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電影
這天清晨,李青被係統的聲音給驚醒了。
這次並非任務完成的提示,而是係統又發布了新的任務。
“現對宿主發布任務,為了豐富大唐百姓的娛樂生活,請宿主發展大唐的電影事業,讓電影在大唐的觀影次數超過100萬人次。任務完成獎勵宿主10積分!
係統機械的聲音在李青的耳邊響起。
這次的任務不簡單啊,難就難在觀影人數上。
上次推廣四大名著的任務,要求達到100萬人次,已經讓他絞盡腦汁。
好在當時有報紙作為依托,再加上戲曲、評書等多個方麵配合,才勉強完成了任務。
但這次的電影任務,情況卻截然不同。
電影肯定沒法借助其他的手段了,隻能老老實實的放映。
李青躺在床上,思考著可能的方法。
新區內的電影院倒是快建好了。
但長安城的人數有限,即便每人都來觀影,也難以達到100萬人次的目標。
並且李青的計劃中,電影票肯定是很貴的,這樣平民百姓來看的幾率就少了。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李青的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
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電影下鄉。
這個時代的百姓,娛樂生活極其匱乏。
除了偶爾的廟會、戲曲表演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娛樂活動。
如果能將電影帶到鄉村,必定會大受歡迎。
而且,現在正值初夏時節,天氣逐漸轉暖,但還未到酷暑難耐的地步。
夜晚的鄉村,涼風習習,正是觀賞露天電影的好時機。
李青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可行。
不過在推廣露天電影之前,要利用現有的電影院,先狠狠賺上一筆。
想到這裏,李青拿起對講機說道:
“馬周,商業街那邊建設的如何了?”
對講機那頭,馬周的聲音很快傳來,帶著一絲興奮。
馬周如今對這份工作極為珍視,在李青手下做事,他學到了許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理念。
所以他格外勤奮,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親自到工地督工。
“爵爺商業街的主體建築已經基本完工了!
“現在工匠們正在進行最後的內部裝修和外部裝飾!
馬周事無巨細,一一匯報。
“預計再過幾日,便可全部竣工,對外開放了!
李青略微沉吟,然後吩咐道:
“賓王,你聽著!
“商業街其他的裝修工作,都先暫時放一放!
“你現在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先把電影院給我裝修出來。”
“記住,務必要精益求精,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尤其是那個……嗯,甲醛,對,就是甲醛!
“一定要做好除甲醛的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這可是關係到百姓健康的大事,馬虎不得。”
對講機那頭,馬周的聲音沒有絲毫遲疑,立刻迴應道:
“爵爺放心,屬下明白。”
“我這就去安排,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把電影院裝修好。”
馬周幹脆利落的迴答,讓李青頗為滿意。
他欣賞馬周,不僅僅是他的辦事能力,更是他那份雷厲風行的執行力。
馬周從不質疑李青的決定,總是第一時間去執行。
掛斷了與馬周的通話,李青又開始思考起電影下鄉的事情。
想到這裏,李青再次拿起手機,吩咐艾青再采購一百套播放設備。
對目前來說,一百套應該足夠了。
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
黃曆標注著:宜開業、動土、祈福。
李青帶著大唐大學的一眾學生,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商業街。
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這裏,一定會驚掉下巴。
因為這條街道的布局、風格,簡直與後世的步行街如出一轍,充滿了現代氣息。
隻是,現在所有的店鋪都還沒有掛上招牌,顯得有些冷清。
學生們跟在李青身後,好奇地打量著這條嶄新的街道,眼中充滿了興奮。
他們都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新奇的建築風格。
寬闊的街道兩側,整齊地排列著一間間商鋪,大門全部都是玻璃做的。
這讓眾人都深吸一口氣,雖然現在大唐已經有了玻璃製品,但是價格還是不菲的。
能用玻璃做門窗,在他們看來也是十分奢侈的。
街道的地麵用青石板鋪就,平整而光滑,踩在上麵發出清脆的聲響。
街道兩旁還種植著一些綠植,為這條商業街增添了一抹生機。
一行人沿著街道緩緩前行,來到了商業街的盡頭。
一座高聳的建築,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比大唐大學的教學樓還要高大。
這座建築,正是李青模仿後世的商城建造的,名為“大唐購物中心”。
其實,這座建築隻有五層。
隻是每一層的層高都比較高,所以整體看起來顯得格外高大。
最終,他們來到了大樓的五層。
整個五樓,都被李青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影院。
電影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娛樂方式,一旦在大唐推出,必定會引起轟動。
到時候,這裏的人流量絕對不會低。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李青才將整個樓層都設計成了電影院。
反正大唐的土地並不像後世那般寸土寸金。
隻要李青開口,不用花一文錢,李世民甚至還會主動多批給他一些土地。
因為李世民清楚,這些土地到了李青的手中。
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個聚寶盆,為朝廷帶來無盡的財富。
今天李青帶的主要是醫學院的學生,其他學院的學生則暫時安排在了後麵。
襄城公主的參與以及女生免試入學的政策。
使得醫學院成為了整個大唐大學中女生比例最高的學院。
李青打算充分利用女生們天生的宣傳天賦,為電影院進行預熱宣傳。
當然,李青並不會厚此薄彼,稍後也會邀請其他學院的學生前來觀影。
為了這次醫學院專場,李青精心挑選了一部特別的電影——《中國醫生》。
這部電影是根據口罩期間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深刻展現了醫護人員的偉大與奉獻。
李青相信,這部電影一定能夠深深觸動醫學生們,激發他們對醫生這個神聖職業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