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懿執(zhí)掌六宮之權(quán)後,她便如當(dāng)初承諾的那般,頻繁地造訪慈寧宮。
今日,如懿早早來到慈寧宮請安。她雙手奉上一個精致的卷軸。
太後從如懿手中接過卷軸,隻覺得沉甸甸的:“這是何物?”
如懿神色恭敬:“迴太後,這是近五日來後宮所發(fā)生的大小事宜,臣妾已詳細記錄在此,請您細細查閱。”
“嗯。”太後微微點頭,解開卷軸的繩子。
然而,卷軸的一端卻不慎脫落,徑直墜向地麵。
咕嚕嚕幾聲,卷軸在地麵上滾動,一直滾到門前才停下。展開的卷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鋪陳開來,竟拉出了足有三米之長。
福珈連忙撿起卷軸,太後瞥了一眼冗長的文字的一部分。
葉答應(yīng)和愉貴人在禦花園相遇,兩人產(chǎn)生爭執(zhí),不歡而散。
愉貴人和麗答應(yīng)在宮道上相遇,麗答應(yīng)推了愉貴人一下。
環(huán)答應(yīng)投訴送過來的水果沒有清洗切塊。
嘉貴人和茉常在一起探望純妃,卻在鍾粹宮門前吵架。
慧貴妃不準嘉貴人學(xué)她戴大旗頭,兩人出了長春宮就吵架。
…………
……
太後似笑非笑地凝視著如懿,說道:“如懿你真是細心周到,連這些瑣碎細微之事,你都一一記錄在冊,詳盡至此。”
如懿也笑了:“太後過譽了,臣妾隻是盡己所能,為太後分憂。”
太後指著下麵一行字問:“那這裏寫著‘姐姐慈母心腸,照料永琪盡心盡力’‘姐姐被慶常在冒犯,大人不記小人過’是什麼?這個姐姐是哪位?你有親戚在後宮裏嗎?”
如懿微微一愣,其實她也沒翻閱過這卷軸,其中內(nèi)容皆是海蘭幫她整理的。
她想了想,解釋道:“太後,這裏的姐姐指的是臣妾。宮中事務(wù)繁雜,愉貴人便出手相助,幫臣妾分擔(dān)了一些。”
太後把卷軸遞迴給福珈,福珈卷了好久才把長長的卷軸卷迴去。
太後沒好氣說道:“如懿,哀家讓你協(xié)理六宮,怎的連這些小事都要假借他人之手?愉貴人雖然資曆深厚,自潛邸時期便陪伴在皇上身邊,但哀家並未讓她協(xié)理六宮之事。”
如懿微微屈膝,嘟起嘴巴:“海蘭和臣妾情同姐妹,她做和我做又有什麼區(qū)別呢?還請?zhí)釋捤 !?br />
太後這下被如懿氣得喝了三口茶,順了氣才道:“哀家是信得過你才給你宮權(quán),以後絕對不,有些事哀家敢給你做,不一定敢給她做。你明白嗎?”
“是,太後。臣妾以後一定親力親為。”
太後輕歎一聲,看著如懿光潔的額頭,帶著一絲無奈說道:“如懿,你能明白哀家的意思就好。後宮事務(wù)繁多,若事事都要稟告,豈不是要忙亂了套?你要有擔(dān)當(dāng),有些細枝末節(jié)的事,自己拿主意便是。”
福珈接茬道:“太後明天帶恆媞公主去甘露寺祈福,三天後才迴來。嫻主兒可要好好協(xié)理六宮,別讓太後費心。”
如懿迴道:“太後放心,臣妾不負太後所托。”
太後微微頷首,她心中思量,或許該給如懿一些甜頭,方能更好地驅(qū)使她為自己所用。
於是,她又說道:“很好,哀家知道你聰慧,也懂得分寸。以後在後宮中,你便放開手腳去做,隻要是對皇上、對後宮有益的事,哀家都會支持你。”
如懿忙不迭地屈膝行禮:“臣妾謝過太後娘娘的信任。”
然而,太後話鋒一轉(zhuǎn),語氣中多了幾分嚴肅:“不過,若是你聽聞了關(guān)於皇上的事,或是皇上提及了有關(guān)準格爾的事宜,務(wù)必第一時間稟告哀家。”
“臣妾知道。”
等如懿出了慈寧宮,蕓枝臉上寫滿了擔(dān)憂:“主兒,太後這分明是要您窺伺帝心、幹涉朝政啊,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怎麼會有問題呢?”如懿歪了歪腦袋,“本宮做的事,都是為了皇上和太後。”
“但是……這樣做被皇上知道了,他一定會不高興的。”
如懿又嘟起嘴:“這你就不懂了。百行孝為先,皇上在許多時候也得聽從太後的意見。你看看皇後和貴妃,她們?yōu)榱擞懞没噬隙米锪颂幔@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呢。”
蕓枝更加不解,她們有什麼損失?皇後是六宮之主,待遇是除了太後外最好的,皇上什麼好東西都賞給皇後,如若生下皇子就是嫡子,很可能會被立為儲君。
貴妃的阿瑪當(dāng)初提議太後的女兒和親,確實得罪了太後。但這些年貴妃有被太後怎麼樣嗎?
