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機關算盡
和珅瞧見劉墉等人暗中扶持顒琰,心裏跟明鏡兒似的,他清楚顒琰從骨子裏就瞧不上自己平日裏的做派。他琢磨著,得另找個皇子扶持,將來好把控朝廷。思來想去,他先找上了皇八子永璿。
和珅瞅著劉墉他們對顒琰的暗中助力,心裏頭直犯嘀咕。他明白,要是顒琰日後登基,自己的權勢怕是要打水漂。為了能繼續在朝堂唿風喚雨,和珅鐵了心要再捧一位皇子上位。
一番權衡,和珅盯上了皇八子永璿。永璿這人,聰明伶俐又有才華,在乾隆眾多兒子裏,氣質獨特。他偏愛文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平日裏灑脫隨性,在皇子中顯得與眾不同。
可永璿有腳疾,生性浪蕩,沉迷酒色,舉止輕浮,做事也不靠譜,還被乾隆公開斥責過,在乾隆心中印象極差,這些和珅卻一無所知。
和珅初次與永璿接觸,選在一個春日午後。他挑了處幽靜別院,邀永璿來品茶。永璿應邀而來,隻見別院繁花似錦,茶香四溢。和珅滿臉堆笑迎上去,恭敬道:“八阿哥,久聞您對茶道造詣頗深,今日備了些好茶,還望您品鑒。”永璿微微點頭,神色淡然地走進屋內,入座後隨意掃了眼桌上茶具,說道:“和大人有心了。 ”
品茶間,和珅不著痕跡地說起朝堂局勢。他輕歎一聲:“八阿哥,如今朝堂各方勢力複雜,有人為私利暗中扶持皇子,這對大清江山可不是好事。”永璿皺眉,放下茶杯問:“和大人何意?”和珅心中暗喜,覺得機會來了,緩緩說道:“八阿哥英明,想必也察覺劉墉等人扶持顒琰。顒琰若登基,朝堂風氣恐怕改變,像您這樣有才華的人,能否施展抱負可就難說了。”
永璿聽了,心中一動。他本就覬覦皇位,隻是一直沒機會和助力。和珅這話,如同在他平靜的心湖投下石子。但永璿心思深沉,沒立刻表態,隻淡淡說:“和大人,此事重大,容我再想想。”和珅見狀,也不著急,微笑道:“八阿哥盡管考慮,在下是為大清江山和您的前程著想。”
此後,和珅多次與永璿接觸,不斷描繪未來登基後的美好前景,還暗中透露自己在朝堂的勢力,表明定能助他登上皇位。在和珅的遊說下,永璿漸漸心動。
然而,永璿也有顧慮。他知道和珅在朝中樹敵眾多,與他合作,雖能獲得助力,但也可能陷入紛爭。而且,他不確定和珅是否真心,萬一被當作棋子,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永璿猶豫不決時,一件事改變了他的態度。一日,永璿在宮中偶遇顒琰,顒琰神色輕蔑。永璿迴宮後越想越氣,覺得自己不比顒琰差,為何受此輕視。這時,和珅的話在耳邊響起:“八阿哥,以您的才華,若登皇位,定能開創盛世,豈能被顒琰小瞧。”
經過激烈思想鬥爭,永璿決定與和珅合作。和珅得知後大喜,立刻為永璿謀劃。
和珅利用人脈,為永璿拉攏一批官員。這些官員,有的貪圖和珅權勢,有的欣賞永璿才華。他們在朝堂為永璿造勢,稱讚其賢能,隱隱將他推為儲君候選人。
同時,和珅暗中搜集顒琰把柄。他買通顒琰身邊下人,留意其一舉一動。隻要顒琰犯錯,和珅就抓住機會在乾隆麵前參奏。
永璿在和珅教導下,努力在乾隆麵前表現。他勤奮學習治國之術,奏對時能引經據典,提出獨到見解,乾隆對他另眼相看。
但劉墉等人很快察覺和珅與永璿的小動作。劉墉深知和珅詭計多端,若永璿登基,大清江山危矣。於是,他與支持顒琰的大臣商議對策。
劉墉說:“和珅與永璿勾結爭位,其心可誅。我們要揭露他們的陰謀,讓皇上看清真麵目。”朱珪皺眉道:“和大人權勢大,貿然行事恐打草驚蛇。”劉墉沉思片刻:“不能硬來,需從長計議。先搜集證據,同時讓顒琰謹言慎行,不給和珅機會。”眾人紛紛點頭。
一場無聲的皇位爭奪戰,在朝堂悄然展開。和珅與永璿一方,劉墉與顒琰一方,各施手段,互不相讓。
