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徐管事開始喝粥,吳家父子三人這才端著粥碗喝粥。
別說,這粥可真香啊,裏麵的米好白,還放了肉,有錢人可真會享受。
吳老頭一邊喝粥,心裏一邊想,然後拿了桌上一個小籠包塞嘴裏,裏麵的汁流了滿口,他老頭子活到這麼一大把年紀,還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剛才桌上的三籠小包吳維吃了三個,喝了碗瘦肉粥就飽了,一籠小籠包有八個,都被吳家父子三人給吃了個精光。
他們倒是想帶迴去給家裏的孩子媳婦嚐嚐,不過也知道這不好,隻能自個吃了。
徐管事剛才了解了一下吳家的情況,在心裏斟酌了一番,並給煎餅方子定了個價,能在吳家人接受的範圍。
“老爺子,不知你家的方子要賣多少銀子?”
見吳家人吃好,徐管事也沒再說別的,直接就問起了賣方子的事。
吳老頭雖然剛才一直在喝粥吃包子,不過吳維就坐在他旁邊,剛才吳維已經給他比了個手勢,吳老頭心裏門清。
所以這會聽到徐管事的話十分的淡定,伸出一隻手比劃,徐管事一看,笑了。
“老爺子,雖說你家的煎餅味道確實不錯,可五十兩是不是太多了些?”
吳老二正在喝茶,聽到徐管事的話,一口茶險些就噴了出來,不過好在他忍住了。
吳老頭也好不到哪裏去,不過他一張臉繃得緊緊的,臉上倒是沒顯出來。
吳老三則是趕緊低下頭,不讓徐管事看到他臉上的表情,在場當中,要說最不受影響的就是吳維了。
剛才他給他爺比了一巴掌,意思就是讓他爺要五十兩銀子,所以這會聽到徐管事的話,吳維不覺得有什麼,可是爺他們是咋迴事?
跟家裏人待的久了,自然是知道他們的表情代表著什麼。
見徐管事問了他爺也沒什麼動作,吳維看不下去,拉了拉他爺的褲子,吳老頭這才反應過來。
“這方子是我老吳家祖傳的,一直放在家裏壓箱底兒,要不是家裏孩子漸漸大了,需要用到錢,我們也不會想著來鎮上擺攤。
可哪知擺了沒幾天就遇到了那檔子事,要不是這樣,這方子我們是不會賣的。
不過既然徐管事你這麼說了,這銀子也不是不可以少,但是少不了多少。”
吳老頭說完就盯著俆管事,心砰砰砰的直跳,他剛才隻想說五兩,可哪知對方竟理解成五十兩,果然是大戶人家錢多燒的慌,一個管事都敢決定幾十兩的買賣。
聽到吳老頭的話,徐管事斟酌之後,給出了一個他能做主的價錢。
“這樣吧,我看老爺子也是爽快人,我也就直說了吧,三十五兩,若是你們賣的話,咱們現在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若是不賣的話也就隻能另找他人了,多了這個數我也做不了主。”
吳家父子幾人對視的一眼,最後吳老頭裝模作樣考慮了一會,才一臉不情願的點頭。
“行吧,三十五兩就三十五兩。”
說完,吳老頭從懷裏摸出方子遞給了徐管事。
方子打開,徐管事眼前一亮,這字寫的著實是不錯,他平時看多了幾個公子寫的字,在這方麵是有些挑剔的,沒想到這字竟然跟他們公子寫的差不多。
忍不住好奇問道:“不知道這字是誰寫的?”
看墨跡的新舊程度,顯然剛寫上去沒幾天,而據他所知,吳家村就有個秀才,難道說是吳家村的那個秀才寫的?
吳家父子三人挺了挺胸,吳老頭摸著吳維的腦袋。
“是我這小孫子寫的。”
徐管事大吃一驚,剛才他倒是沒怎麼注意吳家的小子,可這會聽到說這字是吳維寫的,怎不讓他大吃一驚。
要知道家裏的公子現在都到了快要成婚的年紀,可這吳家的小子看模樣應該是四歲左右吧,這樣的年紀就能寫出一手好字,那以後還得了。
想到這,徐管事臉上笑的更熱情了。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沒想到老三你兒子小小年紀,竟然練得一手好字,日後前程必定不可限量,到時候,老三可別忘了老哥我啊。”
吳家幾人都能感受得到徐管事態度的變化,知道因為是吳維寫的字,一個個更高興了。
果然,多讀書還是沒錯的。
吳維倒是一副乖巧的模樣,十足的好寶寶,中間沒插一個字。
確認方子沒什麼問題之後,徐管事便出了一趟包間,不多會的功夫迴來,手裏就多了個荷包。
“裏麵是三十五兩銀子,咱們一手交錢一手交方子。
不過我可提醒各位幾句,這方子賣給了我們徐家,你們就不能賣給別人,而且你們自己家隻能做了自己吃,不能做出來賣。”
“這是自然,這點道理我們還是懂的。”
雙方談好便出了酒樓,徐管事倒不擔心吳家人在裏麵陰他,在這清河鎮,就沒有人敢得罪他們徐家的。
告辭了徐管事,一家四口走到一條小巷,吳老二抬手就給了自己一耳光,幾人嚇了一跳。
二哥,你這是幹啥?”
“老三,我沒做夢,方子真的賣了三……。”
吳老二剛想說三十五兩銀子,吳老三就趕緊捂住他的嘴,左右看了看。
“二哥,什麼事咱們迴家再說。”
“你三弟說的對,走,先迴家。”
吳老二本來心裏一陣狂喜,這會被這麼一提醒,猶如當頭潑了一桶冷水。
“對對對,先迴家。”
懷裏放著這麼一筆巨款,他還敢大聲嚷嚷出來,這不是想讓賊惦記嗎。
銀子已經從吳老頭的懷裏轉到了吳老三的懷裏,吳老三在抱著吳維,直接就把他胸口給堵了個嚴實,別人就是想偷也偷不著。
幾人急匆匆的往鎮子口走,在路過一個攤子的時候,吳維把幾叫住。
“爺,買點桂花糕迴去吧,大哥,二哥,三哥他們都沒來,我答應要給他們帶好吃的。”
今兒要不是小孫子,說不定這些銀子還得不了,吳老頭也痛快。
“成,你們在這等著我去買。”
想到在酒樓吃的東西,吳老頭難得大方一迴,要了二十文的桂花糕拎著,幾人出了鎮子直奔吳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