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1971年1月21日
“中六組”香港組
田之雄並未按照葉翔答應的一年後的時間調到六組,主要原因是楊誌鵬一直不肯放他走。這段時間,香港站工作局麵始終打不開,總部倒也沒有布置更多的重大任務,慢慢地,楊誌鵬新到任時的雄心壯誌也逐漸消磨殆盡。香港站陷入相對平靜而沉寂的狀態。田之雄謹記陳振忠的告誡,保持靜默,對楊誌鵬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得過且過混日子。也許是認識到田之雄終究成不了心腹,終於,楊誌鵬鬆了口,同意把田之雄調到六組。不料又趕上70年4月,發生紐約布拉薩酒店槍擊案,情報局壓力很大,內部調動暫停。一來二去時間過去快兩年了,田之雄終於到中六組香港組報到了。
程民康的司機開著別克車,把田之雄送到半山道的一幢樓房停下,田之雄從車後座下來打量著這幢三層小樓。這是一座殖民地風格的小洋樓,米黃色的牆皮,通透的大陽臺,半圓形的門窗,斑駁的雕花鐵藝,顯現出濃厚的南洋韻味。門前巨大挺直的羅馬柱旁,掛著兩個並列的銅牌:“香港中國文化中心”、“香港廣州書院”。
高高的臺階跑下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問道:“是羅先生嗎?”
“是,我是羅清泉。”田之雄忙答道。
“您好,我叫史文麟,書院的副總幹事,專程在此恭候,我帶您去見程先生。”
田之雄一愣,史文麟?這個名字聽著很耳熟啊。他認真看了一眼,確信並不認識,便跟著史文麟向樓裏走去,腦子裏不斷迴憶著這個名字。
當他走上三樓,快要到達程民康辦公室門口時,他終於想起這個史文麟是誰了。他確實沒見過,但他知道這個史文麟就是當年香港動亂時混入左派組織內部的那個筆桿子“疾風”。他不是香港站的情報員嗎?這個身份還是劉楚源親口告訴他的,怎麼還是六組的人?
史文麟輕敲了兩下房門,“請進吧,羅先生,程先生在裏麵。”
田之雄跨進門:“程先生,羅清泉前來報到!”
程民康從辦公桌後起身迎上來,“哎呀,清泉老弟,我是日也盼夜也盼,終於把你盼來了。來來來,坐坐坐。”
田之雄接過程民康遞過來的茶杯,笑著道:“最近工作忙了些,我自己嘛,前段時間迴了趟臺灣,又出了趟差,報到遲了,望程先生見諒。”
“哪裏話。”
“我迴局裏時,我們局座召見時,又一次主動提起我調動的事,說是六組的建中主任和您多次向他提起此事,他同意我到您手下工作,但保留了我在香港站的職務,我真怕分身乏術呢。”
程民康不在意地說:“是我跟建中主任說了多次,請他發商調函給葉局長,葉局長才忍痛割愛的。不過,葉局長到底還是愛才啊,不舍得讓你離開。也好,能者多勞嘛。你們楊站長不會對我有意見吧?”