鹹福宮是奴才們公認的好去處,環(huán)境好又寬敞,主子受寵又出手大方。
討好太後……真的比討好皇上有用嗎?
而這段時間,皇上接見了許多皇親大臣,舉辦了很多宴會,忙得不可開交,也沒怎麼進後宮。
等他終於閑下來,才發(fā)現(xiàn)養(yǎng)心殿的桌子好空啊。
桌子平時放滿了嬪妃們送來的點心補品,貴妃有次還送了玻璃裝著的蝴蝶標本給他欣賞。
現(xiàn)在除了奏折就是文房三寶,有些不習(xí)慣了。
往日天天往自己身邊湊的女人們怎麼安靜下來了?
正好李玉端著茶進來,說道:“皇上,剛泡好的茶,趕緊喝了吧。”
弘曆接過茶盞:“李玉啊,今晚朕去鍾粹宮看看純妃,留宿可答應(yīng)那裏吧。”
李玉為難道:“皇上,可答應(yīng)不便侍寢。”
“哦?她病了?”
李玉迴道:“她以下犯上,去了慎刑司。”
弘曆一頓,有些驚訝。但可心隻是個相貌清秀的答應(yīng)罷了,他懶得詢問詳細,又道:“那我留宿環(huán)常在那,聽說她學(xué)了點西洋小戲法。”
“環(huán)常在和可答應(yīng)一起以下犯上,也進慎刑司了。”
“婉常在呢?”
“婉常在勸架時不慎推倒了上位嬪妃,也進慎刑司了。”
“那去嘉貴人那。”
“被婉常在推倒的上位嬪位就是嘉貴人,她砸破了一個花瓶,驚了純妃的胎,雖無大礙,嫻妃娘娘也讓嘉貴人進了慎刑司。”
弘曆已經(jīng)從選擇寵幸誰,變成想看看誰還能寵幸了:“那朕去麗答應(yīng)那。”
“麗答應(yīng)打了愉貴人耳光,進慎刑司了。”
弘曆忍無可忍,怒道:“皇後呢!她該不會也進慎刑司了吧?”
李玉搖頭道:“皇後娘娘和純妃娘娘身懷六甲,自然不去慎刑司。”
弘曆服了,怎麼說的好像她們沒懷孕,也會被送進慎刑司一樣。他不過是想寵幸一下嬪妃,就這麼難嗎?
“貴妃呢?”
“她來過幾次養(yǎng)心殿,您那時候接見外臣,讓她迴去了。皇後近來身子不適臥床,又流鼻血,您也是知道的。貴妃現(xiàn)在住在長春宮照料皇後,說皇上處理嫻妃之前,她的綠頭牌先撤下。”
弘曆心想好像真有這件事,又道:“慎妃還在吧?她可不會吃虧。”
“慎妃娘娘來了月信,綠頭牌暫時撤下了。”
“朕還有誰可以翻牌子,你說!”
李玉拍手,敬事房的太監(jiān)端著一個托盤進來,上麵隻有一個牌子。
弘曆拿過來一看——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