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迴答道:“《襄陽記》記武侯征南蠻,馬謖獻策曰:‘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R謖雖非掌兵之才,然此言甚善。所謂手段,便是攻心。攻心有兩法,一是以利益攻,一是以文化攻。”
“何謂‘以利益攻’?”
“現在我們對南蠻的策略主要是封鎖,你越封鎖,他們就越窮,越窮就越想來搶;且民無財則輕死,輕死則不安居,不安居則鬥狠,是故蠻亂多而不易平。大軍一至,蠻人無財一身輕,直接逃遁了事;軍隊一撤,蠻人再出,如此循環,豈有止境?
所以不要封鎖,要交通!不要禁商,要通商!我富於蠻,人口多於蠻,享受過於蠻,貨物優於蠻,文化精於蠻,交通怕什麼?要鼓勵行商至蠻,也鼓勵蠻人來我們這兒賺錢!讓他們見識這兒的花花世界!有災荒,捐些食物用品;無災荒,低價賣些甚至可以送些東西去!成本要不了多少,主要是養成他們的需求,開闊他們的眼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漢地百物,令人心發狂!
讓他們模仿,引導他們開荒,借貸種子耕牛農具,讓他們什麼賺錢種什麼!不要怕蠻人賺錢,能賺錢才能花錢!讓他們賺!鼓勵他們賺!他們越賺越不輕死!越賺越安土重遷!隻要需求養成,這些錢到時都得流迴來。流迴來也別舍不得花,別搞小家子氣那一套。
賄賂他們的酋長,讓他們中的重要人物在我們這兒有產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的利益捆綁!到時蠻族中誰要想開戰,誰就是公敵!不用我們出手,他們那些在漢地有產業的頭領就不能答應!你如果能讓蠻人感覺跟著我們有錢賺,那傻子才造反呢......”
王揚隻是給蕭寶月蜻蜓點水地說了一下,並沒有深入,但蕭寶月已聽得心潮起伏,思緒激蕩!
她自詡才略過人,卻從來沒有用這種思維想過問題!一時間諸種想法紛至遝來,是一念未平,一念又生!
王揚不過是隨便說了幾句,起了個頭,但以蕭寶月的聰明幹練,卻已經想到如何選用南蠻中的一族做試點,又如何借此挑起周圍幾蠻的爭端,然後再借調停之機,介入蠻部。
可聰明人想問題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想法太快太多,這點尚沒想完,又開始想哪些物品最適合銷往蠻族,又如何給商人政策便利,吸引他們販貨蠻漢間,總之心情激蕩之下,思維高度活躍,一顰一笑間,更增嬌媚。
王揚見蕭寶月想得入神,便道:“這樣,今天太熱了,我先迴去沐浴更衣,等四天後再接著聊!
蕭寶月哪肯放王揚走:“要沐浴有何難?來人,侍奉王公子沐浴!”
......
王揚在兩個侍婢的服侍下,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澡,又換上了蕭寶月差人新買的,紅縠勾邊的銀白紗衣,係一條繡金文的紅腰帶,瀟灑之中,又增了幾分邪魅貴氣。
王揚剛洗完澡,不願再坐在太陽下頭,便道:“天太熱了,我進屋跟你說吧!
蕭寶月臉色一冷:“王揚,你別得寸進尺!
王揚一笑:“道不輕傳,法不空授,張良三拾履而得黃石授兵法,劉備三顧草廬乃能聞隆中之對,如今你連屋子都不讓我進,還想聽真東西,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蕭寶月俏臉含冰,沉默良久,咬牙道:“好。”
......
“來,把冰塊往我這兒挪點!
“烏梅汁加冰。”
“在屋裏就不用扇風了,我折扇呢?把我折扇拿來!
蕭寶月瞇著眸子,看王揚使喚她侍女。
冷冷問道:“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王揚隨口說:“開始什麼?”
蕭寶月臉露殺氣。
王揚忍笑:“哦!開始說是吧。剛才說到哪來著?”
“你說攻心有兩法,一是以利益攻,一以文化攻。剛才講的利益攻,那什麼是‘以文化攻’?是指傳詩書禮樂嗎?”
