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很生氣。
李太後太不把他放眼裏了。
他堂堂大明皇帝,動不動就要罰跪,不跪還要命人動手。
曆朝曆代,誰敢這麼羞辱當朝皇帝?
他迴到禦書房之後還氣得直喘粗氣呢。
這會兒他壓根就沒心思批閱奏折。
馮保站在一邊那是滿臉擔憂之色,那眉頭都快皺成一團了。
李太後可是後宮之主啊,他幫著這毫無權力的小皇帝把人家給得罪了,這小皇帝真能保住他嗎?
“站住,幹什麼的?”
“瞎了你的狗眼啊,不知道灑家是慈寧宮管事嗎,讓開,灑家來傳太後懿旨的。”
外麵突然傳來一陣爭吵。
緊接著,滿臉蠻橫的慈寧宮管事太監孫德秀便疾步走進來,捧著份如同聖旨般的東西,尖聲道:“傳太後懿旨,萬歲爺接旨。”
我接你嗎!
萬曆忍不住怒吼道:“滾!”
太後懿旨有用嗎?
《皇明祖訓》,後宮不得幹政,太後的懿旨原本是沒用的。
但是,萬曆朝,太後懿旨是有用的。
因為萬曆繼位的時候還不到十歲,根本就不懂事,發不了聖旨。
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就是被李太後的懿旨逐出朝堂的,由此可見李太後的懿旨威力有多大。
李太後其實是個很會玩弄權謀之術的人,當時她就是聯合張居正和馮保掌控了後宮大權乃至朝堂大權。
野史還瞎說什麼她張居正關係極好,那就是個笑話,張居正其實就是她掌權的工具而已。
如果她真跟張居正的關係好,她就不可能選張四維接任首輔,而且,以她的權勢,隻要她一句話,張居正的家人就不會被害得那麼慘。
現在張居正死了,馮保又不大聽話了,所以她想換工具了。
她沒有選張居正的弟子,也沒有選張居正的門人,更沒有選馮保,她選擇聯合高拱的弟子張四維和自己的親信張宏來繼續執掌後宮大權乃至朝堂大權。
曆史上,她成功了。
萬曆是一直活在她的陰影之下,根本就沒什麼權力,連自己給自己做主的權力都沒有。
但是,現在她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因為年少的萬曆皇帝已經變得極度叛逆。
這少年天子想奪迴皇權,自己當家做主。
不過,馮保還是有點不敢得罪李太後。
他見萬曆不接懿旨,連忙上前接過懿旨,雙手舉過頭頂,躬身呈到萬曆跟前。
李太後到底想幹什麼?
萬曆接過懿旨一看,立馬氣得把懿旨揉成一團,砸孫德秀身上,怒吼道:“滾,再不滾宰了你!”
這小皇帝發起脾氣來真會胡亂殺人,今早上就殺了七個啊!
孫德秀聞言,連忙拿起懿旨一溜煙跑了。
馮保見狀,忍不住問道:“萬歲爺,太後的懿旨裏說了什麼?”
萬曆餘怒未消道:“她讓朕即刻下旨,將你革職查辦,然後在剛那家夥跟前跪兩個時辰,就饒了朕這一迴!”
這下麻煩大了,李太後都下懿旨要收拾他了。
馮保聞言,那臉上都不由得露出一絲慌亂之色。
萬曆卻是盯著前方怔怔出神,努力的迴想著。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大明走向滅亡的深淵跟這個李太後也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張四維出任首輔一事,那就是李太後做的主。
至於為什麼李太後會選擇高拱的弟子張四維。
那是因為張四維有錢有勢,而且這家夥異常陰險,很會忽悠人。
這家夥的後臺那可是硬的嚇人,家裏的錢也多得嚇人。
蒲州三大豪族,原兵部尚書王崇古的王家、原兵部尚書轉吏部尚書楊博的楊家和張四維的張家那就是晉商裏麵排名前三的三大豪族,一個個都富可敵國。
而且他們三家都是姻親,王崇古就是張四維的親舅舅。
王崇古和楊博那可都在朝堂之上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而且還都一路晉升到了六部尚書,門生故舊幾乎遍布整個朝堂,再加上高拱的門生故舊也都聽張四維的,這家夥的權勢簡直嚇死個人。
張居正在世的時候,那都因為這家夥的權勢不敢動這家夥。
這家夥也陰險得很,裝得異常聽話,從不跟張居正作對。
其實,這家夥是在暗地裏收買李太後身邊親信,準備奪權。
張居正一死他就在李太後的支持下變成了內閣首輔。
緊接著他就開始清算張居正了。
李太後讓張四維出任首輔可謂禍國殃民,張居正變法就是這家夥廢除的。
這家夥廢除變法以後土地兼並不但沒有得到遏製,反而愈演愈烈,直接導致崇禎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原本正走向中興的大明,就這麼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還有,李太後婦人之仁,還做出了一件直接導致大明滅亡的蠢事。
她救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剛起兵造反的時候也就聚集了百來號人,遼東將領都建議圍剿。
以當時遼東鐵騎的實力,剿滅努爾哈赤這百來號人簡直不要太簡單。
李太後了解了情況之後竟然說人家的爹和爺爺都死在了亂軍之中,太可憐了,需得安撫。
結果,努爾哈赤起兵造反,大明朝廷不但沒有派兵圍剿,反而賜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複給建州衛左都督敕書!
