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離岸近了,一群海鷗聽到機器的響聲,邊叫著邊圍了過來。
有些膽大的居然飛到甲板上來吃掉落的魚食。
忽然看到迎麵駛來一條木殼船,等到兩船交錯時,我看清了對麵的船號,咦?那不是我家的518號嗎?
王叔也看到了船號,說是不是兩條木殼船已經賣了?
我撈起電話給老爸打了過去,果然一問還真是賣了,昨天就交錢了。
我問6888號出海了沒有,老爸說上午11點走的。
我說那我一路也沒看到他啊,可能是岔開了。
按理說他出來應該打個傳唿吧,我剛想給他打個傳唿,但一想這個距離可能傳唿都夠不著了。
於是通過單邊帶聯(lián)係他,叫了五六聲,果然劉叔接了起來。
一問才知道從碼頭往外航行的時候,他吃完飯睡了一覺。
我跟他說了外麵的鰻魚船上還有些貨,去了先把活鰻魚和活蝦收了,傳唿號與位置又跟他說了一遍。
他說我爸都已經跟他說過了,去了先把蝦收了,然後去收鰻魚。
我說行,你看著安排,死鰻魚還是有不少的,過秤前多挑一下。
劉叔說知道了。
算了下時間,他們明天早上七點左右才能到。
正好不耽誤收蝦。
就在此時,手機響了起來,我一看是陸康打來的,於是接了起來。
電話那頭傳來陸康的聲音:
“海生,聽說你今晚上船啊!”
我說你從哪聽到的我要迴港的。
他笑著說:“這你不用管,我有渠道。”
“怎麼,領導找我啥事?你可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聽說這次收了不少活蝦?我酒店需要200來隻,有個婚宴指名要當地對蝦,你迴來的正是時候,娘的這陣市場上缺貨。”
陸康說道,他做酒店這一行,消息向來靈通。
“行吧,那你知道現在什麼價格嗎?我這一船可是讓人包了的。”
“你說吧,90還是100?”陸康豪氣的說道。
我一聽,難怪人家全包,原來市場已經到了這個價了。這一倒手直接就是10萬到20萬的掙啊。
“行了,咱好歹是多年的朋友,我也不餘外掙你錢,就當是還你人情了啊,你給80塊就行了。我給你留200隻夠不夠?明天一早過來取。”
陸康一聽價格,立時開懷大笑。
“海生仗義啊,那給我300隻好了。”
“我靠,你別得寸進尺啊。”
“得了,我這就不算客戶了啊,不好賣的時候,我還能幫你銷幾百隻呢。”陸康笑道。
“行吧,陸總,明早派人來取吧。”
跟他又聊了幾句掛斷了電話,結果沒一分鍾鈴聲又響了起來。
這次是王哥打來的。
“喂?海生嗎,幾點進船?都有什麼貨?”
我說差不多10點進港,魚的品種不多,就是擺甲魚和鰻魚,還有死對蝦。
“那就給我來120箱大擺甲魚,小擺甲50箱,蝦來個一兩盒就行了,鰻魚來十箱吧,這鰻魚以前也沒賣過,不知個頭怎麼樣?”
“個頭不錯,差不多一斤左右,已經開了膛。”
“賣多少錢一斤?”
“加工廠16塊收,你市場不知能不能行?”
王哥說他先裝十箱去市場賣賣試試,如果行的話,下趟再多裝一些。
“那行,隨便你,隻要你能要的貨優(yōu)先給你。”
“質量沒問題吧。”
王哥問了一句。
我說你放心,還是老樣子,質量不好不給你。
緊接著又有幾個小販打來電話,都說已經在碼頭等著了。
看來今天碼頭發(fā)貨的船應該不多或者說沒有。
難道說,近海的鮁魚也不多了嗎?
其實是我想差了,收近海的鮁魚他們都是中午前後就迴來賣貨了,到了下午時基本上都賣完了。
船緩緩駛進了碼頭,拐過彎來後,我看清了碼頭的全貌,沒見到有船在發(fā)貨,但碼頭上的車卻是不下二十輛。
還有兩三輛大型廂貨,估計是拉活鮮的,從開著的後門就能看到車裏裝著的水箱。
船還沒停穩(wěn),我就看到董叔朝我招手,看來今天晚上有他要的貨。
段老六更是不用說,一步就邁上了船,上了駕駛室,老爸跟在他後麵。
就聽他說道:
“海生,發(fā)財了啊!收滿船了吧,我的天連個下腳的地方都不留了,真是佩服你啊。”
我說還行吧。
客套了兩句我就背著包先下去了,因為要記賬。
一上碼頭,就有人過來找我,是張春。
“海生,我的車在等著了,蝦全部卸給我。”
我點點頭。
隨即把人分成兩部分,劉勝和宋剛兩個人專門撈蝦就行了,因為撈蝦是比較快的,就是點數麻煩。
另外三個人負責搬魚,王哥車上帶的兩個小工也幫著一起幹活。
李明亮負責過秤。
兩頭一起進行,這樣卸貨就快很多。
現在剛開始漲潮,算了下時間,等這些貨卸完後,吃水減輕,正好滿潮去加工廠那邊的碼頭卸鰻魚。
“王哥,這擺甲魚個頭大吧,都是一斤以上到三斤多的。”
王哥正在用鐵鉤拉魚箱,他點點頭道:“海生出品,必是精品。”
我一聽,不由一樂,這廣告詞打的好。
這時畢哥也過來,看到魚的個頭,一下子也相中了。
“海生,王戰(zhàn)卸完就輪到我了吧,他裝多少,我也裝多少。”
王戰(zhàn)瞅了畢明亮一眼,說道:“老畢,你逞什麼能,就你那市場能賣這麼多貨嗎?”
畢明亮嘿嘿一笑:
“王戰(zhàn),你少看不起俺那個市場,就這魚俺那市場就認,不信明天你等著看吧。”
見到兩人鬥嘴,我不由一樂。
這兩人就這樣,什麼都要爭一爭。
緊接著張青也來了,開口就是跟我爸已經說好了。
我說魚多著呢,你能拉多少斤。
張青一看王戰(zhàn)與畢明亮都裝不少,他問了卸貨價格後,說你等等,我先打個電話問問再說。
我說行,你先問好再卸。
因為我知道這魚在某些市場不好賣,一般都拉到本市最大的批發(fā)市場去賣。
而張青正是在市批發(fā)市場做批發(fā)的。
過了幾分鍾,他打完電話過來說道:“海生,他們裝完後,還能剩多少?我說至少還得有接近四萬五千斤,你能一下吃掉不成?”
他點點頭,把我拉到一邊,小聲道:“海生,這魚在咱家不是太好賣,你也知道。這樣吧,我有個客戶能一下子吃掉,不用經過市場,找個大車直接一車拉走,你給我落兩毛錢就行,行的話我現在就叫車來。”
我一聽,落兩毛錢的話原本一斤能掙兩塊三,現在就成了兩塊一,等於少掙九千塊。
但是正如他所說,這魚確實在我們碼頭不好賣,除了這幾個大販子能要,剩下那些小販頂多能裝個五、六千斤。
如此算來,剩下的貨就還得再賣一天,這樣就會耽誤出海了。
我朝他點點頭,說道:
“那行,就這樣說定了,你叫車來吧。”
“好來,我這就叫車。”
張青很是高興,直接打電話叫車了,這降下來的錢是他白得的。
再加上那邊一斤不知給他一毛還是兩毛的提成,總之這車貨,他肯定不會少賺。
這個就是個人的生財之道了,也是個人的本事,船上和小販各自都掙錢才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