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還是竄起來了。
大明朝廷為什麼要封其龍虎將軍,複給建州衛左都督敕書,這一直是一個迷。
李太後婦人之仁,可憐他,這並不是關鍵。
關鍵是身處深宮之中的李太後為什麼會突然間可憐一個幾千裏之外素不相識之人。
這裏麵當國的張四維肯定起了關鍵作用,要不然就算李太後下懿旨那也封不了努爾哈赤。
曆史上,張四維是怎麼和努爾哈赤聯係上的,八大皇商又是如何幫後金幹翻大明的,這些都被掩蓋在重重迷霧之中,根本無跡可尋。
現在,遼東大軍全部韃靼牽製在西線,萬曆更是遠隔千山萬水,根本沒辦法去收拾努爾哈赤。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大明注定要經此一劫。
其實,萬曆十一年春亂的還不止遼東,西南邊境的雲貴那也亂了。
原緬甸宣慰司脫離大明掌控,建立東胡王朝,東胡王都率二十多萬大軍殺到順寧府和盞達了。
黔國公沐昌祚也發了急報,隻是因為路途太遠,雲貴的急報比遼東的急報到得遲一點而已。
萬曆也沒有辦法,他隻能加緊打造武器裝備,擴充京營,為接下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曆史上,萬曆朝好像隻有三大征,這就是個誤區。
其實,萬曆朝是四大征,隻是前麵的三大征都贏了,最後征討建奴卻輸了。
這四大征是一場都不能輸,輸一場大明就是萬劫不複。
所以,這年頭武力才是關鍵,相信文官的自廢武功那就是找死,窮兵黷武才是王道!
洪武朝和永樂朝那就是明證。
永樂朝之後,大明就在文官的引導下越走越偏,土木堡之變其實早就可以預見,重文輕武,大明還能打勝仗嗎?
結果,土木堡一戰下來大明三四十萬京營將士死傷殆盡,自此,大明的武功差不多廢完了。
還好,大明的屯衛體係還在,京營還可以如同洪武朝和永樂朝一樣,抽調天下衛所兵操練、選拔、補充。
這會兒山東都司屯衛是越來越多了,操練和選拔也正在進行中。
如果論練兵,這天下戚繼光稱第二,那就沒人敢稱第一。
京營人馬交給戚繼光操練和選拔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關鍵就是要給京營配上足夠的火槍和火炮。
這天一大早辰時許,萬曆又帶著永年伯王偉一行來到了密雲縣城南門的城門樓上。
朝陽初升,霧氣蒸騰,三叉河口那密密麻麻的水車漸漸顯露,看上去著實壯觀無比。
這會兒都快五月份了,京城那都有點初夏的悶熱了,這裏卻依舊涼爽宜人。
萬曆滿臉愜意的舉起望遠鏡,掃視了一番遠處潮白河兩岸正在打造的大型水車,隨即問道:“國丈,這批水車打造完以後我們一天能造多少火槍和火炮?”
這個,怎麼說呢?
永年伯王偉微微歎息道:“萬歲爺,當初潮白河最北段剩下的河道也就一裏多長了,而二十四鬥的水車和三十六鬥的水車占據的河岸寬度又太寬了,就算我們把打磨用的十二鬥水車全部拆到了潮河和白河兩岸,那邊也塞不下多少大水車了啊。
微臣細細算了算,二十四鬥水車占據的河岸寬度最少八丈,三十六鬥水車占據的河岸寬度最少十丈,而潮白河最北段大致也就一百六十丈左右。
年前我們就打造了二十個二十四鬥的水車,按每把火槍最少要配二十四發子彈來配置,一個鍛打槍管的水車就要配五個鍛打彈殼的水車和四個鍛打彈頭的水車。
所以,年前那二十臺水車每天是鍛打二十餘根槍管毛胚,加上打磨的水車,剛好能達到一天生產十把火槍的產量。
現在我們又加了一組,十個二十四鬥的水車,下個月我們火槍的產量就能達到十五把每天了。
火炮的話,剩下的河道也就能塞下八個三十六鬥的水車,每天隻能鍛打出五根炮管毛坯,炮彈的毛坯還隻能打造一百發左右,也就是每門火炮我們隻能配二十發炮彈!
