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以這個案子為由頭按死他?”
樂湛心想,這小公子看著文秀,手段倒很淩厲啊。
“按死他吧!為荊州除這一害!”樂龐興衝衝地說。
樂湛瞪了兒子一眼,虛抬巴掌:“我先按死你!”
樂龐脖子一縮,不敢再吱聲。
王揚道:“我擔心他日後找麻煩。”
“這個你放心,我會讓縣衙給他個教訓,並告誡他安分守己,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該怎麼做。”
樂湛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之前被兒子騙得參與了這個案子,好在參與得不深,士族家的部曲被劫,自己為維護治安,督促縣衙辦案,又不知道辦的是誰,廬陵王應該怨不到他身上吧。
再說現在又幫忙調節矛盾,化解恩怨,日後就算有人問起,也解釋得開。
最好王揚能放手,這就皆大歡喜了。
本來嘛,雙方沒什麼深仇大恨,一個是瑯琊王氏,一個是廬陵王門下,何必硬剛呢?
隻是他不好直接提出讓王揚不再追究此事,畢竟要顧全王揚的顏麵,再說他對這個寫出“落拓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的年輕人也頗有好感。所以對杜三爺小懲大誡,也算雙方都照顧到了。
王揚其實更擔心的是,自己是不是無意間發現了廬陵王的秘事。
瞧之前詐杜三爺時,杜三爺嚇成那個樣子,此事恐怕非比尋常,如果不能就此製住杜三爺,不知道他會不會在此做文章,借廬陵王的刀來殺自己。
隻是此事牽扯甚大,不好和樂湛明言。自己無官無職,沒法插手這個案子。讓樂湛冒著開罪廬陵王的風險,幫忙嚴辦杜三爺,也太不現實,不過......
“還有一事我想請伯父幫忙。”
“之顏不必客氣,盡管說。”
“我想讓伯父知會江陵縣,讓他們審出綁架阿五的原因。”
樂湛麵露猶豫之色,顯然是不太想再插手這個案子。
王揚補充道:“伯父放心,我不想揪著這個事不放,對於如何處理杜三爺,我也不再過問。”
“真的?”樂湛一喜,這樣最好不過了。
“是,但想請伯父幫我查清真相,不弄清他下手的原因,我心中不安。”
“這個簡單!本來就該審清楚,正好也可以多關他一段時間,讓他長長記性!此事包在我身上。”
樂湛想無非是想掠賣人口為奴或者報私怨這種小事,所以滿口答應下來。然後笑吟吟地說道:“之顏啊,正事我們談完了,現在聊聊那首詩吧......”
此時的樂湛絕對想不到,他隨意應承下來的這件事的幕後真相,竟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
清晨,陽光灑滿王家小院。
王揚坐在堂中,邊就著醬菜、蔥花炒蛋喝粥,邊看院子裏小阿五跟陳青珊練武。
小阿五神情嚴肅,小臉憋得通紅,紮著馬步,兩隻小拳頭放於腰間,給人一種一腳就可以踢飛的感覺。
嗯?我這是什麼比喻???
陳青珊青衫磊落,素帶束腰,雙腿緊實筆直,仿佛風中修竹,幾絲秀發掠過臉頰,清冷如畫。
“練拳先練肺,練肺之道,首在唿吸,唿氣。”
“哈!哈!”阿五發了兩聲喊,打出兩拳。
“氣要下沉,氣不沉則身不穩,再來。”
“哈!哈!”
“還是不沉。你舉起雙臂。”
王揚見阿五舉手如投降,努力忍住不笑。
“舉過頭頂,下身不動。”陳青珊拍了拍阿五的胳膊,“打開,伸直!吸氣.....唿氣.....吸氣.....唿氣......”
阿五眼睛睜圓。
“感受到了氣沉嗎?”
阿五興奮地點頭。
“這是一個竅門,臂舉則氣沉。不少拳法起手勢都是舉臂,其實就是沉氣的意思。”
王揚瞧著有趣,走到門口,興致勃勃道:“青珊,要不明天你也教我幾招?”
陳青珊糾正阿五動作,也不看王揚,隻露出清美冷俏的側顏:“你齊律讀完了?”
“快了。我隻挑要緊的記,也沒必要一口氣都記完。”
“我明晚就走了。”陳青珊語氣平淡,像說了一句很平常的話。
阿五吃驚地抬頭看向陳青珊。
“明......明晚?”王揚臉色一變。
陳青珊拍了下阿五的頭,輕聲道:“吸氣,專心。”
阿五努力地吸著氣,氣息卻不平穩起來。
陳青珊幫阿五調整姿勢,背對王揚:
“你明晚不是去焦正家嗎?如果成功的話,我們的約定也完成了。我也該走了。”
王揚急道:“可以不走啊!我出高價雇你做護衛——”
“我不做護衛。”聲音平靜如常。
小阿五卻看到,陳青珊清冷的眉眼間凝聚著一抹淡淡的不悅。
“你不覺得我們配合很好嗎?我有腦子,你有武力......”
那一抹淡淡的不悅頓時化為慍怒之色,陳青珊迴眸瞪去:“你說誰沒腦子?”
......
王揚心緒不佳,且不說陳青珊的作用有多大,就算作為花瓶,每天光看看心情也很好啊!
說到底,留不住人才還怨自己手腕不行,怎麼就這麼實心眼兒呢?說好的是一個月內辦,何必那麼著急約在今晚?
可是若讓他特意拖延或者有意搞砸,卻又不忍心這麼做。人家心心念念要查清父親的案子,自己也不能為了一己之利,就使絆子。
如果說這件事讓王揚覺得有些糟心,那他馬上就會聽到一個更糟心的消息。
————————
注:1國術甚重唿吸。《邵元衝日記》中記載民國武術泰鬥萬籟聲(抗戰時曾任重慶中|央訓練團國術教官)早上教武術,“先以唿吸及煉目力二部,約半小時而畢”。民國形意拳大師薛顛在《象形拳法真詮》中也辟專節講實修中的唿吸法。
ps“目力”也同樣為國術所重,薛顛弟子、有“二先生”之稱的國術名家李仲軒記他另一位老師唐維祿教拳“要在夜裏練,除了保密,也為養眼神”(見《逝去的武林》“唐門記憶”一章)所謂“養眼神”其實也就是“煉目力”。
2舉臂沉氣的竅門見於李仲軒講解形意拳,詳參《高術莫用》下編“象形術探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