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永璋模仿李世民撞入父親懷裏
弘曆一時訝異:“啊?”
永琮沒有出聲,但兄弟倆心裏想都是一樣的。
香見公主哭著喊著說不要手指,是真的不想要。隻是寒提自己懷恨在心,伺機報複兆惠將軍而已。
皇上說是癡迷香見公主,但卻無視了她的懇求,執意要滿足寒提的心願。
結合之前淩雲徹的盛寵,可見在皇上心中,寒提的地位恐怕已高於其女兒寒香見。
永璋顧不得許多,直接開口道:“皇阿瑪,兒臣聽聞您要……要取兆惠將軍的手指……”
弘曆皺眉不悅道:“你們一同過來就是為了這事?誰跟你們說的。”
永璋見皇阿瑪沒有否認,心中更加焦急:“皇阿瑪,此事在宮中已經傳開了,我們擔心皇阿瑪一時糊塗,鑄成大錯啊!”
永琮附和道:“對於武將來說,沒了任何一根手指都是巨大影響,寒提這是要廢了我大清一員大將,請皇阿瑪三思。”
這世間最讓人生氣的事之一,就是別人義正言辭地勸你去做你本來就想做的事。
弘曆一開始就沒打算切兆惠手指,隻是想讓他們和解罷了。
沒想到居然被兩個兒子上門指責,一個說自己“糊塗”,一個讓自己“三思”,聽得他怒火中燒。
弘曆將奏折摔在桌上,大聲吼道:“放肆!朕做什麼事情,還輪得到你們來指手畫腳?朕自有分寸!”
永璋被弘曆的怒喝嚇得一哆嗦,仍堅持道:“皇阿瑪,兒臣隻是覺得寒提是外族男子,不如兆惠將軍出身上三旗,無論是先來後到還是家族勢力,若為了他委屈兆惠將軍,恐怕會惹得滿朝上下心寒。”
永琮也上前一步勸道:“皇阿瑪,三哥所言極是,若是為了一個男人傷了君臣和睦,實在得不償失。不如將他們父女送迴寒部,全了皇阿瑪懷柔寒部的仁德。”
弘曆聽著兩個兒子你一言我一語,腦袋嗡嗡的痛,深吸一口氣解釋道:“其實朕一開始,就沒同意寒提的要求,隻是想讓兆惠跟寒部族長和解罷了。”
永璋和永琮頓時露出不信任的眼神,說道:“那皇阿瑪為什麼要跟香見公主說要奉上兆惠將軍的手指?”
弘曆眼神遊移,胸口憋了一股子氣:“朕隻是,嚇唬一下香見罷了。”
永璋顯然不信:“皇阿瑪一言九鼎,不是信口雌黃的人。”
永琮悄悄戳了戳三阿哥,連忙找補:“皇阿瑪,寒部族長提出這種要求就是大不敬,對大清的不忠,兒臣懇求皇阿瑪責罰寒提,將其父女送迴寒部。”
弘曆皺起眉頭,沒有攥著拳頭站起身來。
他不想責罰寒提,也不想把他們送迴寒部,現在被兩個兒子橫插一腳,導致左右為難,實在是顏麵掃地。
而且他們這麼一提,之後自己請兆惠來跟寒提和解,豈不是變成老子聽從兒子,倒反天罡!
弘曆越想越氣,得指著永璋怒罵:“永璋,平日裏純貴妃就是教導你忤逆君父的?朕做什麼決定,自有朕的道理,你來質問什麼!還把你弟弟帶來了,真是個不孝之子!”
永琮連忙解釋:“皇阿瑪,是兒臣主動要來的,路上遇到三哥,便拉著他壯膽……”
弘曆立刻看向永琮,語氣更加陰冷:“永琮,是不是有了個厲害的姐姐,有科爾沁當靠山身子骨都硬起來了?也學著你三哥一樣不孝!朕不死,爾等終究是臣!”
兩人從未被弘曆如此嚴厲地斥責過,還是用“不孝”這種極其嚴重的由頭,嚇得抖了抖同時出聲解釋起來。
“皇阿瑪,兒臣真的不是不孝!隻是為了大清和皇阿瑪的聖譽,希望皇阿瑪三思……”
“皇阿瑪!兒臣也是為了皇阿瑪好,皇阿瑪為什麼不肯聽我們的話呢……”
宛若誰少說了一句話就會立刻治罪一樣,他們一口氣不停地陳情,吵得弘曆左右耳都被塞滿了,怒吼一聲:“夠了!朕不想再聽你們廢話!”
兩人霎時窒聲,沒等一會兒,他們又同時大喊:“皇阿瑪!兆惠將軍無辜啊!”
弘曆頭痛得不想解釋了,一把推開擋在前麵的永琮,說道:“進忠,朕要去休息了,把這兩個逆子給朕拖出去!”
永琮尚未成年,毫無防備之下被皇阿瑪用力一推,身子像個花瓶般摔在地上,頭一歪竟暈過去了。
永璋大驚失色,若是永琮在這裏出了事,他作為兄長怎麼跟皇後交代?連嫡子都如此,他一個庶子事後還能得皇阿瑪信賴嗎?
他扶起弟弟,忍不住嚎哭起來:“皇阿瑪,您就為了那個寒提,忍心這樣對待我們!”
弘曆額頭青筋暴突,罵道:“把他們拉出去,給永琮請個太醫,別在這裏鬼吼鬼叫的聽到嗎?”
幾個宮人進來抱起永琮,出了殿門往擷芳殿去。進忠扶起永璋,一邊安慰一邊讓他冷靜,先迴去跟主兒們商量一下。
但永璋一旦上頭就很難冷靜,他見弘曆已經轉過身準備走了,突然浮現出一個念頭:不可以就這樣結束!不能讓皇阿瑪走!
在這瞬間,供血係統調動所有資源為大腦服務,腎上腺素鞭笞大腦掠過無數法子,永璋一片空明,一本《資治通鑒》從腦海浮現出來。
兆惠將軍送的書……一定能救到兆惠將軍!!永璋,你快想啊!快想怎麼樣才能從寒提那奪迴皇阿瑪的心!快想!
書頁在腦海中無風自翻,最後停留在某一頁上。
這一頁,講述了一個皇子,為了獲得父王的認可,做出了一個驚人而有效之舉。
“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這十一個字如同鋼印般刻在永璋大腦裏。
皇阿瑪說過了,要以史為鑒,以史為鑒……就是資治通鑒!
永璋腦內一片清明,雙眸豁然睜開,爆發出巨大力量掙脫了進忠。
弘曆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一聲裂巾之音,永璋如同一個孩子一樣撞入父親的懷抱裏。
皇三子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禦膳房裏,廚子不慎把一顆荔枝撥到水缸中去。
水缸裏養著章魚,章魚死死纏住那顆荔枝,吸盤一個個纏上去,差點就把這顆皇家貢品給活生生吞吃入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