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143章 劉墉辭官


    劉墉將那篇告老還鄉的奏章呈給乾隆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本以為曆經這場謠言風波,朝堂的勾心鬥角已讓自己疲憊不堪,渴望能就此歸鄉,安享晚年。然而,乾隆看過奏章後,並未批準劉墉的辭官請求。


    乾隆坐在龍椅上,目光溫和地看著劉墉,緩緩說道:“劉墉啊,朕深知你這些年為朝廷盡心盡力,此次又成功查明謠言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著實辛苦。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怎舍得讓你就此離去。這樣吧,朕準你迴山東老家休息一月,好好調養身心。另外,朕讓皇十五子顒琰與你一同前往,你帶他去視察百姓生活,了解民間風土人情,也讓他從中學些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劉墉心中一凜,趕忙跪地謝恩:“陛下厚愛,臣定不負所托。”他明白,這既是乾隆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顒琰的栽培。


    顒琰得知自己將與劉墉一同前往山東,心中既興奮又緊張。他自幼在宮中長大,雖飽讀詩書,但對民間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此次出行,對他而言,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出發那日,京城的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灑在劉墉與顒琰一行人身上。顒琰身著便服,英姿颯爽,眼中透著對未知旅途的期待。劉墉則一如既往地沉穩,他騎在馬上,向顒琰介紹著此次行程的大致安排。


    他們一路出了京城,朝著山東方向行進。官道兩旁,田野裏的莊稼鬱鬱蔥蔥,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顒琰看著這一幕,不禁感慨道:“劉大人,平日裏在宮中,隻知百姓以耕種為生,卻從未親眼見過這勞作場景,今日一見,方知百姓之辛苦。”


    劉墉微微點頭,說道:“殿下,這天下百姓,以農為本。他們終年勞作,所求不過是風調雨順,能有個好收成,一家老小得以溫飽。而我們為官者,當以百姓福祉為念,切不可辜負了他們的辛勞。”顒琰認真地聽著,將劉墉的話銘記於心。


    行至傍晚,他們來到了一個小鎮。小鎮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攤位,有賣小吃的,有賣雜貨的,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顒琰好奇地東張西望,對這一切都感到新鮮不已。


    劉墉帶著顒琰來到一家客棧,安排好住宿後,他們便來到街上的飯館吃飯。飯館裏坐滿了人,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談論著家長裏短。顒琰聽到鄰桌幾個百姓在談論今年的收成和賦稅,他不禁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一個老者歎著氣說道:“今年這收成還算不錯,可這賦稅要是能再少點就好了,家裏的孩子讀書還等著用錢呢。”


    另一個年輕人附和道:“是啊,咱老百姓就盼著朝廷能多體諒體諒咱們,日子能過得寬鬆些。”


    顒琰聽後,心中有些沉重。他轉頭對劉墉低聲說道:“劉大人,百姓們如此不易,我們該如何是好?”


    劉墉說道:“殿下,這賦稅之事,關乎國家財政,但也需權衡百姓的承受能力。迴去之後,殿下可將今日所聞告知陛下,或許能對政策的調整有所幫助。”


    顒琰默默點頭,他意識到,治國並非隻是書上的大道理,更是要切實解決百姓麵臨的實際問題。


    第二天,他們繼續趕路。路過一個村莊時,看到一群孩子在村口玩耍。其中一個孩子衣衫襤褸,但眼神中透著機靈。顒琰心中一動,走上前去,從懷裏掏出一些碎銀子遞給孩子,說道:“孩子,拿去買點吃的和衣服吧。”


    那孩子卻沒有接,而是說道:“謝謝老爺,我不能要您的錢。我爹說了,人要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顒琰一愣,沒想到一個孩子竟有如此誌氣。劉墉在一旁笑道:“殿下,您看,這便是百姓身上的可貴之處。他們雖生活困苦,但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尊嚴。我們為官者,更應讓他們有尊嚴地生活。”


    顒琰深受觸動,他對劉墉說道:“劉大人,此次跟隨您出行,我真是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又行了幾日,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山東地界兒。劉墉突然饒有興致地對我說:“劉安,咱們再走走我們進京趕考的故道如何?”


    顒琰和甄平齊聲問道:“哦?這故道有什麼說法不成?”我聽後噗嗤一聲笑出了聲,邊笑邊說道:“哈哈!殿下,您可不知道。那次進京因為狼群的事兒,劉墉可把我們坑死了!哈哈哈哈!”


    在一旁的一個年輕護衛說道:“不對呀劉大人!我怎麼沒聽我父親給我說過這段故事呢?”


    我和劉墉聽到後很是驚訝:“你父親?你父親是誰呀?”旁邊的顒琰接過了話茬說道:“他父親是付鈺,他是付鈺的兒子安傑。”


    “哦——!”我和劉墉都感到吃驚和喜悅,“付鈺的兒子也這麼大了!可不是嘛!付鈺也六十有五了吧?好好好!真為付鈺高興,你父親可好?”


