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1963年5月6日
臺北士林“情報局”總部大樓
計劃失敗;高棉組骨幹成員悉數被柬國警方捕獲;香港站被突襲;丁站長以下10名情報局人員被拘押;澳門”特一組“駐地被抄;尤其是葡澳當局居然同時拘捕了化名“孫子超”潛往澳門指揮計劃執行的沈嶽副局長;這一係列事情的發生像一套組合拳,連續而迅猛地打得葉翔暈頭轉向。
這些事任選一件發生,對於情報局來說,都是天大的事,可這幾件事竟然在短短幾天裏連續變成現實,讓葉翔極為震驚。
本來他對計劃的實施抱有厚望,哪怕暗殺對象安然無恙,隻要爆炸聲響起或子彈從狙擊槍射出,就足以給對方以極大的震懾,成為情報局給大會的獻禮。即使他5月1日從電視裏看到代表團順利抵達金邊的畫麵時,內心仍存一些僥幸。他認為廖時亮、張沛芝都是經驗豐富的老特工,因情況發生變化臨時變更執行方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何況代表團還要在金邊待幾天,完全還有機會。
再往前的4月29日,他還收到西貢站廖時亮發來的密電,匯報說第二套方案已經部署完畢,狙擊器材已經安全運抵到位,並物色好了越籍職業殺手,係原南越特種部隊狙擊手,狙擊地點選在進行龍舟表演的湄公河畔,西貢站胡升平已在金邊聯絡布置。一切準備就緒,他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著轟動事件的發生。
誰知從5月3號上午開始,壞消息紛至遝來。
先是收到澳門站站長陳明遠急電,告5月2號下午”中二組“澳門特一組駐地被澳門警方搜查,孫子超等5人被拘押,澳門站未受波及。
接著西貢站廖時亮發來急電,報告說:據從金邊逃出的高棉組人員稱,金邊市已全麵戒嚴,計劃執行人員張大昌等二人在撤退途中被柬軍警逮捕,高棉組張沛芝、農念強及西貢站派往金邊的胡升平等人失聯。
當天下午,電訊處又送來一封發自香港的奇怪電報,說是局裏的一個用於海外緊急聯係的掩護單位呈來的,抬頭注明葉董事長親收,電文隻有8個字:“公司破產,急需援助。”落款是:瑜泉。他一時想不起香港有代號是”瑜泉“的人,找來分管處長才分析明白,這是香港站田佩瑜和羅清泉兩人聯名發來的求救電報,香港站也出了大事。
一時間,葉翔心亂如麻,金邊、澳門、香港幾乎同時出事,照理說應該第一時間向上峰匯報,可是他卻不掌握具體的出事原因和損失情況,如何匯報?這麼一連串大事發生,他作為局長,難辭其咎,弄不好自己由候補委員轉正的美夢都會告吹。他反複思考,決定先弄清楚情況,準備好一個應對方案再向上匯報。
果然5月4號下午,他陸續收到了澳門站陳明遠、西貢站廖時亮以及落款“清泉”的進一步的電報,了解了更多他急於了解的情況。
澳門站陳明遠的電報,除了確認孫子超也就是沈副局長等人被葡澳警方拘押外,還較詳細地匯報了他從港警高層內線了解到的有關香港站、“中二組”駐港辦、香港站行動組(恆安貿易公司)及其儲藏軍火的倉庫被港英警察突然搜查,並拘捕丁守拙、莫之英等10人的確切情況。電報特別提到澳門站自身及下屬單位均平安。
西貢站廖時亮的電報言簡意賅:“金邊戒嚴,計劃兩方案均失敗,高棉組張沛芝、農念強等均被捕。胡升平安全返迴。”還附有一份西貢站情報業務官胡升平較詳盡的報告。
羅清泉發給掩護地址的電文是“債主上門,公司困難,仍獨自維持,已與澳門公司聯係。清泉。”
葉翔把這兩天收到的電文擺在辦公桌上反複閱讀,慢慢理清了頭緒。金邊方麵不消說,顯然是計劃被某種原因泄露,被對手所掌握並提交柬方,從而引發戒嚴及針對高棉組的大逮捕。港英方麵和葡澳方麵幾乎同一時間采取行動,應該也是受到了強大壓力並掌握了確鑿證據後的被迫之舉。
但有幾個疑問縈繞在他腦海裏讓他久久不得其解。
計劃如此機密,準備如此周全,對手是怎麼知曉的?尤其是狙殺的第二方案,他隻交代給廖時亮一人,連沈嶽都不曉得,居然也被破獲,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沈嶽住在澳門的地址,連近在咫尺的香港站都不了解,葡澳當局又是從什麼渠道得知的呢?再說,沈嶽一行並非針對葡澳當局有什麼舉動,澳門警方管什麼閑事?