這個產量其實還可以,每天十五把火槍,五門火炮,加上前幾個月造的火槍,到年底火槍數量就能達到將近五千把,火炮數量大概也能達到一千門,裝備五萬京營將士勉強差不多夠了。
他正暗自估算呢,戚繼光突然疾步走上來,拱手躬身道:“萬歲爺,神機四營各一萬人馬差不多配齊了,接下來我們是繼續補充神機四營人馬還是給神樞四營來上一萬人馬呢?”
山東都司離得近,再加上有北運河和魯運河,屯衛聚集速度倒是挺快。
萬曆想了想,隨即問道:“山東都司大概有多少屯衛?”
戚繼光如數家珍道:“萬歲爺,山東都司十八個衛所、十七個守禦千戶所、四個儀衛所、三個群牧所標配的屯衛應該是十二萬餘。
不過,現在各地都司衛所屯衛缺額都比較嚴重,山東都司算好一點的,屯衛也隻剩下七成左右了,也就是大致八萬多屯衛!
這屯衛數量也不少了。
萬曆琢磨道:“元敬,能不能從山東都司選拔出四萬餘屯衛精銳來,先給神樞四營都配齊五千人馬?”
你想多選一萬?
戚繼光想了想,隨即微微點頭道:“這個問題倒不是很大,關鍵我們現在沒有戰車,神樞四營是戰車營,沒有戰車不好操練。”
戰車應該沒問題吧,這裏的木匠可不是一般的多。
萬曆幹脆問道:“你想打造什麼樣的戰車,大致需要多少輛,朕馬上讓國丈組織人手給你打造!
戚繼光細細解釋道:“這車兵還能攜帶點糧草輜重,末將覺得,五人一隊配一輛戰車最好,兩萬人馬就是四千輛戰車。
至於戰車樣式,末將覺得,為了防火攻,最好能給戰車外麵包覆薄鐵皮,這樣一般的弓箭也射不穿戰車!
四千輛戰車倒是不多,現在他們有水車帶動的鐵錘,鍛打薄鐵皮也不是很難。
萬曆微微點頭道:“那行,國丈,你趕緊人手給元敬打造戰車吧,爭取一個月時間把這四千輛戰車打造出來!
永年伯王偉聞言,毫不猶豫的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戚繼光卻是小心的道:“萬歲爺,戰車還得配戰馬啊,要不然行軍會比步卒還慢!
他們現在總共才四五千匹戰馬,這一配,他豈不是迴京都不方便了。
俺答汗還每年進貢三萬多匹戰馬呢,你他嗎每年能進貢三千多匹戰馬也好啊。
萬曆聞言,皺了皺眉頭,隨即問道:“山東都司不是有三個群牧所嘛,能不能湊齊四千匹戰馬?”
這個。
戚繼光頗有些尷尬道:“萬歲爺,京營養的馬您也看到了,十匹裏麵能選出一匹戰馬來就算是不錯了,群牧所雖然能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微臣估摸著,山東都司三個群牧所能抽調出一千匹戰馬來就算是不錯了,而且,調集戰馬需要內閣和兵部行文,這個怕是不好批啊。”
張四維,你他嗎的,處處跟朕作對,朕真想現在就弄死你。
萬曆聞言,那怒火蹭一下就冒出來了。
他是真想動手了。
京營六萬人馬配齊武器裝備之後他就想跟張四維鬥上一鬥!
他正想著怎麼跟張四維鬥呢,南麵突然有一騎快馬狂奔而來。
看樣子好像還不是送奏折的。
這又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不一會兒,李玄成就拿著個信封走上來,躬身道:“萬歲爺,駱思恭密報。”
駱思恭又查到什麼了?
萬曆聞言,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打開信封一看,那嘴角又不由得微微一翹,露出一絲邪邪的笑。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啊。
張四維的親爹張允齡突然去世!
報應啊,真是報應啊,讓你通敵賣國,讓你封努爾哈赤龍虎將軍,複給建州衛左都督敕書。
張居正喪父,你還暗地裏使絆子,挖坑埋人。
這一下,看你怎麼辦。
大明官場可是有規矩的,父母去世,必須迴家守孝三年以示孝道。
張四維不管是迴去還是不迴去那都麻煩大了。
這一下真是天助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