費心。”
英廉聞言,臉上露出幾分欣慰之色,拱手道:“劉大人過謙了。老夫雖有心為朝廷出力,但畢竟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今後朝中大事,還需劉大人這樣的能臣多多操持。”
三人又寒暄了幾句,英廉見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辭。和珅也連忙起身,再次向劉墉深深鞠了一躬,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激與敬畏:“劉大人,今日之恩,和珅銘記於心。今後若有任何差遣,和珅定當竭盡全力,絕不推辭。”
劉墉微微一笑,拍了拍和珅的肩膀,語氣溫和:“和大人不必如此客氣。同朝為官,互相扶持本是應當。不過,和大人今後行事,還需多加謹慎,切莫再讓陛下失望。”
和珅連連點頭,語氣堅定:“劉大人放心,和珅定當謹記教誨,絕不再犯。”
送走英廉與和珅後,劉墉站在府門前,望著二人遠去的背影,心中卻是思緒萬千。他知道,和珅此次雖逃過一劫,但他絕不會就此罷手。未來的朝堂,恐怕還會有更多的風波。
“老爺,夜深了,該歇息了。”張成輕聲提醒道。
劉墉迴過神來,點了點頭,轉身走進府中。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朝堂之上的鬥爭遠未結束。而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為大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