努爾哈赤因此名正言順揮兵一統女真諸部,實力暴漲,從而導致萬曆末年薩爾滸大敗,大明邊軍精銳傷亡殆盡。
這事是真的,努爾哈赤還因此留下遺訓,要子孫後人不忘李太後之恩,年年供奉。
順治入關之後,特意命人在紫禁城東華門外修建了一座單獨的祠堂,供奉李太後。
努爾哈赤的子孫後人,曆代皇帝足足供奉了李太後兩百多年!
還有就是萬曆朝有名的國本之爭。
李太後選擇了站在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那邊,逼當時的萬曆立朱常洛為太子。
因為皇長子朱常洛的生母是李太後宮裏的宮女。
結果,氣得當時的萬曆幾十年不上朝。
這還沒完,萬曆朝之後大明朝廷之所以沒錢,那並不是因為萬曆三大征,而是因為兩個女人。
第一個女人就是李太後,她寵溺潞王,任憑潞王揮霍無度。
萬曆十一年,潞王大婚,奢靡無比,戶部撥款五百萬兩還不夠,還挪用了邊軍軍費九十多萬兩,京城的珠寶首飾都被收購一空。
緊接著,萬曆十七年,潞王就藩衛輝府,李太後一定要當時的萬曆賜下金三十萬兩,良田一萬頃。
金三十萬兩按當時的比價就是四百多萬兩白銀,良田一萬頃就是一百萬畝。
潞王去就藩的時候光是財貨就裝滿了五百多艘漕船,由此可見,李太後給這寶貝兒子弄了多少錢。
第二個女人就是鄭貴妃。
鄭貴妃大概是氣不過李太後不讓她兒子當太子,又給潞王賜下這麼多的錢財和良田。
所以,她兒子福王就藩的時候,她一定要當時的萬曆賜下比潞王就藩時還多的金銀和田地。
結果,當時的萬曆把自己派太監搜刮了幾十年的金銀財寶全給了福王,並賜給福王良田四萬頃。
四萬頃那就是四百萬畝啊,戶部根本就收不來這麼多良田,最後東拚西湊才湊了兩萬頃。
大明朝廷自此窮得叮當響,泰昌、天啟、崇禎那都沒有福王和潞王有錢。
可以說,大明滅亡並不是始於他萬曆,而是始於李太後!
這個女人生生把大明給毀了。
問題,這個女人名義上還是他生母啊,他能大義滅親嗎?
而且,現在後宮還是這個女人做主,馮保都怕這個女人,他想滅都滅不了啊。
怎麼辦?
萬曆正怔怔出神呢,外麵突然傳來一聲通傳;“萬歲爺,吏部尚書梁夢龍求見。”
梁夢龍?
此人也是張居正的弟子,原本掛的是兵部尚書銜,軍功卓著。
張居正一死,吏部尚書王國光這個鐵桿盟友就被革職查辦。
梁夢龍因為隻掛了兵部尚書銜,沒有實職,所以遷了吏部尚書。
這家夥按道理應該跟申時行是一夥的啊,因為申時行倒向了張四維,這家夥才能遷吏部尚書。
如果這家夥跟申時行不是一夥的,那根本就不大可能出任吏部尚書。
這個時候,這家夥來幹什麼呢?
萬曆細細想了想,還是朗聲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