永璿有和珅支持,行事愈發高調。他以為有靠山便高枕無憂。一日,永璿在宮中大擺宴席,邀請皇子大臣。宴席上,永璿喝得酩酊大醉,口出狂言:“這太子之位,遲早是本王的。”這話很快傳到乾隆耳中。
乾隆大怒,將永璿召入宮中訓斥。永璿酒醒後悔不已,但已無法挽迴乾隆的印象。
和珅得知後暗叫不好。他深知乾隆忌諱皇子爭位,永璿此舉觸碰底線。為挽迴局麵,和珅鋌而走險。
和珅讓永璿買通太醫,在乾隆藥中下慢性毒藥。他想,隻要乾隆身體衰弱,無法理政,就可扶持永璿登基。
然而,計劃敗露。太醫院一位老太醫發覺端倪,怒斥下藥太醫。下藥太醫怕全家受牽連,謊稱看錯藥方。
最終,下藥太醫因不符合太醫準則和醫德被逐出太醫院,和珅計劃落空。
禍不單行,永璿因嫖娼時發怒推妓女下樓,致其死亡,被順天府抓走。乾隆得知後嚴厲申飭,將他關進宗人府。和珅的希望徹底破滅。
但和珅並未氣餒,他又把目標轉向永璘。
皇十七子永璘是顒琰同母弟弟,生母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永璘自幼不愛讀書,喜歡遊玩,對政治不感興趣,曾表示不想當皇帝,隻想自由自在生活。
和珅望著永璿被宗人府帶走的背影,懊惱不已。精心策劃的扶持計劃泡湯,但他怎會輕易放棄。在他看來,掌控朝廷走向是保住權勢的關鍵。既然永璿不行,那就試試永璘。
和珅了解到永璘喜歡新奇玩意兒,便花重金搜羅奇珍異寶,在京城繁華地段尋一精巧園子,布置得美輪美奐,準備以此接近永璘。
一日,和珅修書邀請永璘:“十七阿哥,久聞您雅好世間奇物,和某近日偶得稀罕玩意兒,置於園子,特邀您品鑒,望賞光。”永璘本就對新奇事感興趣,接到信後稍作思索便決定前往。
永璘來到園子,被眼前景象吸引。園中亭臺樓閣錯落,假山流水相映,各處擺滿奇珍,從西域琉璃到江南蘇繡屏風,應有盡有。和珅滿臉堆笑迎上來:“十七阿哥,您大駕光臨,園子蓬蓽生輝。”永璘四處打量:“和大人,這園子有趣,玩意兒也難得。”
兩人在園中漫步,和珅借機提及朝堂:“十七阿哥,如今朝堂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有人拉幫結派,您這樣品性純良、無心爭鬥的皇子,日後恐受牽連。”永璘皺眉:“和大人,我對朝堂紛爭沒興趣,隻想逍遙過日子。”
和珅不氣餒:“十七阿哥,樹欲靜而風不止。就說顒琰,有劉墉等人扶持,他日登基,恐怕對您不利。您與他是同母兄弟,他大權在握,能容您這般自在?”永璘心中一動,他雖無心皇位,但不想被兄長壓製,失去自由。
和珅見永璘猶豫,繼續說道:“十七阿哥,以您聰慧,若得助力,在朝堂有一席之地,既能自保,又能繼續逍遙。和某願為您效犬馬之勞。”永璘看了和珅一眼:“和大人,容我想想。”和珅忙道:“十七阿哥盡管考慮,和某隨時等候吩咐。”
此後,和珅多次邀請永璘,或設宴園中,或送珍貴寶物。同時,安排文人墨客與永璘結識,這些人在交往中暗示,若在朝堂有作為,能更好實現誌趣,不受拘束。
在和珅的攻勢下,永璘漸漸動搖。但他心中仍有顧慮,深知和珅口碑不好,與他合作恐惹非議,且不確定和珅真實意圖,擔心被當作工具。
就在永璘猶豫不決時,一件事改變了他的想法。一日,永璘宮外遊玩,遇地痞流氓欺負賣藝女子,他上前製止。沒想到,這些地痞是朝中大臣家奴親戚,不僅不把永璘放在眼裏,還惡語相向。永璘大怒動手,雖武藝不俗,但對方人多,漸漸落了下風。
關鍵時刻,和珅安排保護永璘的人趕到,趕走地痞。永璘對和珅感激不已,心中抵觸少了幾分。
迴到府中,永璘思索和珅的話,又想到今日之事,覺得若在朝中無勢力,日後麻煩不斷。經過內心掙紮,永璘決定與和珅深入談談合作。
和珅得知永璘願意見他,大喜過望。見麵後,永璘直言:“和大人,我可與你合作,但你不能幹涉我生活,我也不參與複雜政治鬥爭。我隻想在朝堂安穩立足,保護自己和身邊人。”和珅連忙點頭:“十七阿哥放心,和某一定遵守約定,全力扶持您。”