“楊站長剛到任時,我就奉局裏的命令出差去了,後來中間又出了紐約槍擊案等一係列事情,我們的工作重心有所調整,局裏也暫停了辦理調動手續。這一來二去,就快兩年了。作為下屬,我當然是盡忠職守,堅決執行站長的調遣,接下來的日子總算是沒出什麼紕漏吧。不過楊站長雄才大略,工作作風很強勢,到時候我要是脫不開身,程先生還要多包涵啊。”
程民康點點頭:“楊站長我以前隻見過幾次麵,他到任本港後,接觸也不算多,沒有和劉楚源站長關係那麼熟,他是情報局的老人了,葉局長發話了,他還是會很支持的。”
“我聽說二組和六組有可能會合並,如果那樣的話就好辦了。”
“二組和六組合並的事很早就有傳言,也確實應該整合,彼此重合的業務不少,好幾次中央心戰指導會報都有人提此動議,隻是涉及到黨務部門、機構調整、人事安排、業務重組等等多方麵原因,估計沒那麼快吧。”說著,程民康從保險櫃拿出一疊材料。
“雖然你借調來工作過一段時間,可那時主要是忙‘犁庭計劃’的事情,對中六組的主要工作範圍了解有限。你先看看這個,熟悉熟悉我們的業務。”
田之雄接過來一看,材料裝訂得很整齊,封麵上赫然豎排著《中央心理作戰指導會報紀要匯編》的大字,右上角還有猩紅色的兩個字:絕密。
程民康正色道:“我們六組的核心業務其實就四個字:心戰、聯戰。所謂心戰,就是心理作戰;所謂聯戰,其實類似共產黨所說的統戰。‘中央心理作戰指導會報’可以說是國府集全黨之力對敵開展心戰鬥爭的最重要的指導決策會議。內容涵蓋軍事、政治、外交、經貿、僑務、文化、科技、思想、體育等等各個方麵,參加單位涉及所有的情治單位,下麵劃分為9個小組,這裏麵都有,你好好讀讀,認真消化,這是我們六組工作的綱領性指導文件……”
程民康正侃侃而談,辦公室門被敲響,他馬上住了嘴。
“請進。”
史文麟探進腦袋,先向田之雄點了點頭表示歉意,然後一臉諂媚地向程民康道:“客人到了,在二樓會客室。”
程民康點點頭,起身對田之雄說:“來了個客人,我去見見就迴,你先熟悉熟悉材料。”說罷,跟著史文麟走了。
田之雄翻看著《紀要匯編》,越看越覺怵目驚心。這份《紀要匯編》是“中央心理作戰指導會報”這個國民黨對大陸進行心戰聯戰最高層級的指導機構,從1954年12月舉行第一次會議以來,直到今年最近一期會議的全部會議紀要,詳盡記錄了臺灣對大陸進行情報搜集、顛覆活動的策略、方式、手段、內容等等核心機密。參加會報人員範圍很小,隻有十幾個人,但卻代表了臺灣主要的情治機構,都是田之雄耳熟能詳的特務頭子或“政戰專家”。
他深感這份《匯編》的分量和情報價值,可厚厚一疊,又沒有辦法謄寫摘抄,更不可能拿出程民康的辦公室,隻好撿重要的內容拚命地記憶。
他翻到最後一頁,赫然是“會報”下設的九個小組的職責分工、召集人和參加單位的名單,其中第三小組和第七小組分別由“中二組”組長葉翔和“中六組”組長陳建中任召集人,分別負責心戰和廣播宣傳。
這本《匯編》還搜集了“心戰會報”每年一次的工作檢討會的詳細記錄,規格之高、內容之詳盡令人咂舌。會議內容包括各小組工作報告、專題講演、工作檢討、提案討論及次年心戰指導綱要。為了保密,還特意給每年工作檢討會取了“代號”,比如:1961年叫“孟津”會議、1962年叫“興夏”會議、……1964年叫“揮戈”會議、……1966年叫“震旦”會議等等。
材料中還詳細分析了雙方的心戰情況,檢討得失,並羅列了曆年的大量數據。如:電臺數量、頻率、功率、廣播次數、收聽反應,空投的地區、內容、次數、數量、損失情況等等,甚至還有與美國“西方公司”、“美國海軍輔助通信中心”、“韓國安全企劃部”等國外情報及軍方機構直接合作對大陸進行空投、空飄、顛覆破壞等活動的詳細內容,由“美國太平洋訓練基地”直接進行心戰培訓的情況,更關鍵的是,詳盡描述了所謂心理作戰的綱領、策略、方法、手段。
田之雄讀著,激動得手都微微顫抖。這份《匯編》實際上就是十幾年來對手實施心戰聯戰的全景式記錄,簡直是一座金山,不,應該說是內容極其豐富的寶庫!他十分清楚,這些資料一旦為我方所掌握,就可徹底揭露美臺勾結的陰謀,穩、準、狠地采取反製措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真後悔沒帶一臺微型相機來。
正當他讀得神情激蕩時,門外傳來動靜,他趕忙收穩心神,裝作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無聊地翻閱著手裏的資料。
程民康興衝衝地從外麵迴來,“走,今晚為你舉辦履新宴,就在你那位小老弟的軒尼詩,我都安排好了,六組在香港的中層都參加,正好你也認識認識大家。”
他順手拿過那本《匯編》鎖進保險櫃,“哎,這本可不能讓你帶走,這可是絕密中的絕密,是我們的工作指南,我下了好大的功夫才整理出來的,全香港僅此一本。你要看,等迴頭再慢慢看。時間不早了,走,我們去軒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