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152章 恆山問道


    當我們一行人剛剛走了不到五十裏,行至一個山口時,山穀中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眾人頓時警覺起來,王傑說道:“殿下,情況不妙,恐怕有埋伏。”


    顒琰臉色凝重,說道:“大家小心,不可慌亂。看看是什麼人敢在此處放肆。”


    話音剛落,隻見林虎帶著一群人從山穀兩側衝了出來。林虎手持長刀,大聲喊道:“呔!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打此處過,留下買路財!”


    我們心中雖感驚訝,但自恃對付這夥強盜綽綽有餘。於是,甄平上前說道:“你是何人?竟敢攔截朝廷命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林虎冷笑一聲:“哼,爺爺怕天、怕地,就是不怕你們這些當官兒的。弟兄們,給我上,殺一個是一個,全殺了老子帶著你們做大王!殺——!”說罷,他帶頭殺向我們。甄平帶著身旁的護衛連忙上前阻攔,雙方頓時混戰在一起。


    就在此時,秉筆太監也趕到了現場。他看到眼前的劉墉時,心中害怕極了,正想轉身逃跑,卻被錢灃一眼認出:“你是宮中的太監,為何會在此處?”


    太監嚇得癱倒在地,嘴裏不停地說著:“饒命啊,饒命啊,是和……。”下麵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被林虎手下的一個人一刀砍死了。


    這些人衝向我們,目的是想殺了顒琰。大家全力保護顒琰時,林虎卻悄無聲息地來到我們抓住的那個太監的囚車旁,一刀也把這家夥捅死了。兩個太監就這樣糊裏糊塗地被殺了。


    眼見宣旨太監被殺,鮮血濺了一地,眾人皆是一驚。林虎趁著眾人分神之際,手中長刀一揮,朝著顒琰的方向猛衝過去,嘴裏還叫嚷著:“都給我閃開,今天誰也救不了這小子!”


    甄平見勢不妙,急忙轉身,用手中的劍去抵擋林虎。刀劍相交,發出一聲刺耳的金屬碰撞聲。林虎力大勢沉,這一擊震得甄平手臂發麻,但甄平咬緊牙關,死死抵住,不讓林虎前進一步。


    與此同時,其他護衛也與林虎的手下們展開了激烈拚殺。山穀中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錢灃雖不通武藝,但他心思敏捷,一邊躲避著四處飛濺的刀光劍影,一邊大聲唿喊,提醒著眾人小心。


    朱珪站在顒琰身旁,神色鎮定,高聲說道:“殿下莫慌,劉大人帶來的護衛皆是精銳,定能將這些賊人擊退!”顒琰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注視著戰局,心中雖有些擔憂,但他相信眾人定能化險為夷。


    劉墉則站在一旁,冷靜地觀察著局勢。他深知這些賊人來者不善,絕非普通強盜。看到林虎如此兇悍,一心要取顒琰性命,他心中暗忖,必須盡快想辦法製服此人,才能讓眾人脫離險境。


    此時,一名護衛不慎被林虎的手下砍傷,鮮血直流。但其他護衛毫不退縮,反而更加勇猛,他們相互配合,逐漸占據了上風。林虎見勢,心中有些著急,他深知再這樣下去,自己這夥人恐怕都得交代在此處。


    突然,林虎虛晃一招,騙過甄平,然後猛地轉身,朝著錢灃衝去。錢灃躲避不及,眼看長刀就要落下,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傑眼疾手快,撿起地上的一塊石頭,用力朝林虎扔去。石頭正中林虎的手臂,林虎吃痛,長刀差點脫手。


    趁著林虎分神,甄平趁機攻上,一劍刺向林虎的肩膀。林虎怒吼一聲,強行避開要害,但還是被劃傷了手臂。他知道今日之事已難以成功,再糾纏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林虎猛地吹了一聲唿哨,這是他們撤退的信號。那些正與護衛們拚殺的手下聽到唿哨聲,立刻放棄戰鬥,朝著山穀深處逃去。林虎也顧不上手臂的傷勢,轉身跟著眾人逃竄。不一會兒,山穀中便不見了他們的蹤影,隻留下一片狼藉和眾人急促的喘息聲。


    顒琰看著遠去的賊人,心中暗暗慶幸。他轉過身,對著劉墉、甄平以及其他護衛感激地說道:“今日多虧了各位,若不是你們奮勇抵抗,我等恐怕都要遭了賊人毒手。”眾人紛紛表示這是職責所在。


    劉墉看著那具死去的宣旨太監的屍體,眉頭緊皺,說道:“看來此事背後定有主謀,這太監臨死前欲言又止,提到了‘和’字,難道是和珅?”眾人聽後,皆是心中一凜,覺得此事越發複雜起來。