    安傑說:“父親挺好!他老人家可沒少講您劉大人的故事,皆讓人驚心動魄,隻是這段故事,他老人家沒講過。”


    劉墉哈哈大笑說道:“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做官,你父親還沒有真正地跟隨我呢,他當然不知道了!”


    通過講述那段故事和與安傑的對話,顒琰對那條故道起了興致,非要走一走我和劉墉走過的那條道。


    王子執意要走,我等也沒辦法。劉墉此時後悔也晚了,隻好答應陪著顒琰走一走那條路了。於是我們一行人從濟南府向東一直來到了淄河邊,又沿著淄河南下來到了廟子村,從廟子村往東我們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我們曾經在這裏打尖的黃鹿井客棧。


    客棧掌櫃的一看我們這麼多人前來住店,滿臉堆笑迎了出來,招唿夥計們趕緊替我們牽馬的牽馬、搬行李的搬行李。掌櫃的一邊迎接我們一邊問:“敢問各位老爺貴姓?”


    “我們家老爺姓劉,名諱劉……”還沒等張成說完,張成就挨了劉墉一巴掌,“胡說八道什麼?我們家老爺姓黃!掌櫃的,這位是我們家少爺黃顒琰!”劉墉說道。


    “怎麼迴事?一個說姓劉,一個說姓黃。但是誰是老爺?誰不是老爺?一會兒姓劉,一會兒姓黃的……”掌櫃的嘟嘟囔囔地說。


    “哦!掌櫃的!這位是劉老爺。這位也是劉老爺。我嘛,是黃老爺的兒子,今天跟著劉老爺一起去諸城探親的!”顒琰開口說道。


    “什麼?劉老爺?劉老爺是諸城人?莫不是諸城逄戈莊的?”掌櫃的驚訝地問道。


    顒琰和劉墉對視一眼,顒琰問道:“你怎麼知道?”掌櫃的一聽高興得蹦了一下說道:“我說今日怎麼會有喜鵲一直在喳喳喳地叫,原來你們真是逄戈莊的劉老爺一家子呀!”說完,趕緊給我們行了叩頭大禮。起身後,就邊喊邊進了後宅。不一會兒攙出來一個老頭,並對老頭說道:“爹!你看看,是不是這位老爺?”


    那老頭仔細地打量著劉墉和我,愣了半天說道:“您就是當年在我們這裏住過的劉墉劉大人?”


    “老爺子!您說的沒錯,這位爺就是劉墉劉老爺!”張成嘴真快,一下子就說出來了。


    這老頭一聽就要下跪參拜,被劉墉一把扶住了:“算了!算了!算了!您就是當年的老掌櫃?快八十了吧?身體還是這麼好!”


    “嗯嗯嗯!托您的福!我這把老骨頭還可以!您劉大人也快七十了吧!看上去挺好的!挺好的!”說完吩咐掌櫃的準備好酒好菜,要好好招待我們一行。


    好麼!這一下子,原本這個小客棧生意不是怎麼太興隆的,這一下子本來不太大的小村莊的人都知道劉墉來了,唿啦一下子小客棧人滿為患。


    顒琰看著這一切,內心十分欣慰。他想劉墉在民間的聲譽真的非常高,這樣的國之棟梁唯我大清才有,如果我能繼承帝位,一定要好好珍惜劉墉。


    我們一行人在此住了一宿,受到了這裏全村人的熱情接待。說穿了,我們一行人都是沾了劉墉的光。


    次日清晨,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入了我們曾經遇到狼群及土匪的山路。這條山路,由於距離濟南府很近,這裏的山匪經常被剿,再加上獵人經常進山打獵,這次通過十分順利。沒過幾日,我們一行人便迴到了諸城逄戈莊老家。


    帶著顒琰來到自己的老宅,老宅雖有些陳舊,但收拾得幹淨整潔。單瑩嫂子和勤格格聽到我們迴來了,在劉希鵬夫婦及劉瀧夫婦的陪同下也出來迎接我們,我們之間的寒暄倒沒什麼。當知道顒琰的身份時,勤格格看著顒琰,老淚縱橫。抱著顒琰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地看了個遍。


    當顒琰知道這位是和碩履親王的女兒勤格格時,立刻跪下來說道:“皇侄給姑姑請安!”然後起身又給單瑩嫂子也請了安。


    劉氏家族聽說我們迴來後,都過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拉著劉墉的手,激動地說道:“墉兒啊,你可算迴來了。這些年,你在京城為咱老百姓爭光了。”


    劉墉笑著說道:“老叔,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不在家的日子,多虧了大家照顧我家。”


    顒琰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他主動與鄉親們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向顒琰訴說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顒琰從鄉親們的口中得知,當地時常會遭受旱災,農田灌溉成了大問題。還有一些年輕人為了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家中隻剩下老人和孩子。


