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碼頭轉一圈。”
我對李曉燕說道。
說完我起身來到院裏開車去了碼頭。
今天是周末,這一路上車不少。
很多人開車帶著一家老小出門遊玩順便來轉一圈。
快到碼頭時,我看到站在工地門口的龍哥正在抽煙。
我在他的身邊剎住了車,並朝他打了聲招唿。
他扭頭看到是我,便問道:“海生,你這是要去碼頭?”
我朝他點頭說道:“是啊龍哥,今天開海!幾乎碼頭所有的船今天都要走。”
龍哥聽了點點頭,但隨即又說道:“海生,你小子不地道啊,我跟你哥關係這麼好,你有活也想不起我?”
他這話把我說的一愣,於是問道:“龍哥,這話怎麼說?我什麼有活不給你幹?”
“鴨子灣聽說要蓋兩棟樓,還有你廠裏要建冷庫,是不是?聽說這兩個活都給了村主任趙文強?”
“你哥我現在也吃這碗飯,以後有這種活記得也照顧下我。”
我一拍額頭說道:“哥,你看我這記性!我把你這頭給忘了。行,咱的關係那還用說嗎?再有這種活我指定先給你。”
龍哥聽後說道:“行,有你這句話哥心裏也就好受了。”
我哈哈一笑,指著已經建起的二層門頭房問道:“哥,這門頭房是不是快完工了吧?”
他點頭說道:“主體基本完工,最多十天半月把周邊的一些活收一下尾就結束了。”
“你問這個做什麼?難不成想在這裏租一套門頭房。”
我‘嗯’了一聲,說道:“這門頭房麵積並不算大,估計要一下租兩個了。”
隨後我走進一間門頭房四下打量了一番,一共上下兩層。
“龍哥,這門頭房的麵積有多大?”
龍哥說道:“這樓上樓下淨麵積差不多有70平,你還不夠你用嗎?”
我搖搖頭道:“可能真不太夠,需要拿出一間門頭單獨做個冷庫存貨,樓上就做員工宿舍。”
“另一個門頭樓上改個小會所,聚餐啥的也方便。樓下是辦公室,再把兩個門頭打通,方便接待客戶和賣貨。”
龍哥聽後不由說道:“你小子行啊,打算的滴水不漏,隻是租房的成本有些高吧。”
我聽後哈哈一笑,說道:“想要享受就得多花錢,這很正常。隻要生意好,還怕房租高嗎?再說了這價格也還可以的。”
龍哥說道:“我聽碼頭管理處的人說好像一年租金是兩萬塊,合同可以一簽三年,三年內不遞增,三年之後每年上浮5個點。”
聽了他的話,我點頭說道:“若是如你所說淨麵積有70平,那建築麵積怎麼也要接近100平了,一年兩萬塊也算合理。”
又和他嘮了一會,我便說道:“哥,你先忙著,我去碼頭瞅一眼,船中午要出海。我們兩個留個電話吧,空閑的時候給我打個電話來廠裏找我喝茶。”
記下號碼後與龍哥告別,好不容易才把車開到船邊。
碼頭裏邊是不準遊玩的車進來停的。
但是他們把車停在碼頭外麵的路上,哎呀,這給我堵的難受。
不過好在碼頭管理處派人出來疏導,讓他們規範停車。
進門時我碰到了管理處的張叔。
“張叔,碼頭這路什麼時候擴建啊,門頭房不是馬上就要建好了嗎?”
張叔聽了搖頭說道:“目前沒有聽說有擴建道路的項目,等到碼頭建設完工到時重新劃線,規劃一下停車位,道路進行單邊停車。”
“單邊停車確實能解決一定的擁堵。”我聽了點頭說道。
其實我跟船一般不在碼頭,也不知道每年五一之前的半個月,碼頭早晨天天都是堵成一鍋粥。
不過如今有了門頭房,在旁邊也規劃了一塊兒停車場,碼頭裏邊至少是不堵了。
來到船上,船上的小工都與我打招唿。
宮船長說道:“海生,我剛聯係了267號船的於船長,他們上午8點就出港了,我們船什麼時候走?”
看到他有些焦急,我笑著說道:“咱的船跑得快,吃了午飯再走吧,距離比較遠,說不定去了還趕在他們前麵呢。”
宮船長聽了恍然大悟地說:“難怪你不急。”
我哈哈一笑,說道:“他們的木殼船跑的太慢了。”
我囑咐他頭一次出海一定要多叮囑小工值班要上心。
現在水溫比較高,鰻魚吐出來的魚食一要勤撈,每天至少要撈兩次,不然的話很容易臭水增加魚的死亡率!
宮船長點頭說:“放心,船上這麼多人,我會安排兩個人一組值班。”
我又把兩艘船上的大車叫了過來,囑咐他們鰻魚不同於別的魚,出現機器問題或者水管堵塞,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時間不能超過20分鍾。
由於對兩個新來的大車技術不太了解,原本船上有三臺衝氧設備,現在我又給每艘船多加了一臺新的充氧設備。
一旦出現機器故障,直接換新機器。
一臺衝氧設備隻需花費2500塊,但卻能給幾十萬塊錢的魚貨做一個保障,這才是錢花在刀刃上。
給兩個大車交代完後,我問宮船長:“水,柴油,冰,物資都上齊了沒有。”
“都上齊了,隻等出發了。”
我點頭說道:“那中午就早點吃飯,吃完飯直接出發。對了,鞭炮給送來了沒有?”
“送過來了,一箱6支5000頭的。”
我聽了點點頭。
就在這時手機響了起來。
我從兜裏摸出手機瞅了一眼,心裏頓時樂開了花,原來是福建陳老板打來的電話。
接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陳老板的聲音,聽起來是那麼的悅耳:
“杜老板,你好,我剛下飛機,現在正打車往你那裏趕了。”
“哎呀,陳老板,你怎麼不早跟我說一下,我也好去接你啊。”
陳老板哈哈一笑,說道:“不用麻煩啦,機場的出租車很多也方便,我打車過去就可以了。”
我說那行,出租車費我給你報銷。
他聽了哈哈一笑。
“杜老板,車費就不必報銷了。把海蜇價格優惠一下就可以了。”
“行啊,隻要你看好了貨,價格不是問題,絕對讓你滿意。”
掛了電話。
從機場到這裏差不多要一個小時。
就是說他差不多10點左右到。
不管怎樣,這種大客戶來了就不能讓他跑掉,絕對要把他拿下。
主要是我的綿蜇量太大了。
隻靠張春的親戚張華和本地這些小販,哪怕賣到年底,能出貨1\/3就不錯了。