“以利益攻,說白了,就是經濟賄賂。以文化攻呢,名之‘文化輸出’。要讓他們認同、喜愛我們的文化。從語言到服飾,從習慣到愛好,從音樂到飲食,從信仰和妝容,都要培養。給他們的大族子弟開方便之門,讓他們來我朝官學就讀。讀得好的,可以允許做官。這些人將來都可能迴族掌權,要想辦法讓他們親附,培養代言人。
蠻區也可以辦學堂,招收蠻族子弟,說漢語說得好的,學經典學得佳的,有優待獎勵,可以給與經濟上的補助。再挑選優秀人才送入州郡,進一步培養。學堂要教史書,但這史書得重新編,著重寫漢蠻同源同祖,講和平可貴,互助互利;講戰爭殘酷,開戰之後,如何凋敝。要多寫和,少寫戰;多寫同,少寫異;這個就看執筆者下筆的分寸了。
分寸好的,就算寫連年廝殺,也能讓人感覺和則兩利,分則兩害,這叫卒章顯誌,歸之於正;分寸不好的,即便寫守望相助,同心同德,也讓人感覺虛假諷刺,心生抵觸。要培養蠻族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要讓蠻族有歸屬感,真正感覺自己是我朝的一部分。國族國族,先國而後族,國家認同要高於民族認同;要建立並強化蠻漢同屬於中華一族的概念,《禮運》中說:‘聖人能以天下為一家’,天下都能一家,蠻漢怎麼不行?說是兩族,其實是一族,所謂多元一體......”
蕭寶月越聽越入神,心中既驚且佩,以前隻當王揚狡獪油滑,在經學上有非凡造詣,歌詩寫得不錯,但不過一才子爾,沒想到竟能有如此宏大深邃的見地!古代那些帝王之師,不過如是矣!
待王揚說完,蕭寶月又細細想了一番,不由得感慨道:“此論可抵雄兵三十萬!”
王揚明明藏了許多不說,並將具體推行之法隱去,最多也就是提供了個思路,還是不完整的思路,所以聽蕭寶月竟然沒有絲毫畏難的情緒,倒有些好奇:“你不認為此策難以推行嗎?”
蕭寶月目光微凝:“事不能因為難便不做。無能者無一策之奇,隻知空言難行,於事無補。能者知難而不畏難,仔細籌算,悉心謀劃,假以時日,總能辦成。若真能實施,當可立三百年不拔之基!
王揚聞此言,重新看向蕭寶月,目光鄭重了幾分。
蕭寶月沉思片刻,又說道:“不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後漢徙羌於關中,卒有羌禍,搖動數州。魏晉招撫夷狄,後五胡迭起,兩京淪喪。今若開放邊境,交通往來,使蠻人盡睹我守備虛實,險要曲折,日積月累,族類蕃息,一旦有變,則如害起肘腋,寇發心腹,那此前的優待,輸利送文,豈不是都成了養寇之舉?”
王揚微笑說道:
“胡夏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漢晉徙胡而不治胡,無治化之策,亦無兼愛之心,徑使其與百姓雜處,為吏民侵刻,故匈奴言‘晉為無道,奴隸禦我’;江統謂‘士庶玩習,侮其輕弱,使其怨恨之氣毒於骨髓’。加之生計艱難,屢受盤剝,老弱餓殍於野,丁壯憤懣於心,豈有不反之理?不說胡民,當此境遇,雖漢民亦反也!
隻知徙胡而不知治胡,是為養寇;
隻知治胡而不知教胡,是為遺憂;
隻知教胡而不知化胡,是為權宜;
隻知化胡而不知製胡,是為盡善。
雖盡善,未能盡美。
化而能製,方為盡善盡美之道!
能如此,則不是養寇,而是養民養兵!
王者之道,凡治下之民皆能善養!凡治下之兵皆能為用!
彼饑我食,彼凍我衣,彼冤我拯,彼溺我救!
往而征之,誰能相抗?
此之謂仁者無敵也!”
蕭寶月聽得全身酥麻,心髒砰砰直跳,顫聲問道:“敢問公子製胡之策?”
王揚笑而不答。
蕭寶月心潮澎湃,思緒激越,盯著王揚,目光片刻不離:“公子之前不是說,要王霸道雜用嗎?所以公子說的製胡,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霸道!”
王揚呷了口烏梅汁,悠然說道:“這霸道就不給你講了!
蕭寶月愕然:“為什麼?”
王揚聲音淡淡:“你已經夠霸道的了,若再教你霸道,則蠻族無遺類矣!
蕭寶月如被當頭澆了盆冷水,頓時僵住!
然後看著王揚,咬唇不語。
有那麼一瞬間,她幾乎想叫人把這家夥拖出去打一頓。
但她還是忍住了,調整了一下狀態,露出一個嫵媚的笑容,微微垂首,幾縷發絲順著如畫的臉頰滑落,顯出無限軟媚風情,惹人憐惜:
“公子說笑了,我一個弱女子,不過虛張聲勢,霸道兩字,實不敢當。不過以公子胸襟之廣,見聞之博,自不會與我計較。但總歸是我行事有差,還望公子多加指正,不吝賜教!
王揚打了個哈欠,對眼前傾城美色,視而不見,懶懶道:“再說吧,我乏了,先迴了!
蕭寶月袖中玉手緊緊攥著,臉上笑容不減:“好,我送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