    顒琰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管幕後主謀是誰,此事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劉大人,還請您與我一同速速趕迴京城,將此事稟明皇阿瑪。”劉墉點頭稱是,於是眾人收拾一番,繼續踏上迴京的路途。一路上,眾人皆警惕萬分,生怕再遭遇什麼不測。


    兩個太監都死了,人證皆無,隻剩下一道假聖旨。即便猜到與和珅有關係,卻也死無對證了。無奈,我們一行人隻好迴京複命。


    一行人離開山穀戰場,向著京城方向趕路。一路上眾人雖警惕萬分,但並未再遇什麼意外。隻是那死去太監未說完的“和”字,如陰雲般籠罩在眾人心中,讓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這天,當眾人來到山西大同,路過恆山時,顒琰看著那巍峨聳立的山峰,突然說道:“各位師傅,學生想去拜山。一來,願保佑我大清江山永固;二來,祈願護佑我們接下來迴京路上平安順遂;三來,也去去咱們身上這晦氣。”朱珪、劉墉等人聽後,略一思索,皆覺得這事兒可行。一來顒琰身為皇子,有此祈願合乎情理;二來在這緊張的局勢下,適當的停歇與祈福也能舒緩眾人的神經。於是,大夥便改變行程,向著恆山而去。


    行至恆山腳下,抬頭望去,隻見山勢陡峭,雲霧繚繞,廟宇樓閣在山林間若隱若現。顒琰不禁感歎:“此山如此雄偉,難怪被譽為北嶽,想必定有神靈庇佑。”劉墉在旁附和道:“殿下所言極是,恆山自古便是聖地,承載著無數人的祈願,想必今日殿下誠心參拜,定能如願。”


    眾人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而上,山路兩旁古木參天,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更添幾分幽靜。走了一陣,便來到了一座名為“真武廟”的廟宇前。廟門古樸厚重,上方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威鎮恆山”四個大字。顒琰整了整衣冠,率先踏入廟中。


    廟內香煙嫋嫋,一尊真武大帝的神像威嚴地端坐在神龕之上,目光炯炯,仿佛俯瞰著世間萬物。顒琰恭敬地走上前去,拿起香燭,點燃後深深鞠躬,心中默默祈禱著大清國運昌盛、眾人平安。拜完之後,顒琰轉身看向劉墉,問道:“劉大人,你說這真武大帝在民間素有護國佑民之說,這其中可有什麼典故?”


    劉墉略微思索,說道:“殿下,相傳真武大帝乃北方之神,法力無邊。在古時,天下大亂,妖魔橫行,真武大帝下凡降妖除魔,護佑百姓。百姓感其恩德,便立廟供奉,祈求他能永保世間太平。咱們大清自開國以來,曆經風雨,真武大帝想必也一直在庇佑著我朝。”


    顒琰微微點頭,又問:“那依劉大人之見,我大清如今內憂外患,真能憑借這神靈庇佑化解危機嗎?”劉墉看著顒琰,神情嚴肅地說:“殿下,神靈庇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朝上下齊心協力,勵精圖治。就如這恆山,雖有神靈坐鎮,但若無人修繕廟宇、維護山路,又怎能讓四方信徒前來參拜,感受其威嚴呢?”


    顒琰聽後,陷入沉思。一旁的朱珪見狀,上前說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殿下。如今我朝雖麵臨諸多困難,但隻要咱們君臣一心,以民為本,定能化解危機,再創盛世。這參拜神靈,更多的是為了堅定咱們的信念,鼓舞士氣。”顒琰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兩位大人說得對,本王定當牢記於心。”


    離開真武廟後,眾人繼續前行。又走了許久,來到了一座名為“懸空寺”的奇特廟宇前。這座寺廟仿佛憑空懸於山崖之上,依靠著幾根纖細的木柱支撐,卻曆經千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顒琰看著這不可思議的建築,驚歎道:“如此奇景,真乃鬼斧神工!這懸空寺又是因何而建呢?”


    錢灃上前一步,說道:“殿下,這懸空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當時佛教盛行,為了弘揚佛法,便在這懸崖絕壁之上修建了此寺。它集佛、道、儒三教於一體,體現了古人兼容並包的胸懷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顒琰走進寺內,隻見殿宇樓閣錯落有致,各種佛像、神像栩栩如生。在一處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的殿堂裏,顒琰停下腳步,問王傑:“王傑,你說這佛教講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那與我大清治國之道可有相通之處?”


