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路上,四個人都在算今兒到底是掙了多少錢,不過因為人多眼雜,雖然說今天掙的銀子加起來還不到一百個銅板,但是財不露白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所以隻一個個在心裏麵算,可等到迴到家,四人誰也沒有算出來今兒究竟是掙了多少錢,隻知道他們現(xiàn)在一共六十五個銅板。
幾人到了家天色還早,家裏人早已經(jīng)在家裏等著了,見到四人迴來,幾個小的頓時就圍了上去。
“爹,娘,今兒賣的咋樣?”
三郎是個性子急的,忍不住一臉著急的問道。
王氏在他頭上拍了一巴掌,朝院門外看了一眼,確定沒人,這才小聲說道:“喊那麼大聲幹什麼,讓村裏人聽到,咱們家以後可沒安生日子過。”
三郎嚇得趕緊捂住自己的嘴巴,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往自家院牆上掃了一圈,確定沒人趴在牆頭聽他們講話,這才鬆了一口氣。
“娘,你嚇死我了,咱們家在的這麼偏,根本就沒人好不,上山的人這會兒也都迴家去了,哪裏有人。”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走,趕緊進屋去。”
吳老頭跟李老太兩人也伸長脖子等著迴答,一大家子人進了堂屋,吳老二這才把揣在懷裏的荷包拿出來,把裏麵的銅錢倒在堂屋中間的桌子上。
“哇!好多銅板。”
二郎驚唿一聲,上去抓了一把銅板,有十幾枚差不多。
吳老頭一看那些個銅板,就知道還沒一百文,頓時火熱的心熄了不少。
“三郎啊,今天生意咋樣?”
“爹,娘,今天生意馬馬虎虎吧,主要是咱們第一天開張,好多人都不知道咱們家這肉餅好不好吃,今兒光送餅就送出去了六張。”
楊氏一聽唬了一跳。
“什麼!送出去六張!”
她雖然算賬不怎麼厲害,但還是能算得出來,六張餅那就是十八個銅板沒了,這可是白送啊!
吳老二看到自家媳婦這模樣臉有點紅,趕緊拉了拉楊氏的袖子。
“婦道人家懂什麼,今兒要不送那幾張餅,別人沒嚐過咱們家的煎餅好不好吃,說不定今兒這些個銅板都賣不迴來。”
楊氏聽到當家的這麼說,才知道剛才她的反應過於大了,趕緊低下頭,又變成平時那副唯唯諾諾的模樣。
而在他們說話的這會兒,二郎跟三郎兩人,已經(jīng)把桌子上的銅板數(shù)的清清楚楚。
“爺,這裏一共是六十五個銅板。”
劉氏忙說道:“本來是六十六個,咱們家不是帶了桌椅去,三弟把東西寄存在了一戶人家,說好了每天給那戶人家一個銅板,所以今兒的少了一文。”
至於說他們進城的時候開的入城費,是原先就帶著的了,沒從這裏麵拿過。
“這法子好使,以後你們也不用一天的搬來搬去。”
說完,吳老頭看向二郎跟三郎。
“你們算一算,今兒把成本都給扣了,咱們家一共掙了多少錢?”
兄弟兩個掰起手指頭算,可是算了半天也沒整明白,今兒一共到底掙了多少錢。
最後還是旁邊站著的大妞,弱弱的接了一句。
“一共掙了二十七個銅板。”
聽到大妞的話,所有人都朝她看去,吳老頭樂嗬嗬的道:“大妞,你是咋知道一共掙了二十七個銅板的?”
“爺,四弟不是教過我們算數(shù),我把六十六個銅板減了今兒我爹他們?nèi)氤琴M八文,在減去放桌椅板凳的一文,還有每張餅一文的成本三十文,最後剩下的就是今天咱們家賺的,最後還剩二十七文。”
吳大妞雖然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子,吳老頭跟李老太也沒啥重男輕女的思想,可奈何她娘楊氏在娘家的時候,家裏有八個姐妹,底下隻有一個弟弟下,養(yǎng)成了重男輕女的思想。
對著唯一的女兒,楊氏便不放在心上,平時罵孩子的時候也會死丫頭賠錢貨的罵,這就養(yǎng)成了吳大妞內(nèi)向的性子。
不過兩老的在管過幾次之後,見楊氏依舊改不了,最後也就不管了。
女兒是她自個兒的,他們這麼大的年紀還能管多久。
就連吳老頭跟李老太都不怎麼管,另外兩房的人就更管不到楊氏頭上了,這也養(yǎng)成了吳大妞懦弱自卑的性子。
“大妞真厲害,二郎跟三郎都算不出來,你竟然算出來了。”
聽到爺誇她的話,吳大妞不好意思的紅了臉。
楊氏見到自家閨女出頭,臉上也沒多高興,又不是兒子出頭算出來的,一個丫頭片子再厲害,以後還不是別人家的。
大妞本想聽她娘誇她兩句,不過等看到她娘的臉色跟平時沒什麼兩樣,原本紅紅的臉頰立馬就褪了色,然後低著頭,又是跟往常一副模樣。
吳老頭他們見了沒說什麼,倒是吳老二見到女兒如此,盡管他再如何老實,這會也看得出妻子對於女兒出頭並不高興,不過他心裏還是挺高興的,忍不住也跟著誇了幾句。
“爹說的沒錯,大妞確實是家裏人當中學算術(shù)學的最好的。”
聽到她爹這麼說,大妞忍不住眼睛一亮,這個家還是有人喜歡她的。
一大家子聊的正起勁,吳維就是在這個時候迴來的。
中午的時候吳維就已經(jīng)迴來了,不過下午他去村裏找點材料,打算迴來做個拚圖,所以剛才就出去了會兒。
這會迴來見到爹娘他們迴來了,也忍不住對今兒家裏去鎮(zhèn)上擺攤,到底是個什麼結(jié)果產(chǎn)生了好奇。
見到小兒子迴來,王氏立馬就把今兒去鎮(zhèn)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剛才沒說,就是等著小兒子迴來一塊說,免得再說一遍。
王氏說著的時候,有遺漏的吳老三就在旁邊補充。
第一天去鎮(zhèn)上擺攤雖然掙得不多,隻有二十多個銅板,但這在老吳家人看來,擺攤這事還是很有搞頭的,主要是他們家第一天擺攤,別人還不知道他們家餅的味。
明天的人估計會比今天還多,二十七個銅板四人分分,一人也能分到好幾個,這大冷天的在家閑著也是閑著,這幾個銅板就跟白得似的,隻需要出出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