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川去救榆次城時,李淵率大軍才剛剛離開河?xùn)|進入河內(nèi)。
他知道瓦崗寨不好惹,一路走得很慢故意拖延時間,想等宇文述說服楊廣,讓他迴去河?xùn)|剿匪。
正此時,有聖旨傳來。
李淵還以為楊廣真的讓他迴河?xùn)|剿匪,結(jié)果卻是,楊廣令他速速趕往滎陽剿滅瓦崗寨,否則要除去唐國公的封號。
李淵嚇了一跳,急忙率軍由孟津渡河進入洛陽地區(qū),剛好遇到從洛陽匆匆趕來的李建成。
看到李建成眉頭緊鎖,李淵知道事情辦砸了。
“大郎,是不是宇文述不肯幫忙?”李淵連忙問李建成。
李建成輕輕搖頭,歎息一聲。
“宇文述也失寵了。”
他將事情經(jīng)過告訴李淵。
李淵想不到宇文士及竟然投敵了!
他不由暗暗歎息,懷疑是他的命不好,在這關(guān)鍵時刻,宇文述竟然失寵了?
“爹,”李建成告訴李淵另外一事,“由於李密之事,陛下龍顏大怒,遷怒於所有姓李的官員,我們這段時間還是老老實實辦事吧。”
李淵一聽,不悅地說道:“姓李的官員?李川怎麼沒事?還被封為太原留守,還掌管雁門、馬邑、河?xùn)|等剿匪事務(wù)。”
他對李川的確有意見。
要不是李川,太原留守之位就是他的。
為了此事,他早暗中運作很長時間,原本想在河?xùn)|剿匪成功後再讓朝中人對楊廣說太原之事,想不到因為李川,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李建成當(dāng)然明白李淵心中所想,覺得不必?fù)?dān)心。
他對李川有些了解,知道李川是獵戶出身,在朝中沒有人脈,由於立功才被委以重任,還娶了出雲(yún)公主,蕭皇後也由於救命之恩對李川很好,對此給陛下寫信,陛下才封賞李川。
當(dāng)然,能否坐鎮(zhèn)太原留守之位,不單單靠蕭皇後,還要有硬實力。
因為太原這隻肥羊?qū)嵲谔柿恕?br />
“爹,”李建成安慰道,“不用擔(dān)心,剛剛收到消息,說河北賊軍正殺入太原,李川初來乍到,手中又沒有多少兵馬,哪怕李川武力再高強,也守不住太原,到時候陛下還得依靠您。”
李淵覺得有道理。
李川孤身一人,守不住太原。
太原實在太重要了,朝廷一定會派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lǐng)前往太原,說不定他還真的有機會!
對於剿匪,李淵還是很有心得,更何況他身邊還有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隊伍。
這麼一想,李淵眉頭才展開。
他連忙問李建成:“大郎,你的意思是我們留在這裏等太原的情況?”
李建成輕輕搖頭:“不,我們速速趕往滎陽,讓陛下知道我們的誠意,到滎陽附近再等也不遲。”
李淵仔細(xì)思考一下,覺得有道理。
態(tài)度很重要!
他立即率大軍趕往滎陽,讓李建成迴河?xùn)|保護好家人,同時為去太原做準(zhǔn)備。
李淵料定李川守不住太原,太原遲早是他的!
......
遠在河?xùn)|,長孫無忌已收到李世民的書信,準(zhǔn)備護送兩位妹妹長孫無垢和長孫無憂去太原。
至於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和李智雲(yún),長孫無忌去找過他們,他們都不想去太原,說要留在河?xùn)|等李淵迴來。
“河?xùn)|匪患如此嚴(yán)重,除了父親,別人根本剿滅不了!”
李元吉滿臉自信。
長孫無忌見此也不好說什麼。
唐國公在剿匪方麵的確很有建樹,可問題是陛下提防著唐國公啊。
至於李川能不能剿滅河?xùn)|匪患,長孫無忌還是相信李世民的,因為李世民在信中對李川讚不絕口。
長孫無忌也不管李元吉和李智雲(yún)了,他帶著家丁護送著兩位妹妹一起沿著汾水北上太原。
哪知道還沒有到太原,剛剛來到霍邑,就遇到堂叔長孫順德。
長孫順德聽到長孫無忌等人要去太原,連忙勸阻:“不能去太原,太原太危險了。”
長孫無憂一聽,連忙問道:“叔父,太原出什麼事了?”
長孫無垢沒有問,不過也擔(dān)憂地望了過來。
長孫順德這才說道:“河北賊軍得知李留守剛剛上任,以為好欺負(fù),竟然派三萬大軍殺入太原,包圍了榆次城,還對外說要擄走蕭皇後和出雲(yún)公主。”
長孫無忌連忙問道:“李留守呢?他沒有率軍出擊?”
“出擊了,”長孫順德歎息道,“聽說李留守親自率一千兵馬趕去救榆次城。”
“隻有一千?”
長孫無忌滿心震撼,不由想起李世民信中所說,說李川率兩千騎兵就敢去劫營。
看來李川真的很猛!
“對!”長孫順德輕輕點頭,“隻有一千。”
長孫無憂也露出驚訝的表情。
麵對三萬賊軍,李留守隻率一千兵馬就敢救榆次城?
真勇!
一時間,長孫無憂對李川充滿好奇。
長孫無垢反而擔(dān)心自己的夫君李世民,連忙問起李世民的情況,當(dāng)知道李世民已經(jīng)率軍離開太原,她才稍微放心。
見太原有危險,長孫無垢提議道:“不如我們在霍邑先找宅子住下,看看太原情況再行定奪?”
長孫無忌覺得有理,他也不敢冒險,因為賊軍實在太多了。
“好,我們先找宅子住下,看情況再說。”
他連忙派人去找宅子,安置兩位妹妹住下。
長孫無垢倚在窗邊,好奇地望著太原的方向。
他......能贏嗎?
......
李川此時正率軍趕往榆次城,距離榆次城已經(jīng)很近了。
“還有多久到?”
李川問負(fù)責(zé)情報的鷹揚府司馬劉政會。
劉政會沒有急著迴答,而是認(rèn)真地在心中估算了一下才說道:“半個時辰左右,應(yīng)該能趕到。”
正此時,前方有人匆匆趕來,過來向劉政會和李川匯報:“報,賊軍先鋒已到達榆次,將榆次包圍起來了。”
“賊軍先鋒有多少兵馬?”李川問道。
“萬人左右!”那人迴答。
周圍的劉弘基、王長諧、楊毛、薑寶誼等將領(lǐng)一聽,不由眉頭皺起。
賊軍上萬人,我們才一千多人,力量懸殊啊。
李秀寧覺得問題不大,隻要能及時趕到榆次,再和尉遲恭所部騎兵一起內(nèi)外夾攻,敵軍必敗。
李川反而擔(dān)心另外一個問題,尉遲恭等人能守得住城嗎?
萬一他還沒有趕到榆次,榆次就已經(jīng)失陷了,一切都完了。
“全軍加速!”
李川立即下令,率一千五百騎快速趕往榆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