    王傑躬身答道:“殿下,佛教的慈悲與普度,與我大清以民為本的理念確有相通之處。治國如修行,需心懷百姓,關愛眾生。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這就如同佛教所說的‘眾生皆苦,度人度己’,咱們大清若能讓百姓脫離困苦,便是為國家積福。”


    顒琰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道:“那這三教合一的懸空寺,又蘊含著怎樣的深意呢?”朱珪接口道:“殿下,三教合一體現的是一種和諧與包容。佛、道、儒雖教義有所不同,但皆倡導人心向善、修身養性。我朝亦是如此,麵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唯有包容並蓄,才能凝聚人心,使國家長治久安。”


    顒琰聽後,心中豁然開朗,說道:“幾位大人所言,讓學生受益匪淺。看來這恆山之行,不僅是參拜祈福,更是增長見識,領悟治國理政之道。”


    眾人在懸空寺內四處參觀,感受著這千年古寺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離開懸空寺後,日頭已漸漸西斜,餘暉灑在山林間,給恆山染上了一層金黃。顒琰望著那連綿的山脈,心中感慨萬千。


    這時,甄平說道:“殿下,天色漸晚,咱們是否該找個地方歇息了?”顒琰點頭道:“也好,今日在這恆山之上收獲頗豐,明日咱們再繼續參拜其他廟宇。”於是,眾人在恆山山腰的一處道觀中借宿下來。


    夜晚,顒琰躺在榻上,思緒萬千。白天在恆山的所見所聞,讓他對大清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要想讓大清江山永固,僅憑神靈庇佑遠遠不夠,還需君臣上下一心,不斷努力。


    想著想著,顒琰迷迷糊糊地來到了一個庭院,庭院內到處是靄靄迷霧。顒琰沿著時隱時現的頑石小道,忽忽悠悠地就到了一座好像是哪位女子的閨房,但又不像是閨房。正待他猶豫是否進入時,突然看到一個道姑一樣的人說道:“留得石屋在,擁得賈青長”,然後迴頭看了他一眼就消失了。他想上前問問這是一句什麼偈語,一用力醒了,原來是南柯一夢。


    第二日清晨,顒琰早早起身,與眾人一起繼續踏上拜山之旅。他們來到了一座名為“恆宗殿”的廟宇前。這座廟宇氣勢恢宏,是祭祀北嶽恆山之神的地方。顒琰走進殿內,對著恆山神位虔誠參拜。


    參拜完畢,顒琰走出殿外,看著遠處的山巒,對劉墉說:“劉大人,這恆山之神,掌管著一方水土,庇佑著無數百姓。那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又該由誰來真正守護呢?”


    劉墉看著顒琰,認真地說:“殿下,大清的江山社稷,自然是由皇上、殿下以及滿朝文武共同守護。但歸根結底,是由天下百姓來守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根基穩固。”


    顒琰皺眉道:“劉大人說得對,可如今百姓生活仍有諸多困苦,學生該如何是好?”朱珪在旁說道:“殿下,當務之急,是要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汙吏,讓朝廷的政令能夠切實惠及百姓。同時,鼓勵農桑,發展經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顒琰聽後,堅定地說:“兩位大人放心,學生定當以此為己任。待迴到京城,定要向皇阿瑪稟明此事,共同商討治國良策。”


    眾人又在恆山上參拜了幾座廟宇,每到一處,顒琰都會與大臣們探討一些關於治國、民生、文化等方麵的問題。大臣們也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不知不覺,已到了晌午。眾人在一處亭中稍作休息,吃了些幹糧。顒琰看著周圍的美景,心中的陰霾似乎也一掃而空。他說道:“此次恆山之行,收獲滿滿。不僅感受到了恆山的雄偉壯麗和深厚文化,更讓學生明白了許多治國理政的道理。”


    劉墉笑著說:“殿下能有此感悟,實乃大清之福。這恆山就如同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了國家治理中應有的包容、堅定與為民之心。”


    休息過後,眾人開始下山。下山的途中,顒琰仍在迴味著這兩天在恆山上的點點滴滴。他深知,此次恆山之行隻是一個開始,迴到京城後,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但此刻,他心中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當眾人終於下了恆山,再次踏上迴京的路途時,顒琰迴頭望了望那漸行漸遠的恆山,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大清江山更加穩固,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而這座雄偉的恆山,也將永遠留在他的記憶中,成為他前行道路上的激勵和指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宰相劉羅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掩醜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掩醜陋並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平舆县| 云霄县| 沿河| 唐山市| 巴林右旗| 平定县| 虹口区| 固阳县| 翁牛特旗| 吉木萨尔县| 西丰县| 如东县| 阿荣旗| 阿克苏市| 上林县| 沂南县| 鞍山市| 海淀区| 陵川县| 九龙坡区| 海口市| 阳山县| 孙吴县| 桓仁| 天长市| 龙陵县| 库伦旗| 黑山县| 利辛县| 孟村| 桦甸市| 嘉禾县| 湟源县| 河西区| 陕西省| 铁力市| 阿巴嘎旗| 土默特左旗| 江门市|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