劉墉等人很快察覺和珅與永璘往來。劉墉對朱珪說:“和珅又在扶持皇子,這次是永璘。永璘雖無心皇位,但和珅有手段讓他入局。我們必須阻止,否則朝堂又要混亂。”朱珪點頭:“和珅勢力大且行事詭秘,要小心應對。先派人監視,找到證據再奏明皇上。”
和珅為讓永璘在乾隆心中留好印象,精心安排他參與朝廷事務。挑選簡單又能體現能力的差事,永璘在和珅指點下完成得有模有樣,乾隆對他另眼相看。
然而,永璘缺乏政治經驗,在商議河工事務時,提出不合理方案。和珅雖極力維護,但仍遭大臣質疑,其中不少是劉墉支持者,他們借此指責永璘不懂裝懂,擾亂決策。
永璘委屈不已,覺得自己本不想參與,都是和珅勸的,如今卻這般境地。和珅趕忙安撫:“十七阿哥,這是小挫折。那些大臣嫉妒您得皇上賞識,故意為難。別灰心,我們再努力,皇上定會看到您的能力。”
為彌補失誤,和珅私下找來水利專家,幫永璘惡補知識。又買通大臣,讓他們在朝堂誇讚永璘虛心好學、勇於擔責。在和珅運作下,此事漸漸平息。
但劉墉等人沒罷休。他們深知不阻止和珅扶持永璘,後患無窮。於是,安排人手深入調查往來細節,試圖找到關鍵證據。
在此期間,永璘對政治鬥爭感到厭倦。他發現與和珅合作後,自由生活不再,每天麵對複雜人際關係和朝廷事務。而且,他察覺和珅並非完全真誠,更多是為自己權勢。
一日,永璘找到和珅:“和大人,我不想參與了。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每天提心吊膽,還要麵對紛爭。”和珅心中一緊,知道若永璘退出,計劃又要落空。趕忙說道:“十七阿哥,再堅持一下。如今已有進展,再努力就能站穩腳跟。到那時,您就能按自己意願生活,沒人敢指責您。”
永璘猶豫了,看著和珅急切眼神,心中五味雜陳。最終,決定再給和珅一次機會,但明確表示,若再出麻煩,就徹底退出。
和珅為挽迴局麵,決定策劃大功,讓永璘在乾隆麵前出彩。他得知邊疆一處常遭外敵侵擾,百姓苦不堪言,覺得這是機會。說服乾隆,讓永璘帶兵平定。
永璘雖無帶兵經驗,但在和珅鼓勵下接下任務。和珅為他挑選將領,籌備糧草兵器,傳授行軍策略,希望他旗開得勝。
永璘帶兵到邊疆,初到時對戰場局勢陌生恐懼。在將領幫助下,他漸漸鎮定,開始研究敵軍部署和作戰特點,尋找破敵之策。
經過觀察,永璘發現敵軍補給線長,防守有漏洞。與將領商議後,決定偷襲糧草大營。在一個月黑風高夜,永璘親自帶領精銳部隊,悄悄接近大營。發起突襲時,敵軍毫無防備,糧草大營火光衝天。敵軍軍心大亂,永璘趁機指揮大軍進攻,敵軍大敗而逃。
這場勝利讓永璘在軍中威望大增,乾隆下旨嘉獎,他在朝堂地位也大幅提升。和珅大喜,覺得計劃走上正軌。
然而,劉墉等人沒放棄。調查中發現,和珅籌備永璘出征時,私自挪用部分軍餉填私庫。劉墉覺得機會來了,收集大量證據,準備奏明乾隆。
就在劉墉準備上奏前夕,和珅得到風聲。他大驚失色,深知若此事被乾隆知曉,自己和永璘都將陷入絕境,計劃徹底失敗。
和珅趕忙找到永璘,告知事情嚴重性。永璘又驚又怒,沒想到和珅會這麼做。和珅苦苦哀求永璘幫忙應對。永璘雖不齒和珅行為,但此時兩人已綁在一起,若和珅倒臺,自己也脫不了幹係。
永璘思索再三,讓和珅盡快補齊挪用軍餉,找可靠之人偽造賬目掩蓋此事。和珅照做,動用家財補齊軍餉,買通官員做假賬。
劉墉上奏後,乾隆大怒,派人調查。和珅等人已做好準備,調查人員沒發現破綻。和珅又在一旁巧言令色,稱是劉墉等人誣陷,打壓永璘。乾隆雖有疑慮,但因證據不足,隻能暫時作罷。
此事後,永璘對和珅更加警惕。他明白和珅為利益不擇手段。而和珅也知道,與永璘信任出現裂痕,必須彌補,否則計劃仍可能失敗。
之後,和珅一方麵繼續在朝堂鞏固永璘地位,一方麵收斂行為,不敢輕易冒險。劉墉等人也沒放棄,一直在找機會揭露和珅陰謀,阻止他扶持皇子掌控朝廷。朝堂上的權力博弈仍在激烈進行,各方暗中較勁,等待下一個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