    顒琰將這些情況詳細地記錄下來,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百姓做些實事。


    在山東的日子裏,劉墉帶著顒琰四處走訪。他們去了當地的集市,了解物價情況;去了學堂,關心孩子們的教育;還去了一些手工作坊,考察民間的手工藝發展。


    有一次,他們來到一個陶瓷作坊。作坊裏,工人們正熟練地製作著陶瓷器具。那精美的陶瓷,從泥土到成品,每一步都凝聚著工人們的心血。


    顒琰拿起一個剛燒製好的瓷碗,仔細端詳著,對劉墉說道:“劉大人,這陶瓷如此精美,若能讓更多的人知曉,或許能為百姓帶來更多的收入。”


    劉墉點頭稱讚道:“殿下所言極是。為官者,不僅要關注百姓的溫飽,還要想辦法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讓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當我們準備迴京的時候。劉希鵬提出要和我們一同進京,目的是想混個一官半職的,這下讓劉墉怒火衝天。劉墉讓他跪在祖宗牌位前,手執戒尺狠狠地打在劉希鵬的後背上,邊打邊說:“你這個不長心眼兒的東西,不想著在家好好勞作,陪著你娘,倒想著做官來了!你知道做官的難處麼!”


    他的這一通打,誰也攔不住,疼得劉希鵬呲牙咧嘴的。正在此時,門外來了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看到此景,上前一把將劉墉手中的戒尺奪了下來說道:“好大的官威呀!自從你做了官,你給孩子們帶來了啥好處,嗯?孩子們按照你的意思,在家裏夾著尾巴做人,從不敢說他的父親、爺爺是當朝宰相劉墉的後人,就如同是個普通的百姓,有時候還不如一個普通的百姓呢!在家鄉受了氣,還得我這個做姑奶奶的出麵給孩子們撐腰,你憑什麼打罵孩子們?嗯?”


    這位女人劈頭蓋臉地一頓罵,把劉墉罵懵了,我在一旁也愣住了。這是誰呀?這麼厲害,進門就罵了劉墉一通。當劉墉詢問道:“這位女子,我不認識你啊!你幹嘛這麼霸道?管我們家的事情?”


    單瑩嫂子趕緊說道:“這位是我們的小鳳姑姑!你不記得了?”


    “小鳳姑姑?”劉墉疑惑地問道。


    “是呀!你忘了,你十七八歲那年迴家,還給我磕過頭呢!娶媳婦時,我還幫著接過新娘子呢!隻是你迴家丁憂期間,我認為你是大官兒,就不敢露麵,隻是悄悄地看過你幾次。今兒個,若不是你打劉希鵬,我還是隻看看你,不想露麵的!”小鳳姑姑氣哄哄地說道。


    我一聽是小鳳姑姑,趕緊給小鳳姑姑叩頭施禮。劉墉這時也沒了脾氣,也得給小鳳姑姑叩頭。小鳳姑姑也沒理我們,直接把劉希鵬拉了起來說道:“起來孩子,咱不稀罕做他那個什麼官兒。”


    隻見小鳳姑姑一到,孩子們都集中到小鳳姑姑那裏,有喊姑奶奶的,有喊太姑奶奶的,可算有人給孩子們撐腰了。


    顒琰看到這一幕說道:“這位姑奶奶!你難道不希望孩子們做官麼?”


    小鳳姑姑說道:“這位少爺公子,劉家世代為官,如果做官做到劉墉這樣。這官呀,不做也罷!你到處走走看看,人家誰做官不是弄的家大業大的?唯獨劉墉,不單單把京城裏的祖宅賣了,為了救助山東百姓,還把家裏的田產賣了很多!弄得全家人過日子不得不精打細算,這還像個官宦家庭麼?”


    顒琰這才知道,劉墉老家為何如此清貧。顒琰扭過身去,擦拭了一下眼角的眼淚。迴過頭說道:“這位姑奶奶,在下記住了!多謝您的一番話!”說完給小鳳姑姑鞠了一躬出去了。


    劉墉和我看到顒琰走出了祠堂,趕緊跟了出去。追上顒琰後我說道:“殿下可不必如此,我們家一向如此,長輩們說話向來這樣!”


    “若不是長輩這樣說,我怎麼能知道你們如此清廉?我怎麼知道你們對後人要求如此嚴格?”顒琰站在田埂上望著遠方天空說道。


    “劉大人吶!我想給父皇上書,請求多在山東住些日子,你看如何?”顒琰看著遠方說道。


    劉墉答道:“全憑殿下做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宰相劉羅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掩醜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掩醜陋並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琼中| 南召县| 右玉县| 牡丹江市| 大港区| 湟中县| 元阳县| 旺苍县| 泌阳县| 建德市| 延吉市| 连山| 台中市| 麻江县| 新余市| 鄂托克前旗| 清水河县| 都江堰市| 汝阳县| 吴桥县| 株洲县| 高平市| 霞浦县| 和政县| 盖州市| 淳安县| 千阳县| 突泉县| 桓台县| 江达县| 湖南省| 栾城县| 长兴县| 通榆县| 遂川县| 江川县| 承德县| 牙克石市| 余姚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