沈嶽一行被拘捕,澳門站及下屬站組卻平安無事,這也很蹊蹺。
香港站幾乎被一網打盡,除了漏網的田佩瑜和羅清泉,尤其是倉庫同時被抄,大批軍火曝光,可謂證據確鑿,這是個與港府交涉的大麻煩。可港英警察又是如何精確掌握這些人員和地址的?港警高層的臥底居然沒有發出任何警示,這又意味著什麼?要知道駐港情報機構與港英警方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有什麼樣的理由讓香港警方不打招唿就動手呢?以前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對方拿出過硬的證據,確鑿無疑地證明爆炸事件係情報局一手策劃實施,導致港英警方不得不查抄了情報局駐港機構,導致局裏駐港單位大傷元氣。
事件?--計劃!想到這裏他豁然開朗,急忙抄起電話分別打給“中六組”和其他情報機構的幾個頭頭,詢問他們的駐港機構是否一切正常。果然,他得到的迴答都是平安無事。他放下電話,長籲了一口氣,他的分析判斷得到了證實:這一係列行動是大陸針對計劃策劃者、執行者、參與者進行的精準打擊!
顯然,對手早已掌握了這次計劃的全盤內容,從前線指揮到後勤保障,從執行措施到備選方案,乃至租用倉庫這樣的細節,才在計劃實施前動用了外交、公安、情報等各方麵強大的國家力量,采取迅速而統一的雷霆行動,來確保代表團的出訪安全。
要知道這個計劃從兩年前開始籌劃,到現在實施,除了官邸外,情報局內部知曉全盤計劃的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對手又是如何準確得知的呢?難道在情報局高層或計劃執行者中有人泄密?!這使葉翔不寒而栗。
從軍統到保密局再到情報局,葉翔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深知老對手組織嚴密,手段高超,尤其是滲透能力極強,可退臺已經十幾年了,在高壓態勢下,怎麼還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反觀己方內部,情報機構林立,成果卻寥寥無幾,對大陸的情況搜集和分析幾無拿得出手的成績,以前潛伏下來的情報網也幾乎被破壞殆盡。他長歎一聲,覺得想也是白想,反正沈嶽、丁守拙他們不久會被遣返迴臺,到時候了解了進一步情況再決定如何清查吧。當務之急是如何做一個像樣的匯報。
想到這裏,他把所有的電報攤在桌上,仔細地比較,互相參閱,心裏慢慢有了主意。他拿了支紅色鉛筆,在幾份電文中圈出了幾個關鍵詞,胡升平匯報中的“連天大雨,道路中斷”、陳明遠電報中的“均係英籍警察”和“本站仍正常運轉”、羅清泉電報中的“仍獨自維持”,一套完整的匯報腹案逐漸形成:
金邊連天暴雨,導致挖好的坑道塌方,使爆炸物意外曝光,從而導致計劃失敗,人員被捕;循此線索,對方向港英當局和葡澳當局提供材料並施加巨大壓力,實施報複,使得因公過境香港的沈副局長及香港站多人被拘押,然我澳門站及香港站身份未暴露人員仍堅持工作,將情況迅速報迴總部。本局正通過多個渠道了解進一步情況,采取補救措施。
聰明人,總能為自己的失敗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職位越高,往往越聰明;越聰明,找到理由也就越迅速、越合乎道理、越冠冕堂皇,借口也就越充分。
出乎葉翔意料的是,當他小心翼翼地按照腹稿匯報完後,隻得到簡短的一句話:“現在開好大會才是大事,你自己也準備個講話吧。”預想中的震怒和訓斥並沒有出現。
在迴來的路上,葉翔心裏的忐忑不安徹底平複。他靠在車後座上半閉著眼睛貌似養神,心情卻無比激動:讓他在大會上作專題報告,殊榮如此,他這個候補委員轉正應該是板上釘釘了!這次匯報讓他深深領會了上峰態度的含義:計劃流產之類的隻是戰術層麵的小失誤,大會的成果才是真正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他在心底深深歎息之餘,轉念一想,那麼多情報局的幹員為了謀劃多時的計劃出生入死、被抓入獄,在上層眼裏不過是幾枚小棋子,又不免有些暗自神傷。
他立即返迴局裏下達一係列指示,讓廖時亮迅速查清高棉組情況後,帶胡升平一同迴局裏匯報;指派情報局駐香港的督察趙安國迅速查清香港站損失情況,並聯絡剩餘人員堅守待命;電告陳明遠加緊進行參加大會的海外代表甄選工作;從局裏派出特派員以“特使”身份會同外事方麵的駐港代表一同前往港英政府和葡澳政府交涉營救被拘押人員。
當然,他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找來局裏最好的幾個筆桿子組成一個起草小組,交給他們一本他寫的書《敵後建黨與大陸革命》,讓他們圍繞這本書的主旨,開始起草他葉翔即將在代表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