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歡快的笑聲讓李世民心裏一暖,抬腿進入院子,擺擺手讓內侍退下,進入後院,就無需那麼多人跟著。
果不其然,乖女兒正在院子裏瘋跑,一手舉著小風車,一手不時拿起掛在脖子上的哨子吹幾聲。
李世民會心一笑,他暗自慶幸,把那一把小木刀收了,現在女兒看著可愛,舉著木刀那就是瘋丫頭。
“阿耶!”李麗質興奮的一頭撞進李世民懷裏。
李世民樂嗬嗬的抱起女兒,對於這個嫡長女,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阿耶!”另外幾個女孩也急忙過來行禮。
李世民的女兒雖然不像兒子要求那麼嚴格,不過禮儀方麵從來不會放鬆,尤其是長孫,她覺得女子的德行最重要,所以禮儀是每天練習,經常檢查的東西。
“芍藥今天聽話嗎?”
“鈺彤你要帶好妹妹哦!”
“芍藥今天很聽話!”
“知道了阿耶!”
“你們玩吧,別摔著了。”和大多數男人一樣,李世民喜歡女兒,但是不喜歡一直帶著,蹲下去和女兒親近了一會,就讓她們自己玩。
“阿耶,我還想出去玩!”李麗質抱著李世民的腿,期待的喊道。
麵對女兒清澈的大眼睛,李世民根本沒有拒絕的念頭,馬上就答應了。
“嗯!好吧!明天讓人帶你們去玩。”
“阿耶你真好!”
女兒清脆的聲音,讓李世民像喝了糖水一般,心都快甜化了,樂嗬嗬的走向一邊亭子。
“二郎!朝堂沒事吧?”長孫擔心的問道,剛才李世民揉額頭的場景,她可是看見了的。
“沒事,和往常一樣。”李世民搖搖頭道。
“太子不動聲色,恐怕在醞釀陰謀啊。”長孫愁苦著臉道。
李世民還沒有做皇帝,自然沒有後宮幹政的顧慮,夫妻兩人經常商量事情。
李世民十六歲就娶了十四歲的長孫氏,兩人已經在一起九年,感情自然沒得說。
對於李世民來說,最信任的人,肯定是同床共枕的正妻長孫氏,朝廷發生的事情,他都會和長孫商量,畢竟其他親信,不可能隨時在身邊。
“他在等待機會罷了,我不會給他抓住破綻的。”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的語氣雖然很堅定,但其中那一份擔憂,長孫能感受出來。
長孫明白,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隻要別人有耐心,不可能抓不住機會。
“要不…要不你想辦法調去洛陽吧!”長孫勸說道。本來她想說先下手為強,不過話到嘴邊又改了口。
李世民苦笑著搖搖頭道:“父皇不會答應的。”
“唉!”長孫歎息一聲,她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楊文幹事件之前,李建成就想把李世民弄出長安,李世民將計就計一口答應去洛陽。
本來計劃已經成功,但是被裴世矩,封德彝等人識破。也不算識破,主要還是封德彝這個二五仔,把李世民的謀劃告訴了李建成。
密國公,尚書右仆射封德彝,初為楊素的幕僚,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時期,受到內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狽為奸,使得朝政日益敗壞。江都之變後,追隨宇文化及,任內史令。
投靠李淵之後,獲得李淵信任,兼職天策上將軍府屬官,輔助攻打王世充。
封德彝這老家夥,雖然夠圓滑,但是習慣了投機取巧,就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兩頭下注。
去洛陽的話,李世民就可以與朝廷分庭抗禮,等李淵不在了,李建成繼位,甚至可以把李建成堵在關中。
李建成聽到這個謀劃的時候,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勸說李淵。
李淵也擔心李世民離開長安就擁兵自重,沒了控製他的辦法,於是就沒有允許李世民離開。
雖然謀劃沒有成功,不過找出一個內奸,也算沒有白費功夫,隻不過現在想來還是有些虧。
“去洛陽雖然好,但是名不正則言不順,那是一個下策。”李世民說道。
長孫明白,李世民是想要名正言順的做太子,名正言順的做皇帝,所以不願意用過激的手段,也不願意離開長安。
長孫黛眉微蹙,楊文幹事件之後,李建成就閉門不出,解除禁足之後也是沉默寡言,這反而讓人無處下手。
無欲則剛就是這種態度,李世民讓人挑釁了多次都沒有成功,這讓秦王府上下都有些抓狂。
李建成雖然沉寂,但是投靠他的人多啊,有的是人幫著針對秦王府上下,還有李元吉,就像瘋狗一般盯著李世民,有理沒理都要噴兩句。
李世民為了維護兄長的身份,不得不對李元吉進行忍讓。
李元吉可從來不會知道什麼叫做知足,他隻以為李世民是怕了他,畢竟他一向自認不是弱者。
天策上將軍府的猛將不少,但是太子麾下和齊王府加起來,猛將同樣不少,隻不過缺少秦瓊,程咬金這兩個有身份的將領。
秦瓊和程咬金多次衝鋒陷陣,打出了赫赫威名,深得李淵的喜愛,偏偏兩人又是李淵安排到李世民麾下的,李元吉也拿兩人沒有辦法。
上柱國,國公這兩個身份,已經不比普通親王差,李元吉也不能明著針對兩人,否則李淵都不好偏幫他。
“你也不用太擔心,隻要你不犯錯,他也沒有辦法。”長孫寬慰道。
“嗯。”
有了家人的慰籍,李世民的心情放鬆了不少。
…………
薛玖加大了鍛煉的強度,平常也和程處默等人切磋,通過程處默,他又認識了尉遲恭的兒子尉遲寶琳,尉遲寶琪;李孝恭的兒子李崇義。
尉遲恭和程咬金其實關係很一般,主要還是性格原因,尉遲恭就像傳說中的關羽,有些自傲,覺得程咬金能身居高位,隻是因為加入大唐時間早而已。
不過小一輩的關係還不錯,一來大家都是秦王府一係,二來年齡差不多,尉遲寶琳虛歲十七,李崇義虛歲也是十七,所以幾人能玩到一起。
薛玖不願意到處跑,所以認識的人不多,有這幾個新朋友,他覺得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