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1967年5月23日 “國防部情報局”香港站
第一百七十六章
1967年5月23日
“國防部情報局”香港站
劉楚源陪著一個衣冠楚楚但滿頭大汗的中年人走進辦公室,屋裏早已等候的數人忙站起身。
劉楚源一一介紹到:
“情報業務官田佩瑜中校”
“大陸研究組長羅清泉中校”
“行動組長曹少武少校”
“無線電臺臺長吳鎮南少校”
……
諸位坐定,劉楚源鄭重地說:“各位,這位是總部派來的特派員葛臨安先生,專門來港了解最近發生的情況,指導我站的對敵鬥爭,大家歡迎!”
辦公室裏響起簡短的掌聲。田之雄和曹少武都認出,這個化名“葛臨安”的人正是情報局二處副處長吳榮坤上校,葉翔局長看重的紅人,他一般極少親自踏足情報局在海外的站組,此番作為特派員專程而來,恐怕必有要務。
葛臨安向各位頷首致意,嘴裏抱怨道:“我從機場過來,一路堵車,市麵上亂得很。”他幹脆脫下西裝外套,挽起襯衫袖子,田佩瑜趕忙遞過一瓶開了蓋的冰汽水。
葛臨安一口氣喝了大半瓶汽水,緩了口氣才說:“唉,熱死我了……諸位在香港站兢兢業業,勞苦功高,兄弟在總部屢有耳聞,在此對劉站長和各位的堅守和貢獻表示欽佩。從去年開始,大陸出現了複雜的形勢,現在香港的社會也受到影響,出現大規模風潮。你們長期植根香港,想必情況更清楚些。”說罷眼光巡視各人。
劉楚源會意,向田佩瑜遞了個眼色。田佩瑜站起身:“我向特派員匯報一下香港近來的情況。”
“坐下說,坐下說。”葛臨安招招手。
“是!”
田佩瑜打開手裏的文件夾,侃侃而談:
“事情的起因,源於5月香港九龍大有街新蒲崗一家塑膠花廠,資方開除了九十多名工人,引發工人抗議,港英當局派出大批軍警介入雙方的糾紛,爆發了衝突。
5月6日,......
5月7日,......
5月13日,......
昨日,港英當局在港島北岸實施宵禁,這還是香港島在二戰後第一次進入宵禁。”
田佩瑜像報流水賬似的一口氣念完,得意地環顧一圈,滿以為情況掌握很全麵,能得到特派員的誇獎,沒想到葛臨安麵無表情。
“說完了?”
“匯報完畢。”
葛臨安搖搖頭:“你說的這些情況,在任何一份公開報紙上都能看到,不算情報。”
田佩瑜麵露尷尬,看了看站長和田之雄求援。
葛臨安繼續說:“香港站是局裏在海外最大的站點,人數眾多,植根深厚,也不乏內線和情報關係。逢此重大變故,應該能先人一步掌握內幕,以利於我們的對敵鬥爭。田情報官對情況的肇始和發展有所關注,這很好,可是這場風潮的組織者都有那些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對社會的實質性影響到什麼程度?等等,這些情況你們都掌握嗎?”
葛臨安的語氣很溫和,但一連串質問讓劉楚源如芒在背。顯然,總部對香港站的工作並不滿意,這才派了特派員過來深入了解。
劉楚源忙說:“這些情況我們的大陸研究組已經在搜集資料,調查了解,隻是騷亂還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我們還在密切觀察中。不久我們會向總部報送專題報告。”
葛臨安笑了笑:“劉站長無需緊張,我雖以特派員身份前來,其實也是協助楚源兄工作。兄弟臨行前,葉局座特意召見,諄諄囑咐,要求我們了解清楚上述情況,專門指示:一、將局勢的最新進展隨時報送總部。二、局長特地囑咐,必要時可以跟港英當局合作。三、適逢大陸掀起了運動,正是我們局大展拳腳之時機,我們香港站居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理應有所計劃,有所作為。因此,葉局座特別要求,香港站要廣泛收集大陸最新情資,包括民間發行的小報,為此可以動用長期蟄伏的人員,或伺機派幹員進入大陸,據此研判和掌握大陸情勢的發展,實現葉局座的宏大抱負,為局裏的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我們香港站要立刻行動起來,一旦需要人員、器材和經費的支援,總部將優先保障香港站。”
田之雄聽到這裏,已經明白了葉翔的良苦用心,他是想借此機會秘密掌握香港愛國人士的詳細情況,再借港英當局之手,予以驅逐;同時借大陸社會激蕩時機,多方獲取更多的有價值情報。
陳伯犧牲後,組織上派來了一個新聯絡員,可他總共隻和這個新聯絡員見過兩次。第一次是初次見麵,第二次聯絡員卻黯然告訴他,他要奉召迴廳裏參加運動了。從此之後,田之雄便與組織上斷了聯係。他不知道廳裏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知道郭廳長和陳處長是否還在位。他每天翻看大量的香港報紙和刊物,看著報紙上驚人的大標題和照片上瘋狂的場景,很想了解國內到底在進行一場什麼樣的運動,怎麼會有這麼多聳人聽聞的事情在發生。
他還搜羅了好多內地流出的小報,想從第一手資料裏了解真相,可那些空洞的口號式語言、幾乎一樣的激進狂熱風格,讓他越看越迷惑不解。有時,他真想跨過羅湖橋,迴廣州親眼看看,親口問問他的廳長、處長。
沒有了上級的明確指示,他隻剩下一種選擇,那就是:蟄伏。
劉楚源的話語聲打斷了田之雄的聯想。
“諸位,葉局座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為我們站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規定了任務,如今又特地派來了葛先生指導工作,如果我們再拿不出像樣的工作成績,就有負葉局座和總部的殷切期望了。從現在開始,各部門立刻行動起來,貫徹葉局座的指示精神。我命令:
田情報官,負責與我站在港英警方的內線關係聯絡,摸清港府對這次風潮的底線和部署;同時啟動我站掌握的潛伏人員,盡力收集內地重點目標的動態,並利用大陸目前的態勢,加強滲透和心戰,發展組織。對於中斷聯係的情報人員,可啟用緊急聯絡方式。
研究組羅組長,通過各種方式,盡量收集大陸公開和內部發行的各種報刊、參考資料、文件、書籍、宣傳品乃至民間小報、大字報,並分門別類進行研究,定期撰寫專題分析報告,報送總部。
行動組曹組長,動用一切關係,偽裝麵目,想方設法滲透進本地團體,拿到第一手資料。
電臺吳臺長,24小時保持與總部的電訊聯係。
總之,各部門要遵照局座口諭,在特派員的督導下,在短時間內交出出色的成績單來。”
眾人應聲領命,紛紛站起身欲走。葛臨安又叮囑了一句:“在座的諸位中有可能有知曉我的真實名字和身份的,請務必嚴格保密,不能讓外界知曉我們所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